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生态乌托邦

2017-05-13 11:02凯米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7年4期
关键词:乌托邦新加坡居民

凯米

1516年,英国思想家莫尔发表了《乌托邦》,问世500年以来一直影响着人类社会。乌托邦也成了人类对某个理想又完美之社会的专有代称。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估计本世纪末全世界将有8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而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怎样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如果一味发展经济,子孙后代必将遭受严重的环境反噬,为我们今天的行为买单。因此,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态的平衡发展。

因此,在今天这个人口激增、城市化加剧、资源紧张、气候变暖的时代,世界各地的建筑师重新思考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他们提出各种花样翻新的新概念的社区,旨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从中,我们或许可以窥见人类社区未来的雏形。

自给自足、永续循环

在荷兰靠近阿姆斯特丹的阿尔梅勒市,一处名为“再生村”的社区正在建设中。这个社区与众不同:居民无需外界供应水、电甚至食物,居民生活产生的废弃物也会循环再利用。整个再生村将是一个自给自足、永续循环的系统。

再生村自身理念的实施,是建立在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基础之上的。高产有机农业技术——包括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水培等技术不分季节地提供粮食、水果和蔬菜;一部分水和空间用于传统的家禽养殖以及鱼菜共生系统;混合地热、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提供再生能源,并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加以高效分配;沼气池将家中垃圾转化为能源和水资源,社区同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供给农业和生活所需。除了高科技之外,再生村的高颜值也十分吸引人。社区中的房子充满了大大小小的玻璃温室。这些玻璃温室,既可以生产农作物、收集太阳能,也可以种花种草、点缀风景。

所有这些工作结合起来,使再生村成为了乌托邦式的自然生态社区。再生村的建筑师预计,如果人类能够建造足够多的这样的社区,全球城市可以多养活20亿到30亿的人口。

农耕都市、回归田园

当“Cannery”社区的居民走出前门的时候,会发现周围是上万平方米的农田,其中种满了西红柿、胡萝卜、甜瓜等农产品,还有许多家禽自由放养在那里。在农田的不远处有一个畜棚和一个摊位,行人可以在这里购买新鲜的果蔬和肉食。这看上去像是乡村生活,但是Cannery社区距离加利福尼亚州的戴维斯市仅有3千米多。

其实,Cannery社区是美国逐渐流行的“农业时代”社区的代表作。农业时代是这样一种社区风格:城市和郊区的住宅一定建造在农场的周围,居民的乐趣在于可以享受到真正的“本地产品”(食物刚从农场出来时味道才是最好的)并领略到乡村生活的魅力。

具体说来,Cannery于2015年建成,现在已经入住了77户,其中大部分是非常年轻的家庭或者离退休人员。社区中的农业生产可以出租给个体农民,也可以由感兴趣的居民从事。Cannery的农场不仅提供特产,还是居民们日常活动的中心。耕田农桑之余,居民共享户外厨房,在庭院中聚会,在圆形剧场举办音乐会和舞会。在现代城市的社区里,居民们常常只是住得近,没有什么互动,但是在Cannery,共营的农场、健康绿色的本地食物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居民们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建筑师认为,伴随着Cannery的出现,全球各地将掀起一场都市农耕的风潮。

开拓空间、创意十足

在外来人口增多、房屋资源紧张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企业家金·劳德鲁普没办法给自己的儿子找到经济适用的学生宿舍,他决定自己造一个。于是,劳德鲁普与丹麦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合作,打造了一栋利用集装箱堆成的公寓大楼。不过,这栋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公寓楼没有占用昂贵的城市土地,而是漂浮在哥本哈根海港。劳德鲁普将整栋公寓楼命名为“Urban Rigger”(装配郊区)。

Urban Rigger虽然是用集装箱堆成的,但其装修一点也不含糊,内部的15个小型公寓都有私人卧室、卫生间、厨房,公共空间配有全自动洗衣房,楼顶还有草地、烧烤区域等社交空间。劳德鲁普打造的海上迷你社区,既能看到海景,价格还便宜,深受学生们欢迎。劳德鲁普表示,Urban Rigger适用于任何海港城市,漂浮社区其实也是城市化建设的一种选择,不应被忽视。

在人口密集的曼谷,运动场所很少。为了提供体育锻炼的空间,曼谷的建筑师跳出了思维的条条框框。在他们眼中,足球场其实不一定非是长方形的,只要空间对称就可以保证比赛双方公平竞争,所以,曼谷许多破旧社区中用来堆放垃圾的闲置场所纷纷被开发出来,建筑师建造出了圆形的、梯形的、具有正方边界却相互错开的足球场。许多足球落后的国家一直抱怨本国缺乏足球场地,孩子们没地方踢球,泰国则给这些国家提供了不错的榜样。

令人叫好的创意还有很多,比如,纽约先是在被遗弃的高架铁路上建造了当地最著名的“高线公园”(The Highline),然后反向思考,在纽约的地下又建了“低线公园”(The Lowline)。可见,随着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创造性地开发新空间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向上生长,天空之城

狮城新加坡是世界贸易、金融中心之一,也是一个狭小的岛国。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它的生存面临极大考验。

东南亚岛屿众多,海域辽阔。若海水上涨,这里影响特别明显,洪水、干旱、粮食与能源短缺都将成为源源不断的灾难。照此下去,22世紀早期,岛国新加坡将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有钱人自然有能力克服环境危机,而穷人、失业者及大量中下层劳工,要么咬紧牙关艰难度日,要么搬家到别处。在最坏的情况下,海平面的上升将非常有可能把很多人的房屋淹没进大海里,届时他们也不得不搬离。虽然目前新加坡常住人口约有400万,但据估计,100年后它将仅有2万人。

对于这样一个富有的精英型城市,新加坡的应对方法借鉴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规划。为了国际空间站的生存和未来月球基地的需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发了“封闭式生态生命支持系统”。它是一个自主回收系统,包括独立的空气循环管理、植物生长、废物回收和水循环系统。借助这个系统,可以使新加坡不依赖于地面供应,从而能漂浮在遭海水侵蚀的岛屿上方,成为天空之城。

未来新加坡还将用机器人和电脑,来代替大量搬离的中下层劳工。届时,国家的政治和商业精英们将真的生活在一个豪华“天堂”。这将是一个精英主义的乌托邦,新加坡会继续飞越在东南亚邻国上方(包含字面之意及其喻意)。

不仅如此,而且马来西亚半岛上,人们还会以“羡慕嫉妒恨”的心情,看着新加坡在上空高高飘浮,这也会使未来的新加坡人更加有自豪感。

猜你喜欢
乌托邦新加坡居民
艺术乌托邦的缔造者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我在新加坡过冬天
洪峰马原们的乌托邦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