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峰
一、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1.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游戏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其摆脱抵触心理。在实际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对技能的不熟悉或者兴趣的缺乏,对某些活动存在反感、厌恶心理,不愿意参与,甚至会与教师产生矛盾,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心理负担,影响身心健康。对此,引入游戏,就能利用其娱乐性、趣味性的特点吸引学生,让其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进来,在适应的过程中产生兴趣,逐渐熟悉技能,增强学习信心,在放松的情况下展开训练,由此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2.增强技巧理解
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娱乐性,能营造轻松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融入课堂,跟随教师的指引展开训练。在此基础上,就能顺利讲授相关技巧,灵活运用游戏,将单一、反复的练习变为有趣的智力游戏。一方面,能加强学生对技能的了解,提高熟练度;另一方面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与积极性,让其在兴趣的驱动下正确发展。由此,学生就能掌握一些难度较大技巧,以此实现教学目标,为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3.培养团队意识
体育游戏一般具有运动量大、团体性强的特点,不仅能发展学生素质,还能培养其团体意识。体育游戏种类很多,在设计教学时应因材施教,合理选择,尽可能地尊重学生意愿,发挥其主体作用,共同制定内容、规则等,以此提高学生的纪律性。开展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引导其协调、配合,对于平时纪律性不强的学生,要有意识地指导,让其了解这是团体活动,不能脱离群体自由发挥,久而久之便能改变其不好的习惯,促进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
二、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课前——激发兴趣,热身准备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一般采取慢跑、做操等活动来热身,形式上十分单一,内容枯燥,无法调动学生兴趣。对此,教师要进行适当改善,在原有活动的基础上创新设计,让学生在做准备活动时既能达到热身的目的,又能体验趣味。比如,可以将慢跑改为换位跑和蛇形跑,将学生分为五到六人的小组,并排站队,在跑道上设置一些障碍物,引导学生绕行,以此展开竞赛活动。这样,就能改变枯燥的慢跑,给热身运动增加趣味性。考虑到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不浓厚,为了提高其积极性,可在准备活动中设置踢毽子、跳皮筋等项目,给其提供一定时间让其自由活动。
在游戏的辅助下,学生积极热身,充分活动,不仅能让身体各个器官进入一个良好的准备状态,还能避免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不适,为接下来体育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2.课中——掌握技能,体验趣味
体育教学重在技能训练,让学生在持续的练习中提升素质。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实际引入游戏,大胆突破,帮助学生掌握技能,使其充分体验体育课堂的快乐与趣味。
中长跑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主要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心肺功能,但如果一味让学生绕着操场跑,不仅会影响其兴趣,还很容易疲倦,使其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产生抵触。对此,我选择引入相关的游戏,像“高地占领”“混合接力”等,让学生一边游戏一边奔跑,充分享受运动的快感。再如,进行“上肢力量”的训练时,我就会用“推小车”的游戏代替原来的机械练习,适当展开竞赛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关节和肌肉。具体实施时,为了促进游戏,我会先做示范,演示重要操作,让学生理解后自主進行,在游戏中充分练习,高效掌握。这样一来,便能达到活跃课堂、激发潜能的目的,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实现预期的目标。
借助这样的设计,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看法,这不仅是锻炼身体的课程,更是合作、竞争的舞台,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探知到以往未知的领域,让身体素质达到新的高度。
3.尾声——巩固练习,舒缓心情
教学快要结束时,教师要放慢节奏,引导学生从激烈、兴奋的状态回归平静,让身体得到舒缓,心情变得放松,收获愉悦的课堂体验。这时,我会借助游戏带领学生适当回顾、练习,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课堂,让其期待下一次教学。
在尾声环节,游戏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目的,我会适当回顾练习,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巩固。考虑到学生在技能训练后,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比较疲惫,这时就可以选择精彩幽默的游戏,鼓励其自由舒展,不要再要求动作的一致性,选择智力型的游戏让其放松。比如,“你做我猜”就是不错的游戏,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一人比划,其他人猜,比比哪一组在规定时间内猜得最多。这个游戏很受学生欢迎,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融入,运用自身肢体语言传达特定的意思。或者,我会参考当下很流行的智力游戏“谁是卧底”,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词语,让其发挥自身智慧,充当“卧底”和“平民”的双面角色。这个游戏不仅趣味性强,而且很益智,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其逻辑思维的提升。
通过这样的设计,体育课堂就变得精彩纷呈,一改以往单一、枯燥的模式,在游戏助力下更加富有活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协调好“学”与“玩”的关系,不能因为游戏迷失了教学方向,与目标背离。
三、体育教学中开展游戏要注意的问题
(1)游戏的秩序性。一节体育课会在讲解、练习的过程中穿插很多游戏,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很积极,这时就需要教师维持秩序,一方面,确保学生人身安全,让教学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确保教学目标能按时完成,实现游戏对于教学的助力作用,发挥现实意义。
(2)游戏的安全性。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大多数教师在选择游戏内容时会偏向于竞赛模式,这时会出现对抗力量,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动向,确保整体的安全性,以排除体育教学的隐患,让其能顺利推进、高效展开。
(3)游戏的健康性。初中生是青少年群体,各方面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所以,在选择游戏时要注重其形式与内容,确保健康,助力其身心素质的发展。由此,游戏模式不仅要符合课改教育,创新教学,还要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健康成长。
总之,游戏模式的引入是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途径,不仅能突破传统,激发兴趣,给课堂注入活力,还能激发思维,充分锻炼,高效落实素质目标。具体实施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其有效训练,快乐运动,充分享受体育课堂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傅文明.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实施方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8).
[2]苏晓明.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