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向军 Yu Xiangjun
上海中心城区开发,常需要紧邻历史保护性建筑建设施工。这些历史保护性建筑多建于20世纪20~30年代,至今已超过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其建筑的结构形式、实体强度、基础现状等因素,决定了其对邻近土体的扰动十分敏感。因历史保护性建筑具有特殊价值,周边施工如何减少对其影响,是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本文的保护性建筑已有近170年历史,自身结构格外薄弱;并且该建筑被周边基坑包围,对基坑施工变形的敏感度更高。对这种周边环境复杂、保护难度更高的保护性建筑进行保护,类似的资料还比较少。本文通过保护方案、现场监测及数值分析,分析施工各个环节对保护性建筑产生的影响,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工程项目为大型商办综合体,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北区域内又划分为若干地块。其中,北区域地块中有一座近170年历史的天主堂,天主堂被周边基坑包围(图1)。尽管在项目启动前期,建设方专门请房屋质量检测机构对天主堂进行了全方位体检,并且体检报告建议在基坑施工前,应先对天主堂进行主动加固,以将周边基坑施工对其影响降到最低。但由于教区坚持天主堂要不间断开放使用,项目以尽可能减少对天主堂正常运营影响为原则启动施工。
在没有对天主堂本体进行主动加固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天主堂的安全,建设方从设计、施工上,对围护结构采取了多种措施(图2):
(1)天主堂周边地下室红线退界。天主堂与本项目周边地下室红线相距1.5~8m。为减少对天主堂的影响,地下室靠近天主堂一侧,采取从红线退界4.5~14.6m措施。
(2)天主堂周边设置小坑隔离。在天主堂周边设置若干小的分坑,在天主堂与周边大基坑之间形成隔离。设计和施工文件都明确规定周边基坑的先后施工顺序,减少对天主堂的影响。
(3)减小天主堂周边基坑深度。经过多方协商,教堂周边的基坑深度,分别从15.6m和19.5m的原开挖深度减少为14.9m和18.5m。各基坑施工时考虑设置轴力补偿系统。
(4)天主堂周边设置隔离桩。隔离桩采用刚度大、成桩深度可靠的Φ800@1 000的30 m长钻孔灌注桩,桩底标高位于周边基坑坑底以下10.9~14.8m。桩顶通过压顶梁连接,为减少桩缝间可能的水土流失,灌注桩空隙补充以压密注浆。
(5)天主堂周边止水帷幕增强。临天主堂三侧的止水帷幕采用TRD(即等厚度水泥土地下连续搅拌墙)工法搅拌墙,墙深50m,800mm宽TRD工法搅拌墙兼作地下连续墙的外侧槽壁加固。
(6)优化天主堂周边围护结构施工顺序。天主堂周边围护结构施工顺序由内而外先后为:隔离桩—桩间压密注浆—TRD止水帷幕—内侧加固三轴搅拌桩—地下连续墙—工程桩及立柱桩。
该项目保护性建筑是一座建于1847年、建成于1853年的天主堂,分为大堂(2F)和副楼(3/4F)2栋建筑,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建筑。附属建筑分为西侧1层厕所,东北角2层砖混结构仓库,与天主堂主体结构相互独立。西南角3~4层副楼亦为砖混结构,副楼加建走廊局部与大堂外墙相连。天主堂副楼拟在工程完成后拆除,主要保护对象为天主堂大堂。
经过专业单位对天主堂的房屋检测,主要结论为:房屋建造年代较早,采用浅基础,房屋整体抗变形能力相对较弱;使用中局部搭建和加建不规范且连接处也较薄弱,房屋目前部分位置外棱线和柱倾斜较大,上述因素均使得房屋对不均匀变形较为敏感。
图1 天主教堂周边基坑信息示意图
图2 教堂周边围护结构典型剖面图
围护结构施工期间的监测内容,主要是对天主堂的房屋沉降观测、房屋裂缝监测、地面开裂调查。房屋沉降观测点主要布置在房屋外墙面(图3)。监测参考的报警值为:保护建筑垂直位移变化速率大于2mm/日或累计值大于20mm;倾斜率累计变化量达2‰。
以教堂东北角沉降监测点F1-09、F1-10、F1-11、F1-12为例,2016年6月~2016年7月26日沉降位移数据见图4。通过分析,自2016年6月开始,在教堂周边施工围护结构时,教堂的沉降单日沉降量在正常范围,但逐步达到累计报警值。2016年7月中旬开始,沉降幅度增加,教堂地面出现首条裂缝;到7月下旬,教堂地面出现6m长裂缝,裂缝宽度达到1cm多。
教堂上部结构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特别是南山墙出现内外贯通裂缝。同时,教堂东西两侧出现差异沉降。经过分析,原因在于此时在教堂东侧出现障碍物,振动拔桩清障引起教堂不均匀沉降。因为教堂出现裂缝,拔桩清障立即停止,并在原教堂与隔离桩及隔离桩间进行压密注浆;同时,调整清障拔桩工艺,改为振动较小的360°全回转钻机工艺。采取以上措施后,变形渐渐趋于稳定。
图3 教堂监测点布置图
图4 监测点沉降位移变化数据图
图5 F1-06监测点沉降数据图
搅拌桩施工时,水泥与土中水分发生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氢氧化钙。水泥的各种水化物生成后,析出的钙离子会与土中离子进行吸附交换,形成土团。随着水泥水化的深入,在水和空气中逐渐硬化为水泥土[1]。处理后的水泥土与软土相比,力学性能明显改善。
三轴搅拌桩施工对房屋沉降的影响,主要发生于搅拌桩机对土体的扰动及水泥与原土发生的理化反应。搅拌机工作时,会对土体产生扰动,降低土体强度。但搅拌机距离房屋增近到一定范围时,才会有明显影响。通过分析F1-06监测点沉降数据(图5)发现,施工过程中教堂垂直位移基本处于稳定波动状态。
该项目在天主堂西侧,曾进行120m超深地下连续墙试验段的施工,选取试验段附近观测点F1-17沉降数据观察(图6),对比实际施工过程发现,导墙施工及施工机械对浅层土体变形,没有明显规律的影响;地下连续墙的成槽和混凝土浇筑过程,天主堂的沉降变形有明显加大趋势,地面开裂的增大趋势明显;在施工后,采取双液注浆,沉降逐渐趋于稳定。
TRD在该项目是作为止水帷幕兼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使用。其施工工艺为:三循环方法,即先行挖掘—回撤挖掘—成墙搅拌。具体操作为:链锯式切割箱首先注入挖掘液先行挖掘10m,然后回撤挖掘至原处,再注入固化液,向前推进搅拌成墙。
首先停用华法林。①大多患者在停用华法林后,症状会逐渐缓解直至痊愈;②少数患者需要换用抗凝药物,例如治疗剂量的低分子肝素,继续治疗一段时间会好转。
通过观察TRD施工区域附近某监测点F1-10沉降变化(图7),自6月20日TRD施工开始,该监测点沉降显著增大,自7月12日TRD施工停止后,对监测点沉降仍具有持续影响,整个工序阶段累计沉降达6mm。TRD对土体的扰动过程,跟三轴搅拌桩相比,具有影响距离长,影响时间长的特点。由于三轴搅拌桩对土体的扰动是单桩施工形成的影响,而TRD的每个施工段长度达10m,所以对土体的扰动影响相对明显。在以往的文献中很少提及TRD施工对邻近建筑的影响,这可能与该项目被保护建筑对基坑围护施工更敏感有关。
该项目在隔离桩(钻孔灌注桩)之间200mm的空隙之间,采用压密注浆以增强隔离桩的整体作用,减少基坑侧地下连续墙施工对天主堂的影响。从压密注浆区域监测点F1-03监测数据看(图8),隔离桩间的压密注浆,对天主堂基本没有影响。
在天主堂出现沉降报警后,经专家分析议定:该沉降主要为基坑层地下连续墙施工引起。为补偿天主堂沉降,在隔离桩和地下连续墙之间,采用压密注浆进行有针对性的填充。从实施结果看,注浆后沉降速率明显减慢。
图6 F1-17监测点沉降数据图
图7 F1-10监测点沉降变化图
图8 F1-03监测点沉降数据图
图9 F1-01监测点沉降数据图
天主堂东侧约10m处,有450mm×450mm,桩长24m的地下方桩障碍物,桩顶埋深4m左右。施工单位采取振动拔桩措施清除障碍物,该措施对天主堂的沉降影响非常明显,通过观察拔桩区域监测点F1-01沉降数据(图9),可以看出位移量马上反弹;清障停止后,监测数据也相应回落。
2016年8月,由于天主堂的监测数据出现多处报警,已经影响了正常的使用。在有关主管部门的协调下,教堂周边施工暂停,教区开始考虑接受关闭教堂,进行抢修加固。
随后经过大量工作,方案比选、设计细化、招标竞价,2016年12月,抢修单位进场。
此时,由第三方对天主堂又进行了一次全方位体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23日,房屋裂缝4#、5#、7#、8#和23#裂缝监测点裂缝宽度分别增加4.5mm、3.5mm、0.5mm、12.5mm(超过裂缝报警值)。其中2层A/5-6中部墙面上方倾斜贯穿裂缝宽度达到10mm(危险点);上部各沉降监测点均有下沉,沉降变化值在-27.5~11.3mm之间。其中F-13-14下沉达到报警值。
2017年7月,天主堂采用脱换顶升施工,实现了上部结构荷载通过新增管桩向地基传递,教堂的不均匀沉降得到控制,完成阶段性结构抢修。
通过上述被动抢修案例,可以得到以下启示:①在上海软土地区,紧邻历史保护性建筑的围护结构施工中,地下连续墙、TRD对建筑物的沉降有明显影响。②TRD由于成墙整体性好,被更多地应用于围护结构。但需要注意其中施工过程中对邻近建筑物的变形影响。③紧邻既有历史保护建筑的施工中,常常遇到地下障碍物清除,不当的清障方式对建筑物的变形影响很大,要特别注意采用合适的施工措施,并针对清障采取加密监测频率等专项措施。④对历史久远,特别是自身强度不足、整体性差的保护性建筑,在围护结构施工前进行适当的主动整体性加固,是非常必要的。对建筑物的主动加固措施到位,可以相应降低基坑围护措施费用。看似前期耽搁些工期,实则有利于工程整体推进和工期的总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