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龙祥
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一定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使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得到发展。然而,受到旧式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初中生物教师还没有做到领会新课程体系的改革精神,没有掌握以实验操作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仍旧沿用着单方讲授的方法来教学。这就容易人为分离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被限制在课堂提问和回答问题上。除此之外,师生之间没有更深层次的沟通。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就很难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也就做不到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例如,在学习“自然界中的生物链”一课时,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疑问:生物链是没有尽头的吗?自然界中的细菌也能参加到生物链中去吗?如果教师不注意倾听学生的疑问,那么课堂效果就会打折扣,学生也就很难真正理解生物链的含义。学生只有在对所学知识非常感兴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进一步探求知识。因此,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需求的基础上,从多种角度出发,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卸掉思想包袱,轻松探索生物知识。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小组讨论和其他互动环节,使学生能够自由发表对知识点的看法,鼓励学生质疑书本知识,并倡导自主学习的精神。例如,生态平衡一节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关系紧密。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生态平衡的实例,使得学生体会到生物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产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强烈兴趣。初中课程体系改革,客观上要求教师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求精神,并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初中生物教学,一项系统性和灵活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具有特殊的培养目标。要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生物实验的开展,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求知的能力。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设计方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充满热情、愉快高效地吸收知识。
新课标要求,生物课的设立,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关生命体的基本知识,了解自己的身体,另一方面发展并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建立生命意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以来,对自己的身体开始有了好奇心,男女生也都有了羞涩的表现,对自己身体的变化不但恐惧而且害怕,此时的生物课正好能够解答学生的身体困惑。如在教学《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变化,可以列一个生长单,并搜集自己每一个年龄段的照片,看看自己的体重、身高有了哪些变化?进入青春期后,有哪些身体的变化?初潮和遗精是在哪一年开始?当时是告诉父母还是朋友的?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有了科学的认识。而后我让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思考并讨论如下问题:如何穿着才能符合青春期的发育需要?如何和异性交往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发育?如何饮食才能供给日常发育所需?学生在讨论中,建立了正确的生命观,能够处理自己的周遭问题,并对自身也有了保健意识,有利于学习和生活的有序发展。
教学中,我不断进行生物学的意识渗透,让学生梳理良好的作息制度,饮食习惯。如在引导学生戒除不良嗜好的过程中,针对《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这一节,让学生对血液及血液循环的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学生了解到心脏的动力功能,同时也对血液的流动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再根据《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了解到整个呼吸系统的运作过程:新鲜空气被吸入肺后,肺泡中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气含量,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结果,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氧气进入血液后,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二氧化碳则在血浆中运输;在组织细胞处,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又要进行气体交换,同肺泡气体交换一样,组织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这样学生就从生物学的角度透视了整个不良嗜好的过程:抽烟影响了身体内的气体交换,造成肺细胞的阻塞并出现病变,导致肺泡不能完成气体交换,导致身体缺氧而引来严重的后果。那么喝酒或者是其他的不良嗜好,也都是改變身体系统内的原有内环境,破坏内环境的平衡,导致病变的发生。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生物教学是初中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学科。虽然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较轻,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却是实用而又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生能够树立生命意识,热爱一切生命,同时利用自己的生物知识,能够保健身体,珍视自己的身体,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就是生物教学能够达到的目标所在。
据有关心理学家的研究数据显示,处于初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与氛围中能够积极主动的投身于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这种环境与氛围的创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但是,我们当前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环境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表现的非常严肃,而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局限于全堂灌输的老旧方法,这样就严重导致学生对初中生物课堂的讨厌。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对课堂来说,打破封闭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开放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安排教学活动,不批评、挑剔学生的独特想法,打消学生的顾虑,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并有针对性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植物标本的采集”过程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同时,讲述植物的科学研究价值,并呼吁大家爱护花草树木等。这样,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道德品行和价值观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总之,新课改要求生物学科教学不仅要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综合能力,要求教师从知识、能力、情感及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