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琼琼
摘要: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舞蹈者艺术价值的体现,而且还能够让观众获得艺术的享受。舞蹈表演不但是视觉上的表演,而且是演员与观众产生情感交流和共鸣的“纽带”。情感表达是舞蹈表演的灵魂。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最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出来,传递出来,让学生的舞蹈表演从内涵到形式形成完美的统一,不断提高学生舞蹈的表现力。
关键词:舞蹈;教学;情感;表达
一、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舞蹈表演是一种视觉的艺术,舞蹈者通过肢体的动作带给观众以美的享受。舞蹈表演不但是表面上的动作,而且是舞蹈者内在情感的表达。只有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了的舞蹈艺术,才是舞蹈表演的真真谛所在,世界上最让人感动的舞蹈表演都是融入了丰富的情感的,所以舞蹈表演其实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世界。如果一个舞蹈缺少了在情感上的表达,那就好比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毫无生机可言,所以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是非常重要。
舞蹈表演的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情感表达来体现出来的。单单的舞蹈技巧是体现不出来舞蹈在艺术上的感到染力的,如果一个舞蹈让观众们在观看之后受到深深的震撼甚至于久久不能忘怀的话,那么这次的舞蹈表演一定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情感,才让人们回味无穷。舞蹈者在表演中带着丰富的情感,将这些情感融入到自己的每个动作、每个表情,在舞台上尽情的挥洒着自己的情感,将这些情感传递给观众,达到情感的传递。舞蹈不仅仅是艺术,它也是我們现实生活中很多生命力的体现,这样表达出的情感感染力是非常巨大的,让人们感觉更加贴切、真实。
二、舞蹈教学中的情感表达
舞蹈是艺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也是舞蹈抒情表意的方式,而情感表现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既需要教师单方面的情感讲述,又要引导学生对舞蹈情感的感悟和把握,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舞蹈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呢?
(一)用心感受舞蹈的内涵与风格
舞蹈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在感知舞蹈音乐作品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得到的音响效果,直接与人的生活经历相撞击,得到对作品的理解、分析。为帮助学生进入舞蹈的意境,“听”是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在教舞蹈之前,要先给引导学生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满足他们的聆听需求。让音乐刺激听觉,产生联想,让学生体会乐曲的性质,并让他们说说欣赏乐曲时产生的想象,再以动作来表现音乐,这样可以激起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同时也为学生创造及表现动作做好准备。例如,在教授《走进西藏》舞蹈时,我运用多媒体将西藏的历史、地理、语文、政治、美术、宗教等人文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西藏的风土人情,加深了学生对西藏的理解,让学生在获得美的享受与体验的同时,心灵与情感也得到了熏陶与感化,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西藏舞蹈《走进西藏》内涵的把握与情感的表达。
(二)注重学生眼神的表达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手、眼、身、法、步”是古典舞中的重要元素,其中“眼”的表现特别重要。眼睛作为人的一种感知器官,作用不仅仅是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媒介,更重要的是反映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如:张继刚创编舞蹈《千手观音》,是一个佛教题材的舞蹈。领舞的邰丽华正是深刻地把握住这一佛教菩萨形象。她在眼神的处理上做得恰到好处。邰丽华眼神表达出慈祥与端庄,使观众看了不禁联想到敦煌、西藏等地栩栩如生的千手观音的形象。假如邰丽华的眼神过于轻浮、欢乐或呆滞,就会让观众觉得不伦不类,也不会达到我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舞蹈《千手观音》中演员的眼神与观众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台上台下舞蹈情感的交流和艺术互动,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分析许多学生对舞蹈形象的展示就是一味的模仿。这种模仿是单纯的没有内涵的模仿,其结果导致舞蹈形象缺乏灵魂,使观众无法接受。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模仿应该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是二度创作。无论是动作、眼神,还是情感,均是在舞蹈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元素,进而表达自己对舞蹈形象的理解。然而,对学生来说,达到这种水平太难了。舞蹈对他们来说仅仅是美的象征,如何去理解?如何去把握?如何做到眉目传情?这些都需要舞蹈教师深思熟虑地去研究,去引导!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地进行了一些眼神的训练。
(三)舞蹈训练要注重表情
大家或多或少都观看过文艺演出,作为一名观众,纵使无任何的音乐,我们也可以从舞者身上感受到他们所要表达的情感。而要达到这种效果最直接的方式,就要通过舞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所谓“观其舞,看其功,查其色,鉴其貌”。舞者在舞蹈过程中,面部表情始终贯穿其中,是整个舞蹈艺术形象、动作美感的焦点。人们对舞蹈的感觉,只有舞者才能唤醒。舞者也只有完全投入到舞蹈中,理解动作要领,注意把握舞蹈的整体风格,仔细揣摩角色,把自己融入音乐的情感中,才能做到形神兼备,它是舞者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的集中体现。
这样的要求对初学者来说似乎太高了,毕竟面部表情技巧无论理论或实践都无正确答案可寻。如何使学生从纯粹的舞蹈模仿到正确的表现出舞蹈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动作的同时,教授表情和讲解情感。要让学生认识到,舞蹈动作是为舞蹈主题服务的,而舞者的面部,则是为舞蹈的整个灵魂服务的。
在舞蹈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舞蹈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流露出真情实感,从而抒发优美、欢快带有幸福感的舞蹈。
(四)注重舞蹈作品情感的表达
舞蹈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任何舞蹈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在舞蹈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技能,而且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舞蹈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用舞蹈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用真诚的心态来表达舞蹈中的人物。例如:在群舞《天鹅湖畔》最后一段中,表现了小天鹅受伤,天鹅妈妈奋力去救小天鹅,此刻一种母爱的伟大亦然迸发,小天鹅虚弱的在妈妈一次次的挽救中渐渐苏醒,它仿佛感受到了妈妈的爱与希望,重新站了起来,昂起弯弯的“喙”,在妈妈的爱中重生。最后妈妈把小天鹅重新从自己的怀抱中,小天鹅飞回鹅群,渐行渐远。在这段舞蹈中需要演员表达的是一种“大爱”的情感,体现一种对于生命的无限渴望与尊敬。作为一名领舞演员和在表现独舞与舞剧中的角色还是有很多不同的,领舞演员主要是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舞蹈的深层内涵与含义的,如果脱离了这种群体单纯的去表现自己那就失掉了作为领舞的意义,作为领舞更应该深刻的去表达角色的性格特点以及自己与群舞的和谐关系,起到一种相辅相成的作用,使整个舞蹈的情感表达更深刻更精致更升华。
综上所述,“情感”是舞蹈的灵魂,舞蹈“动作”是舞蹈的躯壳,“动作”是“感情”的基础,“感情”又能使“动作”升华。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更要注意学生内心情感的培养,通过良好的情感体验来形成她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科学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质量,才能促进舞蹈教育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