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坤
近年来,荧屏上的童星越来越多,而林妙可的艺考失利,把“童星制造”推到了风口浪尖。一时间,批评之声此起彼伏,赞同者也不在少数。依我之见,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既不能黄牌警告,一棍子打死,也不能大开绿灯,任其泛滥。①
在此,我郑重提醒那些正做着童星梦的孩子们:“童星制造”之所以招致如此激烈的口水战,因为它本身的确存在不容忽视的弊端,不得不深思啊!
一方面,抱定“出名要趁早”信念的你们面临一个极大的矛盾:究竟是心无旁骛潜心专业训练,还是先专注学习文化知识。除却少数天赋异禀之人,这“鱼与熊掌”的难题几乎是每个做着童星梦的人不可回避的。如果过分追求名利,马不停蹄地忙于应付各种训练,势必造成文化知识的缺位。如此人才,只怕是空有演技而胸无点墨,何用之有?②
另一方面,在你们这些童星光鲜的背后,隐藏着家长们急功近利的浮躁,还有童星公司对利益的狂热追求。于家长,倘若自己的孩子成为童星,那就意味着名利财源滚滚而来;于童星公司,他们之所以热心包装,无非是贪图你们身上蕴藏的商业价值,纯粹是利益驱动使然。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不仅不会有长久的利益保障,反而对你们的成长、价值观的形成造成极大的危害。③
既然“童星制造”有这么多弊端,那么,我们是否就该对它进行毫不留情的封杀呢?其实也不尽然。凡事都有两面性,“童星制造”也有其不可否认的益处,不可因噎废食。
按照 “存在即合理”的哲学观点来看,既然渴望成为童星的人越来越多,童星制造公司应运而生并发挥巨大作用,也就无足為怪了。无论是童星、家长或是童星公司,只要顺其自然,合理适度,便也无可厚非。
适度包装,对于你们这些孩童而言,可以提前与社会接轨,体验世间百态与人情世故,这样的经历对日后的成长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家长,让孩子适当参加训练,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还会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而童星公司则可以通过童星包装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给自己创造价值,也给追星者搭建一个平台。这样看来,三方都可从中受益,何必谈“童星制造”而色变呢?④
由此看来,“童星制造”不是毒蛇猛兽,牛鬼蛇神,不必躲之如瘟疫;也不是香饽饽,不可趋之若鹜,亲之如琼浆。它恰似一剂猛药,可以治顽疾,去病痛;但用之不当,其副作用也不可小觑。怀揣童星梦的孩子们,在利弊之间找到平衡点,使副作用最小化,利益最大化,方为明智之举。
理性地对待“童星制造”,不轻易亮黄牌,不随意开绿灯,使其在自然、适度、利我的轨道上前行,岂不妙哉!⑤
尾批 作者全面、准确地把握材料要旨,提出“不亮黄牌,不开绿灯”的观点,具有显著的思辨色彩。行文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全篇浑然一体。先从两个方面论述“童星制造”的危害性,再转而论述“存在即合理”,阐述“童星制造”的益处。利弊共存,瑕瑜互见,精准扣合标题,逻辑缜密,无懈可击。最后简短明快收束全文,重申观点,照应标题。文章运用大量比喻论证,语言生动,将抽象的道理阐释得形象可感,增添了文采。
①开门见山,亮出观点,为文章立意:辩证地看待“童星制造”。
②从想成为童星的孩子的角度出发,阐述他们将面临“钱与熊掌”的两难境地,平衡名利与文化素质对他们来说很困难,语言亲切平实,让人信服。
③从家长、包装公司的角度,告诫“童星”商业利益的驱动难以保证他们健康地成长。
④辩证分析顺其自然、适度包装可让三方都获利。
⑤卒章点题,不亮黄牌,不开绿灯,观点鲜明直观,统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