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林
我国是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舞蹈艺术不仅是本民族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精神文明财富。广西壮族自治区共聚集着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彝、水、仡佬、京等多个少数民族,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舞蹈,因此舞蹈艺术百花齐放、光彩夺目。而如今,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日漸被汉化,传统的舞蹈也同样面临着失传的尴尬局面。为引起国人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重视,使精品文化得以在后世中不断传承,有必要将舞蹈教育融入现代幼儿素质教育体系中,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两个主体的深度融合,旨在实现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新发展。
一、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一直以来,艺术文化都会寻求教育作为扩大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渠道,完成由点及面的推广。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同样可以选择教育作为最佳的宣传推广途径。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建构以幼儿为中心的民族艺术教育体系与课程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让社会提高对传承少数民族艺术的关注度,积极加入少数民族舞蹈的幼儿素质教育传承模式建设的讨论中来。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在幼儿素质教育中不断增多,能够增强少数民族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自信自觉担起传承重任;同时,也可以让汉族幼儿接触到其他民族的灿烂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解,对推动中华民族的和谐繁荣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随着教育的传播扩散,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借鉴吸收,无疑能为继续壮大文化内涵与规模提供良好的素材,同时也可以满足各民族在传承实践中的探索需求。可见,本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广西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传承与幼儿素质教育的关系
1.幼儿舞蹈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发其智力,激发其潜能,初步构建其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儿童舞蹈艺术教育内容的融入,使幼儿可以在轻松欢乐的表演中激发生活情趣。舞蹈旋律的优雅感一定程度上能熏陶幼儿的性情,使其在积极表现的渴望中激发出自我表达的潜能,能开发幼儿的行动创造性,并且使幼儿对真善美的判断力大大提升。可见,幼儿舞蹈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在幼儿素质教育中传承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必要性分析
(1)全面促进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民间传承。文化的传承既要体现“传”的系统性,也要体现“承”的合理性,因此对广西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承而言,需要借助人的力量来完善“传”和“承”的过程,即需要传播者和继承者两个主体,前者是发起人,后者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新形势下,我们应转变思路,主张从幼儿教育入手,让幼儿从小开始适当接受少数民族艺术的教育培养,从而在兴趣培养和技能训练中挖掘更多的文化继承者。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其教育的质量程度关系一个人未来的人生发展,而且人的个体意识从幼儿起慢慢便形成了特有的习惯、倾向或态度等特点。适当在素质教育中融入少数民族舞蹈,将有助于幼儿成长后对特定的事物表现出较稳定的兴趣和喜爱,对于舞蹈艺术的情感关注也会愈加饱满,也就能够为少数民族的舞蹈传承做出更多的努力。
(2)有力推动幼儿个体的全面素质发展。幼儿教育的培养,不单单能开发幼儿的智力因素,还能开发幼儿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就是能够影响人的行为的兴趣、性格、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幼儿的未来成长需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良性影响。当幼儿开始全面接触少数民族舞蹈后,会被颜色鲜艳、风格特异的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等深深吸引,陶醉于情感表达丰富的民族艺术元素中,或有了美术创作的兴趣,或有了欣赏民族乐曲、歌曲和舞蹈的乐趣,或着迷于倾听舞蹈背后的民间传说,这些都是非智力因素可以被直接表现和培养的地方。因此,加强幼儿素质教育中的少数民族舞蹈教育,能够让幼儿充分培育审美观,不断感知少数民族舞蹈的价值取向,从而有力推动幼儿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3.幼儿素质教育中传承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可行性分析
虽然幼儿表面看上去具有低龄化的不成熟特征,但完全能够接纳学校对其所提供的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素质教育。一方面是由于幼儿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中载歌载舞的形式能够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而且,幼儿特殊的心理感知能够迅速捕捉到舞蹈中的欢乐元素而产生愉悦感,自然愿意更多地欣赏舞蹈。很多舞蹈动作来源于生活,而幼儿也往往借助生活经历来学习理解,因此,少数民族舞蹈也会结合幼儿对生活的理解来使其完成学习。另一方面,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幼儿阶段的各种认知能力已经能够使其从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中掌握更多的直观信息,能够将自己对舞蹈艺术的理解重新演绎出来。综上所述,幼儿素质教育中传承少数民族舞蹈艺术是可行的。
4.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幼儿素质教育中传承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特殊意义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样一个多民族地区,增强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力度具有特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意义,通过文化的相互渗透融合,多民族之间的文化多样性获得了最佳的共处时机,能够维护多民族不同文化的共存,这给未来艺术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外,面对我国目前所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多民族的舞蹈文化在幼儿素质教育中频频出现,幼儿在喜爱本土艺术的基础上也会接触到不同民族的艺术,从而也加强了对其他民族艺术的喜爱,有利于稳固多元一体格局。二是个体意义,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帮助幼儿加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识,通过对文化的认可来实现对民族的认可;另外也能够帮助幼儿在欣赏、了解不同民族艺术的基础上接受更多的民族文化,实现国家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帮助幼儿树立民族平等意识,培养幼儿跨文化、跨地域的交往能力。
5.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传承对幼儿素质教育的价值
幼儿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初始阶段, 十分适于传承少数民族艺术。幼儿的身心发展不但为学习少数民族舞蹈艺术提供了基础,同时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也成为重要的幼儿教育内容,拓展了幼儿素质,提升了教育质量。可见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传承对幼儿素质教育的价值,正体现在这样的关系中,它有助于为幼儿素质教育开创新篇章。
三、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素质教育中传承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策略
1. 地方政府要重视本地民族艺术的保护与开发
第一,政府应努力实施文化保护与兴建战略,重现少数民族艺术。政府应组织实地考察调研,收录整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舞蹈艺术,积极鼓励当地民族开展舞蹈艺术创作,不遗余力地保存和推广少数民族舞蹈艺术。政府可采取扶持政策,重点寻找较高水准、影响力大的作品进行扶持,定位有巨大社会效益和发展潜质的项目进行扶持,对有传承价值和创新意义的文化艺术成果进行扶持,尽可能将对艺术工作有重要贡献的文化项目进行扶持。
第二,努力宣传推广特色民族节庆,增强艺术文化色彩。广西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民族节庆活动。政府应組织群众在节庆活动中身着民族服饰展演特色歌舞,营造欢快氛围,吸引其他民众参与,这样有利于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承。当然这样的特色节庆活动可作为当地民俗人文旅游的重要资源,政府应不断打造民族旅游品牌,构建体现舞蹈艺术魅力的文化产业。
第三,加强务实创新惠及民生活动,强化文化艺术工作。政府应群策群力,广泛实施农村文化惠农工程,重点加强少数民族村寨的文化艺术工作。政府可选派文化指导员深入基层,深抓文化队伍建设与精品创作,并及时指导文艺团体活动。政府可组织各种文化下乡活动,送文艺、送图书、送电影到农村,提升少数民族村寨舞蹈艺术再创能力,丰富基层文化生活。
2.幼儿园要加强民族艺术教育课程的开发
(1)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增设少数民族舞蹈教育首先必须明确教育目标,可分总目标、个体发展水平目标、班级学年目标、月目标及艺术活动目标。整个目标体系的构建要求以总目标为准则,强调反映幼儿身心特点与社会发展需求。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还需要特别重视对课程目标的构建的三个要点:一是感受多元文化,二是尊重多元文化,三是表现多元文化。
(2)拓宽素质教育艺术资源。幼儿素质教育中应选择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作为课程内容;教师队伍也应及时加强培训,提升民族舞蹈艺术素养,不断强化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元素在幼儿教育环境中的融入。
3.发挥家庭教育传承的优势,提高幼儿家庭教育传承的水平
家庭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传承少数民族艺术的重要途径。受幼儿认知水平限制,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幼儿素质教育传承重点在启蒙。在启蒙教育阶段,家庭教育作用不可替代。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家长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下,民族艺术资源丰富,因而能够在幼儿的启蒙阶段提供更重要的家庭教育功能。
面对当前社会开展民族艺术文化家庭教育不足的问题,社会及幼儿园都应开展各形式的家长培训指导,提高家长对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认知,强化对民族艺术传承的价值取向,不断放大民族舞蹈在家庭教育中传承的优势。
广西少数民族舞蹈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传承,有赖于社会、幼儿园和家庭的配合和努力。只有不同主体认清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和需要发挥的作用,共同发挥主体优势,才能够实现少数民族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传承。
参考文献:
[1]李韵葳.关于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舞蹈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5(19):228-229.
[2]景 磊.少数民族舞蹈的教育现状与传承价值[J].学园,2016(3):109-111.
[3]陈丽萍.现代教育环境下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5(8):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