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 要】舞台服装设计是戏剧艺术、服装艺术、服装技术、服装史学、设计师品位的综合体现,它的最终设计必须经过构思、出设计方案、成衣、修正四大阶段,这四个阶段密切相扣且每个阶段均决定着服装形象的最终演出效果。可以说,舞台服装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关键词】舞台;服装;设计;构思
中图分类号:J8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052-01
舞台服装设计是根据剧本或演出策划者的要求,结合服装造型艺术法则,采用相匹配的面(材)料,经过成衣过程来实现与角色贴切的装束。舞台服装设计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包含着相同的美学因素,不同点在对象与手段方面。舞台服装设计受人体与戏剧两大方面的制约,它是一项需考虑剧本内容、导演流派、舞台形式、演员条件等方面的设计艺术,它是角色及舞台构成的一个部分。
一、研读剧本
接到设计任务的第一步就是接触剧本,需反复地阅读分析,了解剧本的主题、题材与风格,敏锐地找出剧中发生了什么事,有哪些人物,划出有关角色形象的外观或心理活动的描写,这些描述是设计师阅读剧本时必须记住的内容。对剧本的阅读,仅了解什么角色、多少角色、换几次服装、表达了一个什么事件是远远不够的,应通过这些事态与人物洞察出剧本的深层功能。
研读剧本之后转入分析剧本的进程,分析剧本部分之间的关系(幕、场次方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角色与角色之间)。在分析过程中能发现许多对角色形象有用的成分,如有帽子的细节描写、花边的图案介绍等等。
二、风格的确立
构思过程的风格倾向首先来自剧本的揭示及导演的提示,在导演的提示之后,设计师需依据提示和组合服装的规律来确立风格样式。风格的内容包括剧目的精神及设计师个性与崇尚(或擅长),风格追求首先需找到自身的位置,正确估价自己对剧目精神的理解及形式构造的能量,是外观上大刀阔斧还是精心于细节,是浓墨重彩还是清淡虚幻;其次將所选定的风格确立下来,再做固定或添删,如设计风格上追求时代轮廓的象征与简洁化,就必须增加该时代服装形象的典型特色而略去细节刻画。在舞台服装的构思与创造中,风格化具有极大意义,能对剧目或演出样式的鲜明性、独特性起强化作用,反之常常显得乏味平俗。
三、形象理解与形象意蕴的结合
在构思阶段,通过形象的考据及素材的收集,基本轮廓与色彩类别大致可以确立下来。这时,对角色服装款式与色彩的安排不可忽视款式与色彩应该产生或必然产生的隐喻作用,即形象的意味内蕴。如《雷雨》中繁漪的“旗袍”是基本衣式,为了体现她忧郁绝望的心境而选用紫色,而且随场次的发展一件更比一件深暗,使她的绝望更为强烈,这里旗袍、紫色与绝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台湾上演的《胭脂扣》(30年代爱情题材)中,女主角梅艳芳以深底色带有殷红飞蝶图案的中式服装,设计师把汤显祖“生不同欢,死也化蝶”的凄美词句写在痴情女如花的角色身上,目的是引导观众在不自觉中进入一个沉重的悲情境界,说明设计师需将对形象的理解及要素的安排与角色意蕴汇合联通。
四、划分角色层次
任何剧目均有角色来充当,而角色总有力量上、方位上、强弱上的主次之分,设计师在构思中需明确地划分出角色层次差异,找出角色之间的重心,也就是需浓墨刻画之处,再以重心来带动角色间的连环。如《哈姆雷特》,王子与国王是第一层面(也可称作主角层),王后与情人是第二层面,大臣与兵士、百姓是第三层面。只有将剧本中角色的层次分清列出,才能在处理款式与色彩上主次分明。
即使有些剧目是非叙事性的,如歌舞性、庆典性表演,也有层次关系,这种关系较多地表现在相互间的平衡。如音乐会表演服装需在歌唱者与伴唱者、乐队之间划定式样与色彩的层次,舞蹈有领舞与伴舞之分。在有层次的前提下考虑设计语言的处理,或调和或对比,或浓烈或优雅。
五、与舞台各部门的协调
舞台服装设计的构思活动不像生活装那样,拿出方案及设计稿交给制作部门即可,舞台服装毕竟是舞台诸要素的一个部分,在研读剧本、交流、确立风格等一系列自身行动之后,需留心并审视一下布景、灯光、化妆的进程,了解他们的方案,倾听他们的意见,目的在于使自己的构思与他们趋向一致,否则,舞台服装的设计构思将受到致命的打击。如服装方案是求整体、求温和而用轻淡的色彩,想让服装随色光的变化而变化,而灯光设计的构思却是素描光(白光),这种局面如果不去事先了解,必然会使服装在演出中惨淡黯然;再如服装方案是高度写实、细节真实,而化妆设计师方案是夸张变形,这二者最终效果如何则可想而知。只有双方经商议后趋向语言处理的一致,才能产生舞台的整体效果而使风格更鲜明。
六、结语
总之,舞台服装设计是戏剧要求与服装要素结合的产物,设计过程从形象创意到成衣制作,直至舞台呈现,均是根据预先考虑而进行的表现戏剧人物外在形象意图的行为,是设计师心象与服装物质的综合体现。
参考文献:
[1]魏松云.小剧场话剧舞美设计探析[J].艺术评论,2016(08).
[2]郭源俊.如何做好戏剧的舞美设计[J].经营管理者,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