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芹
摘 要: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齐鲁文化对山东人性格具有重要影响,齐鲁文化各组成部分相互影响、吸收、发展,融合后映射在山东人性格之中。
关键词:齐鲁文化;传统文化;东夷文化;山东人性格;文化性格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5-023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5.154
一、齐鲁文化的产生
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核心部分,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山东的缩影。探究齐鲁文化的形成必须从山东的历史源头说起,众所周知山东最早形成的文化体系是东夷文化,东夷文化有其独立的风格与特性。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夷”解释为“平也,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说明东夷人是高大魁梧、能弯大弓善骑射的豪爽勇猛部族。然而许慎又说“夷俗仁”,《后汉书·东夷传序》也说“(东夷)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国焉”。从以上材料中我们不难发现东夷文化里既有勇猛刚强的一面,又有崇仁尚礼的一面。古时“夷”“仁”两字同音同形即是证明。东夷文化为后世齐鲁文化性格的形成注入了最早的印迹。
周代商后分封列国,齐鲁两国都在山东境内,齐国封在了原东夷人的地方,齐国继承和发展了东夷文化形成齐文化。齐文化举贤尚功,在继承东夷文化的勇猛质朴豪放的同时兼容并收,表现出了强烈的革新性、重利性。鲁国东夷文化的影响比较弱,鲁国尚周文化(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文化),进而演化成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鲁文化,齐文化与鲁文化就在山东大地上,在山东人的言行举止中慢慢地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战国时代,华夏文明迎来了第一个思想文化的大发展时期,齐国官办的稷下学宫就是诸子百家争鸣的中心场所。在这里,承传了东夷文化的齐文化和发展了周文化的鲁文化参加了这场蔚为壮观的思想大碰撞,齐文化与鲁文化在相互碰撞、融合的过程中又受到黄老道家、兵家、法家、墨家以及阴阳、纵横、方术、刑、名、农、医等各种思想的影响,在融合吸收、兼容并蓄中发展出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齐鲁文化,齐鲁文化就是后世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最直接的源头。在齐鲁大地上发展形成的齐鲁文化必定会影响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民,因此山东人性格的形成和齐鲁文化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
二、齐鲁文化对山东人性格的影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域族群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当地的文化性格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一个地域的文化性格决定了当地人的性格。齐鲁大地上最鲜明的文化性格就是几千年来形成的齐鲁文化,这是根植于齐鲁大地与山东人民骨子里的历史积淀。文化性格与人的性格相互作用,齐鲁文化的文化性格决定并且影响了山东人的性格,反过来山东人的性格又反作用于齐鲁文化,完美朴实地阐释发扬了齐鲁文化的文化性格。那么重礼乐教化的齐鲁文化究竟造就了山东人什么样的性格呢?下面我们来一一分析阐述。
(一)温和
世人眼中山东人最好相处,因为山东人骨子里践行着儒家圣人孔夫子弘扬的“和为贵”“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以及“温良恭俭让”的理想人格。国学大师辜鸿铭在其著作《中国人的精神》中说,“中国人是依靠心生活的民族,所以人们能通过灵魂和理智完美结合,最终让自己呈现温和的气质”,这种温和在山东人的性格中体现得较为明显。有些人说山东人性格火爆,跟温和没关系,其实这是误解,温和不是忍让和怯懦,山东人平时是温和、好相处的,不会主动招惹是非,除非受到了欺辱。历史大师钱穆在《论中国历史精神》一文中指出:“若把代表中国正统文化的,譬之于西方的希腊般,则在中国首先要推山东人。自古迄今,山东人比较上最有做中国标准人的资格。”所以用温和来形容山东人的性格是最合适不过的,而这种性格最根本的来源就是齐鲁文化的“和为贵”思想。
(二)仁义
山东人仁义,讲义气。儒家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讲道义在山东是要被人鄙视的,在齐鲁文化的熏陶之下,忠孝节义就成为山东人最典型的性格之一。教育家张天麟在《论山东人的性格》一书中说:“有两个人物支配着山东人的心灵与言行,一个是孔子,一个是梁山泊的好汉故事。一边是温良恭俭让的孔夫子,一边是呼啸山林的众好汉,两者如何才能在山东人的性格里完美地结合呢?这两类人物的性格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實则源出一体,这个一体的“一”就是“义”。古往今来山东流传着很多以义流传千古的人和事,如隋唐时期义薄云天的秦琼秦叔宝,宋朝时揭竿起义的梁山好汉,都是山东人心中的人物标杆。山东人性格里以义气为荣,崇拜这些施仁义、重义气的先贤和英雄,讲义气的精气神深深地植入到山东人的性格中。
(三)尚礼节俭、坚韧敦厚
山东人崇尚礼,讲究伦理道德,注重礼节,《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还提倡节俭,赞扬颜回“清素好俭”,因此山东人形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但山东人俭而不吝,对自己节俭,对待亲朋好友却绝不吝啬。山东人坚韧敦厚,闯关东时,几千里路途肩挑背扛,扶老携幼到东北那片蛮荒之地开垦,其中磨难可想而知,但是坚韧的山东人还是前赴后继。
《隋书·地理志》记载,山东“其民性直怀义、有古之风烈矣”“人性多敦厚”,山东人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鼓励下,互帮互助、相互提携着建设家园,这就是山东人骨子里的敦厚。
(四)豪爽豁达,孝义传家
山东人豪爽好客是出了名的,所以连山东省的旅游推广都是好客山东,这种豪爽豁达与齐鲁文化中传承的东夷文化一脉相承。百善孝为先,孝是齐鲁文化儒家文明提倡的美德,24孝中近乎一半的人物出在山东,山东人也一直秉承孝义精神,对孝道非常重视,孝文化在山东人性格里也有着深刻地体现。
综上所述,山东人性格里无处不透着齐鲁文化的熏染,文化性格指引人格品德,行为举止践行文化思想,齐鲁文化里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勇孝悌、侠义豪迈,无不在山东人的点滴行为中体现,齐鲁文化的文化性格与山东人的性格已经浑然一体、不分你我。
参考文献:
[1] 王修智.齐鲁文化与山东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 国素姣,张素贞,王凤燕.浅谈齐鲁文化对山东的深远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0(17):22.
[ 责任编辑 田彩霞 ]
学周刊·上旬刊2017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