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2017-05-16 17:13朱明竞
小小说月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打麦场刀法方丈

朱明竞

清晨,坐落在半山腰的寺院掩映在一片苍翠之间。方丈站在寺院正门前的石阶上,默默地注视着山脚下的那个村庄。

方丈很老了,长长的庞眉低垂,与满脸的皱纹一起见证着岁月的沧桑。由于老来消瘦,身上那件穿了许多年的僧袍显得宽大了许多,不时被山风吹动,可他的目光还是那样平静。阳光透过不远处那棵青檀树枝叶的缝隙,斑斑驳驳地洒落在他身上,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安详。

这样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年轻时竟然做过刀客?旁边的小沙弥慧明有些不敢相信。据说方丈年少时烈马长刀,独来独往,横行西北多年。一次他被仇家算计,遭到围攻,身受刀伤十余处,逃到一个破山神庙藏身,一位云游的老僧将他带回现在这座寺院养伤。伤愈后,回首前尘,他自感罪孽深重,于是皈依佛门。数十年来,晨钟暮鼓,一心向佛,终成有道高僧。

山脚下,三五成群的农人正在村庄周围的庄稼地里锄草。

村子东边的打麦场上,一群十四五岁的少年挥舞着手中的长刀,进退顾盼之间,团团寒光闪闪。老方丈的眉毛似乎不经意地抖了一下。慧明知道,他们练的正是老方丈当年横行西北时所用的刀法。他听师兄们说,早年间,村里的少年进山砍柴,常被山中野物所伤,方丈皈依佛门后,救他的那位老僧也是一片佛心,就让他传授村中的少年刀法防身,那套刀法便在这个村庄里流传了下来。

村庄的西北角,将军新建的宅院已经完工,被一片树林环抱着,气派又不失幽静。方丈沉吟了许久,轻轻叹了口气。将军本来是这个村子里的一个种田砍柴的年轻人,练刀很有些天分。一次进山砍柴,看到一个受了重伤的人躺在草丛边,两条饿狼正一步步逼近。情急之下,他用柴刀连劈两条恶狼,又把那人背回家养伤。那人养好了伤,带着这个年轻人离开了村子,此后十多年都没有音讯。村里人甚至有人说他可能死在外乡了。没想到两年前他突然衣锦还乡,还把村里几个刀法精熟的少年带回了京城。村里人这才知道,当年他救的那个人是一位被叛军追杀的王爷。多年来,他一直随王爷平叛,已经成了一位将军。从那以后,村里的很多少年都一门心思练刀,很少去田里做活,也很少去山上砍柴了。

日头渐渐高了,蝉似乎也耐不住燥热,四下里叫个不停。打麦场上练刀的少年都已经嬉闹着散去,田里锄草的人也陆续扛着锄頭回村了。方丈却还是紧皱眉头,像一尊石雕一样站在那儿,直到正午时分才回寺里。就在方丈回身的时候,小沙弥突然发现方丈的眼里隐隐有泪光闪动。

从那天起,方丈便不再进食,也不许任何人进入他的禅房,每日只在禅房打坐。只有常常在禅房窗外的慧明知道方丈一直在轻声念诵经文。

七日后,方丈在禅房圆寂。

方丈圆寂前叮嘱僧众,他圆寂后不留舍利,不入塔林,就把骨灰撒在正对着那个村庄的山坡上,再在山坡上植一株罗汉松。

十多年过去了,慧明已经成了这座寺院的方丈。他常常站在那株罗汉松旁边望着山下的那个村庄出神。他总觉得背后有一双眼睛透过自己注视着那个村庄。村庄变化很大,周围新添了好几处气派的宅院;村头那条通往山外的路上常有衣着光鲜的人骑着高头大马来往;打麦场上,练刀的少年越来越多了。

那天清晨,正在做早课的慧明隐约听到一阵阵纷乱急促的马蹄声,还夹杂着令人不安的金铁撞击之声。走出寺门,慧明就看到许多官兵像洪水一样涌进了这个村庄,一个个青壮年男丁被如狼似虎的官兵从家里拖出来,又被套上枷锁押走了,不知去了哪儿。后来,一位到寺里进香的乡绅跟慧明谈起这件事,说是村子里有两个在京城衙门里当差的人卷入了几个皇子争夺皇位的风波,被杀了头,他们的亲族也受到了牵连,青壮年男丁都被流放到了很远的地方。

当天夜里,一伙土匪冲进了这个村庄,趁乱将这个村庄洗劫一空后又纵火灭迹。一夜之间,整个村庄几乎成了一片废墟。

第二天黄昏,慧明站在寺院门前的石阶上,竟不忍心睁开眼睛朝山下看。一股寒意从心底涌起,他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好像被什么吸引着走向那片山坡。来到那片山坡,他不觉惊呆了,那株几天前还青翠欲滴的罗汉松竟然已经枯死,枯黄的松针洒落一地,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在斜阳下静默着。恍惚之间,老方丈那隐隐的泪光又浮现在他眼前,他的耳畔又依稀响起老方丈轻声念诵经文的声音。

一时间,慧明泪落如雨。

猜你喜欢
打麦场刀法方丈
以铜为纸 以刀代笔
童年的打麦场
刀法
“你已经做了”
“你已经做了”
武师授徒
打麦场
用劲刻
消逝的打麦场
打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