薛军
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工作者致力研究与探讨并努力解决的课题。体育课堂教学方法随着课程标准的改革,随着学生、教师、教学过程、社会影响等因素的不断变化而紧随变化。架起体育文化传播桥梁的体育教学方法应超越时代,引领时代的发展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贡献自己的力量。笔者在近五年的体育教学中,适时恰当运用了组块教学法与程序教学法相互融合的教学法,对课堂授课和校田径队训练等进行教学优化,收到了优良的效果,并进而提出几个注意事项的处理办法以运用于教学方法的构建。
一、组块教学法与程序教学法融合的理论基础
组块教学法是建立在学生经验之上,即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或通过多种器官直接接触客观世界的过程和经历之上。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有计划地把教学内容和目标优化为相关的组块。在内容上,立足于教材,植根于学生经验,将鲜活的生活素材引进课堂,及时补充、调整、重组教学内容;在结构上,采取板块式的教学结构,凸显教学重点;在功效上,实现一个活动板块达成多个教学目标,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主动发展。程序教学法是建立在一条主线上,用主线引领学生贯穿课堂,做到步步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全程控制流程,反馈缺点与错误来不断强化技能,让学生在“发现—解决—记忆”的课堂活动中提高自身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组块教学法与程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法是以体育课程标准精神、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动机理论、认知理论、行为理论、技能形成理论等为理论依据。组块教学中每组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对每块教学有轻重之分,以能完成本课目标为主的学生为重点教学对象,对其进行程序化教学,既缩小了教学范围,又易精致化达成教学目标,实现体育教学中目标完成的一致性,这是两种教法融合的内在核心。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0年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既要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又要保证每个学生受益;既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既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又要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
2.教育学理论
在同一个年级或者在同一个班级,学生个体运动水平参差不齐,因而相对于个体需要有多个体育学习目标,这个“需要”就是学习的动力源泉。为了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
3.心理学理论
内驱力包括自身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认知内驱力重要且稳定,是自我要求掌握知识和解决学习问题的需要,指向学习任务的本身,是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源自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而赢得在他人心中地位的需要,是成就自尊心的根源,从儿童时就会出现,是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是为获得他人赞扬和认可, 是为了保持教师、家长、集体的赞许而努力追求良好学习成绩的一种需要。
4.技能形成理论
运动技能形成分为认识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第一认知阶段,是视、听、知觉获得观察示范,讲解动作主要结构的外部信息过程,注意范围小并指向动作的主要特征;第二联结阶段,是视觉与肌肉运动觉提供的内、外部信息的结合阶段,注意范围扩大并指向完成动作的薄弱环节,动觉表象占主导;第三自动化阶段,是神经肌肉运动及各关节活动提供内部信息阶段,注意力得到解放,并指向能完成整套动作的其他重要方面,动觉表象完成控制调节等动作。这三个阶段相互交错,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技能形成过程。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全部的动作技能形成离不开外部的有效刺激,而且,自身内在心理也产生重要作用。本文探讨教师如何利用组块教学让不同组学生接受不同教学信息,在情感上易于接受教师引导,表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朝向练习目标,形成熟练、完整的技术动作。
二、组块教学法与程序教学法相融合教学法的构建
1.组块教学法与程序教学法相融合教学法的教学目标
通过组块教学和程序教学相结合方法的使用,每位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清楚自己的上课练习目标,巩固和提高运动技能,在激烈竞争中形成个体之间互帮互助的好习惯,共同营造主动、快乐、进步的体育课堂氛围,并且深度发掘教师教学实践与课堂研究的潜在能力,促进教师教学风格与教学主张的形成。
2.组块教学法与程序教学法相融合的教学原则及其优点
(1)融合教学法的教学原则。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正确,每个课时目标明确,学生运动水平高。第二,依据课时的教学目标,将即将达成目标和未达成目標的学生作为重点的教学对象,分组要细致,统计细化到人,充分做到最合理、最有效的安排。第三,确定课时目标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次要教学内容分别是什么,学生的行为最终表现成何水平,提前心中有个预测。
(2)融合教学法的优点。组块教学法与程序教学法的融合教学法创新了课堂教学实践,作为一种建立在学生运动技能发展心理学原理上的教学方法,是破解实际体育教学中“高耗低效”的可行之策,具有实践运用价值。教学法对学生经验及体育课程标准的解读和把握,重组、整合教学内容,深入研究体育学科的核心内容,构建体育课程及教学内容序列,研制出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是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快速通道,具有体育课程建设性意义,根本性实现了课程的三个大方面转变:①从“教教材”到“教技术”的转变;②从“教技术”到“学技术”的转变;③从“学技术”到“用技术”的转变。推动了课堂教学实践的变革,有效缩短了单元教学时数,降低了教学难度,也不会因学生之间素质和基础不同而影响效果,并且增加了课堂运动动作的练习密度,提高了学生的运动量。
3.组块教学法与程序教学法相融合教学法的编程方法及注意问题
(1)编程方法。编程应基于学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组块,可以根据项目不同组块,也可以依据技能水平组块,同时要考虑到两种教学方法的独立性和共性,在优化组合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发挥以提高教学效果。
(2)融合教学法应注意的因素。相互渗透的同时要考虑本课教学目标。以跳绳教学为例,应了解学生跳绳水平,是从未跳过,还是只能跳绳二、三十个?是已经满一百了,还是已经过一百五十个了?然后结合跳绳技术进行教学,使本课主要教学对象动作定型,使次要对象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陆全,吴本连,季 浏.近10年体育教学方法的变革与发展[J].体育科学研究,2013(6).
[2]霍 军.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3]何 涛.体育教学方法研究中“因果关系”的应用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