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能力视角的大学生手机使用负面影响探讨

2017-05-13 16:31陆增辉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负面影响

陆增辉

内容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被重新定义,并进而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式。与此同时手机使用的负面影响日渐凸显,作为手机使用非常高度的一个群体,大学生手机使用如何影响其学习、心理、社交等值得探讨。文章通过对19例访谈数据进行扎根分析,发现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四个负面影响维度包括思想混乱、思维僵化、自我封闭、决策失误,并进一步梳理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提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信息能力、加大网络管理力度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手机使用 信息能力 负面影响

通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进入4G时代的手机,集通讯、上网、拍照、玩游戏、购物、学习、工作等于一体,变成一个智能移动平台,随着手机从功能时代进入智能时代,它得到了全世界用户的万般“宠爱”。现如今的手机与20世纪70年代手机刚诞生时的定义已相去甚远。那时的手机叫移动电话,是与固定电话相对而言的,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讯。而今天通讯只是手机的一个基本功能。哪怕就通讯本身而言,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讯也由当初的语音、短信到现在的图片、视频全方位递进升级。特别随着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普遍应用,如今人与人的沟通变得更立体和随时随地。从某种程度上说手机已经被重新定义了,并进而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式。人们常说现在是移动互联时代,而移动互联的工具最主要就是手机,没有手机,移动互联无从谈起。作为手机使用非常高度的一个群体,青春萌动,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是手机使用的重要用户之一。青年人有知识,好奇心、求知欲旺盛,他们积极拥抱移动互联时代并深深为这个时代所影响和雕刻。但任何事情都利弊参半,当前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甚至负面影响。如何解释这些负面影响的产生机制,以及如何应对,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文献述评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为90.1%。2015年3月零点调查的报告显示,大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远超其他群体。通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正逐步改变社会生活,并重构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费观以及学习、工作、娱乐等方式因為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而发生着深刻变化。可以说智能手机已经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于婷婷,2016)。大学生作为使用智能手机的重要群体,由于手机使用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变化问题逐渐引起学界关注。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客观而言,当前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因此相当多的学者选择“摸底”,也就是从调查分析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入手展开研究。一是在手机使用时间方面,杨雪睿(2014)调查发现有25.6%大学生每天通过手机上网的时间在5小时以上,而这一数据在2011年仅为5.4%。零点调查2015年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平均每天使用3.4小时。二是在手机使用地点方面,越希(2014)调查表明教室、宿舍、上学放学路上等是大学生经常使用手机网络的地点。三是在手机使用阅读方面,孙裕金(2016)调查表明大学生以手机阅读作为主要阅读方式的占75%,这说明手机阅读已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调查还表明,我国成年国民2014年人均手机阅读时长为33.82分钟,大学生手机阅读平均时长约为1.65小时,远高于全国平均时间,这说明手机阅读在大学生中更为频繁。从男女生阅读内容偏好对比来看,男生比女生更喜欢阅读资讯类、动漫类内容,女生比男生更喜欢阅读娱乐类和小说类作品(孙裕金,2016)。刘娜(2016)认为大学生每天的手机阅读使用时间不容忽视,2-5小时区间的人数比例非常大。值得注意的是,将近50%的同学对于自己每次的手机阅读时间并没有明确的时间概念认知和时间掌握,说明大学生手机阅读时间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低,没有明确的时间和内容规划。四是在手机使用的通讯类应用和社交展示类应用方面。越希(2014)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手机QQ的使用达到79.4%。微信使用人数占到46.2%。在社交展示类应用中,前三位的分别是手机QQ空间、微博、微信朋友圈,分别占71.3%、49.6%、46.2%。这表明手机网络的线上人际沟通模式已被多数大学生接纳和认可。

第二个维度是探讨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症及相关问题。国外研究发现,与现实生活存在疏离感的个体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短信去寻求情感、友谊、社会支持。Jenaro 研究发现手机使用过度的个体会出现焦虑、强迫、抑郁等不良症状,体验到更多的无助感与无意义感。国内学者刘红(2012)研究发现理科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倾向超过文科生。王欢(2014)发现手机依赖的个体在人格上可能会表现出情绪敏感、易紧张、内向、多疑和自律性差等特点。王平(2015)发现女生手机成瘾倾向明显高于男生,智能手机持有者的成瘾倾向显著高于非智能手机持有者。张树伟(2016)发现高校学生手机依赖在年级、是否恋爱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高校学生在手机依赖量表与宿舍人际关系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将手机依赖作为因变量,宿舍人际关系及人口学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发现宿舍人际关系和年级、恋爱情况以及家庭情况进入回归方程。孙江伟(2014)发现手机依赖综合征(MPDS)在大学生群体中现患率较高,并且是大学生孤独感的危险因素。

第三个维度是研究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影响问题。研究发现手机使用对大学生学习、交友、娱乐、购物等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大学生手机使用在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视野也更为开阔、价值取向更为积极、学习愿望及动力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也因为手机使用导致价值观念动摇、道德行为失范、身心健康状况下降等问题(钟莉,2014)。由于文章主要研究的是手机使用的负面影响,所以只归纳负面影响的研究发现:一是手机依赖症问题。部分大学生在手机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行为失控,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受损的状况(刘红,2012)。二是时间浪费问题。大学生手机阅读没有明确的时间和内容规划,表现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浪费大量时间(刘娜,2016)。三是思考惰性问题。部分大学生遇到生活学习上的难题后急于在手机上搜索答案,而不愿意思考。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危害了大学生分析的能力,导致思考的惰性(钟莉,2014)。四是容易受不良思想影响。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政治观念、价值态度、文化思想泥沙俱下,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张俊,2013;王全礼,2014)。五是容易受骗上当。越希(2014)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收到过诈骗类信息、虚假广告短信的比例分别为58.2%和60.1%,只有14.3% 的学生表示“没有收到过其中任何一类不良信息”。张俊(2013)认为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的轻信,拐骗大学生钱物等,当前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峻。

综上,当前大学生使用手机方面的研究主要以上述三个维度为主,其中又以第一第二个维度研究较为充分,而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则显得较为单薄。从负面影响的研究看,一方面研究零散未形成完整体系。另一方面这些负面影响的发生机制未能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更多的是只知其然,未知其所以然。再者,影响维度之间是否存在因果、相关性或者某种关联性,目前的研究也基本未涉及。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发现,在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影响方面,“信息”成为关键因素,智能手机无论是通讯功能还是其网络功能,其核心定义就是信息流动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以及输入输出之间的编码、解码方式和能力,相应的就导致不同后果的发生。以上归纳的负面影响5个方面中,其中就有4个方面跟信息直接有关。因此,文章拟从信息能力的角度研究和解释大学生使用手机的负面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概念定义

手机使用:从学术的角度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研究者往往把“手机使用”看做是对手机功能的主观感受或使用某种手机功能的活动。文章采用高晓华(2016)的观点,认为没有必要把“手机使用”作为一个学术名词必须给予一个概念或定义,其实质就是手机用户对手机功能或服务的使用。

信息能力:学者张素芳(1998)认为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李新松(2013)则将大学生信息能力分为五个维度: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选择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道德。结合文章研究的角度,笔者认为信息能力指的是个体在信息活动中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手机上形形色色的信息不仅海量且相互交织,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判断与选择。

(二)研究方法选择

徐淑英(2004)认为在管理研究的初期阶段定性研究是必要且适宜的研究工具,尤其是在理论和文献匮乏的领域。李平(2010)也认为在本土研究的早期阶段要建立新颖的理念和理论更适合采用归纳和综合的定性方法。当前大学生手机使用负面影响的研究理论和文献匮乏,作为一种基于中国情境的理论构建,笔者认为定性研究方法要优于定量研究方法。而在诸多定性研究方法中,扎根理論坚持按照科学规范的方法,从对数据的逐步归纳和提升中得到理论、实现理论与数据互动。基于这样的逻辑思路,本文通过对访谈数据的扎根分析研究大学生手机使用的负面影响问题。

(三)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阶段使用序贯访谈法。访谈前首先制定提纲,拟定所要访谈的基本问题;其次在访谈中只对问题提出粗略的要求,让访谈对象有足够的延展空间;三是每访谈一例编码即在编码的基础上对访谈提纲进行修改,拟定新问题然后继续访谈。本研究共访谈 19大学生。在访谈15名大学生后对访谈数据进行编码,没有发现新概念出现,接着继续访谈4名大学生后仍无新的发现,据此认为理论已经饱和。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中,大学本科二年级10名,三年级9名,年龄均在20至22岁之间。访谈对象的性别分布为男性 8名、女性 11名。访谈时间合计15小时,访谈内容整理为文本后近20000字。

(四)数据处理

使用扎根理论对数据进行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以构建理论模型。开放编码环节的目的是从访谈资料中获取概念。所以本环节的主要工作是将所有原始资料摊开打散再重新聚类以形成原始概念,接下来反复比对和聚类概念以形成范畴。为避免后期研究断章取义而背离事实,根据开放编码的原则,概念的表示尽可能使用被访谈者的原话。因此经过反复分析、对比、讨论,共得到10个范畴及其包含的 76 个概念,如表1所示。

发现和建立范畴之间的各种联系是主轴编码的主要任务。主轴编码环节主要表现为资料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主轴编码阶段,一般运用“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这个典范模式得到主范畴(李文博2013)。经研究,文章共得到思想混乱、思维僵化、自我封闭和决策失误四个主范畴,如表2所示。

围绕核心范畴系统的联系并验证确定各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最后将概念化尚未发展完备的范畴补充完整的过程是选择编码环节的主要任务。基于数据的扎根分析,4个核心范畴及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基于信息视角,四个主范畴首先是平行关系,可以抽象理解为大学生使用手机负面影响是输入内容、输入方式、输入状态、输入结果四个过程的共同作用。思维混乱是信息输入中,由于内容泥沙俱下给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极大影响,甚至出现思想混乱。思维僵化是指由于手机信息碎片化的特性使得大学生在获取信息内容上支离破碎,知识体系建构极不完整不系统,从而导致大学生思考问题的维度单一、深度不够。另外,各种网络搜索引擎的存在也让大学生失去探索和思考动力,一遇到问题就使用,甚至还通过一些所谓的作业神器代写作业,久之思维出现钝化。自我封闭是一种负面的状态,是指大学生由于长时间玩手机,以及长时间沉溺在手机的内容中,脱离现实生活和现实的人际交往,从而陷入自我封闭的世界中。决策失误是指由于信息的海量呈现,使得大学生出现选择和判断困难,加上网络犯罪手段的多样性和复杂,使大学生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导致受骗上当。另外,通过图1构建的模型可知,封闭状态是自变量,决策失误是因变量,思想混乱和思维僵化是调节变量,因此四个主范畴之间还具有因果关系和调节关系,其中自我封闭是因,决策失误是果,而思想混乱和思维僵化在自我封闭和决策失误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讨论与结论

(一)结果讨论

四个范畴中,思想混乱和思维僵化更多的属于心理层面,它们在“负面影响”中处在最高层次。自我封闭和决策失误更多强调的是行为层面,在“负面影响”中处在较低层次。接下来就按影响的高到低,讨论其机制和应对的措施。

第一,当前信息在手机上的流动处于“无主控”“无屏障”状态,特别是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人都是主编,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思想活跃的大学生一方面可以随心所欲在手机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传播自己想传播的内容,另一方面他们也会主动的从网上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往往都能找到。再者,由于网络信息双向流动的特点,他们也会被动接收到很多原本并没有意识收看的信息,从而这些鱼龙混杂的的信息十分顺畅地进入他们的大脑,造成思想的混乱。信息的多元化固然可以带来思想的开放,提升大学生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但另一方面消极甚至反动信息的肆意传播也让大学生的思想污浊化。移动互联时代,信息庞杂。青年大学生在信息大潮的不断冲刷下,思想变得复杂,甚至变得混乱。针对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的无屏障,当前的网络监控及屏蔽技术以及相应的精力投入都远远滞后,这需要国家层面加大投入,增加人力物力,不断提升技术,做好信息筛选过滤工作。此外,要主动加大主流信息的传播力度,让正能量占领网络,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学校层面要引入网络信息教育讲座,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御负面的思想文化。

第二,思维钝化指的是大学生受“碎片化”、“搜索化”等手机网络使用方式的影响,思维的深度、广度、灵活度等受到损害。一方面碎片化阅读方式让人们随时随地接收最新信息,极大地扩充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碎片化的负面影响也极为突出。为迎合快速阅读需要,网络上的文章大多走快餐式路线,不讲深度,只讲推送速度;不求精确,只求吸引眼球;不求长度,只求三五分钟了事。受此种信息输入方式的长期影响,大学生在信息接收方面普遍失去耐心,有部分同学反映根本没法静下心阅读,就连长一些的文章也没法坚持读完。据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浏览最多的是网络新闻,其次是娱乐新闻,浏览专业性知识所占比率较少。碎片化阅读属于典型的“浅阅读”,这种零碎性的阅读方式极大影响大学生阅读的质量和效率,很容易造成学生不求甚解。“搜索化”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另一个特征,有事就利用搜索引擎已成为学生的习惯。由于答案容易得到,极易使大学生们变得懒惰,轻易放弃思考。更有甚者,连作业也直接上网搜索答案,一些所谓的解题神器软件让学生奉若至宝。搜索学习是网络时代学习的特点,它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但搜索的泛化导致思维的僵化也同样要引起关注。更让人担心的是,从网络上搜索的答案正确性存疑。要改变碎片化和搜索泛化的负面影响,学生的自省和自律是关键所在,只有学会趋利避害,才可以规避思维僵化的风险。所以归根结底还需要加大网络的宣传引导。

第三,手机使用和自我封闭关系的研究表明,自我封闭的人格特征更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反过来对手机过度的依赖也会导致人的自我封闭。首先,长时间使用手机会使人正常的人际交往变少甚至没有,从而导致他们与社会脱节。众多研究证明神经质、社交焦虑与手机网络社交应用的过分依赖显著相关。大学生长时间生活在虚拟环境中容易变得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其次,高频度使用手机会干扰注意力的集中。人的各种智力因素,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将因为得不到注意力的支持而失去控制,人会变得迷茫无助。手机使用负面影响的解决之道在于引导学生改变对手机的依赖,鼓励他们从低头族中走出,更多的接触现实生活。学校层面应多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类校园活动,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第四,决策失误的重要后果是大学生受骗上当。大学生受骗上当的报道常见诸于报端,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大学生虽然已成年但思想却较为单纯,普遍缺乏对社会事物的鉴别能力。与此同时,大学生又有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强烈愿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大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网络诈骗,造成学生不同程度的财产、人身安全方面的损失。但如果从信息能力视角去看待这个现象,观点就会有所不同。行为决策理论认为在高度不确定和极其复杂的现实决策环境中,人的知识、想象力和计算力都是有限的,作为有限理性的我们并不能保证所作出的决策不是错误的。移动互联时代,各类信息充斥,人们面临的决策环境得更为复杂,要作出一个相对正确的决策变得更困難,因而对人信息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显然信息能力的提升并非短期内可以一蹴而就,所以不应认为大学生受骗上当是因为缺乏鉴别能力,他们的鉴别能力不并比任何一个群体低,他们之所以受骗上当,是因为他们的信息能力暂时还不能和快速、复杂的网络环境匹配。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比其他群体有更多的网络使用时间。传统的诈骗基于现实空间,不法分子和受害人之间有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诈骗较容易被识别。而互联网使诈骗可以摆脱实际的接触,从而具有高隐蔽性的特性。诈骗信息在被别有用心的人包装以后,在网络上容易隐藏事实真相,骗取受害人的信任,然后获取钱物等。加之网络开放程度高、传播速度快、低成本的特点,也使得不法分子很容易通过网站侵入、虚假链接、黑客植入等手段实施诈骗,让人防不胜防(陈,2014)。所以,文章认为是因为网络信息的泛滥给大学生造成了判断困惑,而犯罪信息的高度隐藏性更加剧了困惑,从而引发决策失误,导致受骗上当。要预防决策失误,一方面要努力提升大学生的信息能力,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网络的诈骗行为。

(二)研究结论

经过对研究结果的讨论分析,基于信息能力视角可以得到大学生手机使用负面影响的4个方面。一是信息内容的鱼龙混杂,容易使大学生思想混乱;二是信息呈现的碎片化让大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受到损害,另外信息获取的搜索化方式容易使学生疏于思考,变得懒惰,由此大学生的思维有僵化的危险;三是大学生过多的时间消耗在手机上,以及过多沉溺于手机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分散其精力和注意力,从而易脱离正常的人际交往,导致自我封闭;四是因为信息的繁杂和犯罪信息的高度隐蔽,使大学生存在判断困惑,进而出现决策失误,最后导致受骗上当。要消除以上四个方面的负面影响,首先,社会要加大对网络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网络的诈骗行为;其次,加大网络正能量信息的传播,让主流信息占领网络高地;最后,学校要在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方面加大力度,从而使大学生选择、分析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文章使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信息能力视角的手机使用负面影响模型。补充了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手机使用负面影响的理论体系。但由于研究局限性,文章仍存在诸多不足:

一是受定性研究方法限制,各变量间的影响程度无法测量因此无法获知;二是由于访谈案例集中在研究者所在地区且数量较少,虽然从研究方法层面而言理论实现了饱和,但仍不能保证理论完全饱和; 三是对于手机使用负面影响的对策流于宽泛,未能提出具体且具备操作化的方法。

(二)研究展望

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相关研究,未来可以从三个方面继续展开:

一是在本研究构建的理论模型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并确定操作性指标,通过量化研究对理论进行丰富和完善;二是可以从更多视角继续探讨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三是进一步细化研究,可以单独从某一方面,比如思维思僵化角度去深入挖掘其影响机制,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于婷婷,刘一帆.智能手机使用对“90后”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J].新闻大学,2016(4)

2.杨雪睿. 中国大学生手机上网现状及其对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5)

3.赵希.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4(4)

4.孙裕金. 地方高校大学生手机阅读调查与访谈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6(5)

5.刘娜. 大学生手机网络阅读情况的实证研究[J]. 新闻知识,2016,(2)

6.刘红,王洪礼. 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1)

7.王欢,黄海,吴和鸣.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3)

8.王平,孙继红,王亚格.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1)

9.张树伟,郭丽娜.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宿舍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5)

10.孫江伟,李琳,林超,吴声,汤迪,穆凯.大学生手机依赖综合征及与孤独感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4(9)

11.钟莉,刘海峰.微时代视野下手机对学风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6)

12.张俊.强化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

13.王全礼,田凤丽.智能手机普及对大学生道德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4(18)

14.高晓华.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6)

15.张素芳.信息能力定义刍议[ J].图书情报工作,1998(12)

16.李新松,张焕.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能力的现状分析[J].现代情报,2013(3)

17.徐淑英,刘忠明.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8.李平.中国管理本土研究:理念定义及范式设计[J].管理学报,2010(7)

19.李文博.集群情景下大学衍生企业创业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3(1)

猜你喜欢
负面影响
网络暴力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
更 正
浅析信贷资源错配对国有企业供给侧改革的负面影响
优质学校建设的历史价值、责任担当与发展趋势
分析广场舞的社会影响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当代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
“微时代”对90后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
城市休闲广场人群活动负面影响分析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