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名松
【摘 要】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以淳朴流畅的唱腔、极为丰富的表现力,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丑角是黄梅戏中的一个重要行当,在戏里起着插科打诨、调节气氛、制造喜剧效果的作用。本文就黄梅戏丑角行当的个性特征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黄梅戏;丑行;表演艺术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038-01
俗话说,“无丑不成戏”,丑角属于戏剧表演中的重要行当之一。丑角在推动剧情发展、营造喜剧氛围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黄梅戏是从农村发展起来的一个地方剧种,因此,黄梅戏的表演形式仍保留着淳朴的自然乡间气息。自黄梅戏诞生之日起,丑角与小生、小旦共同组成了三个基本行当。因此,黄梅戏初期的剧目基本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称为“三小戏”。
一、黄梅戏行当的形成
行当的个性特点主要受剧种形成的条件与环境的影响。早在清康熙年间,川剧、汉剧等地方剧种兴起之时,便有了黄梅采茶戏活动的记载。这就是黄梅戏的前身。川剧、汉剧等地方剧种发展迅速,很快发展成为大型的地方剧种。而黄梅戏仍留在边远山村,依旧是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戏。黄梅戏来自农村,由农民自编自演,在田边地头、乡村集镇开展小型演出。由于农民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基本功不足,未掌握戏曲的传统表演程式,因此所创作的剧目通常较为短小,人物偏少,多为生活化的表演方式。[1]可以说,黄梅戏就是从独角戏、两小戏(旦角、生角)逐渐发展到三小戏(增加了丑角)。这一模式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建国后才逐步发展了一些新行当。
二、黄梅戏丑角行当的独特特征
(一)行当少。男行当的正派人物都属于小生行当,包括官衣生、褶子生、带口面的老生。除此之外的角色均归为小丑行当,即丑角。黄梅戏的剧目题材多为爱情戏,后来也拓宽到表现社会生活的其他题材,如宫廷剧目。尽管行当明显增多,但丑角依然是重要的行当之一。
(二)与其他剧种的丑角反映的主体不同。黄梅戏是在地方民歌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剧种,因此,剧中的人物主要是城市市民与农民。这些小人物社会地位低下,决定了他们只能穿茶衣,因此,茶衣丑是黄梅戏的主体。随着后期黄梅戏的发展,褶子丑、官衣丑等丑角也加入其中,不过,茶衣丑依然是其主体行当,其它丑行作为它的副类。[2]
(三)丑行内涵不够清晰。黄梅戏行当分类少,因此,各个行当所涵盖的范围较宽,这造成了它的分类不够鲜明。一些角色可能是丑角行当,也可能是小生行当。比如,《打猪草》中的金小毛、《夫妻观灯》中的王小六等人物形象,若根据人物表演时的滑稽动作来看,应归为丑行,若根据人物年龄来看,则应归为小生行当。在黄梅戏中,小和尚化净面装,剃光头。这是根据人物的年龄、性格以及身份进行的造型改造,使其更具有生活化。这类人物也不易判断到底属于小生还是丑角。
三、黄梅戏丑角的声腔与念白特点
在传统戏剧中,为了表现不同类型的人物都采用不同的嗓音。具体来讲就是通过造型、表演、声腔念白来表现故事人物,让观众能够明白演员所扮演的是底层人物还是上层人物,是好人还是坏人。丑角用的是本嗓,不过在内行腔、念白方面又做了一些特别的规定。汉剧《张三赶妻》中,人物张三的唱腔就极具代表性,其声腔采用长腔、短句、大跳跃、多反复,这样的唱腔与行当类型更贴切。为了区别于其他行当,丑行的声腔也有特点,若其他行当唱西皮时,丑行则需唱反西皮。反西皮就是与正西皮相反,典型特征是落句向上行腔,以形成鲜明的反差。为达到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丑行的念白特点是时快时慢,忽高忽低,有时甚至还会怪叫。
黄梅戏丑角行当与其他剧种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声腔、念白方面。黄梅戏是“以腔报字”型的声腔剧种,即声腔的格律程序都是固定好的,唱詞时按旋律固有格式唱出来即可。[3]黄梅戏丑行极少有以念白为主的戏。一般采用自然形态的语言作为舞台念白,在念白方式与声音方面也无特殊的程式与技巧。这正是黄梅戏长期停留在农村,缺少发展造成的。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更推崇自然表演的方式,黄梅戏丑行表演质朴自然、贴近生活的声腔与念白反而成为一种特色。
建国后黄梅戏得到了较快发展,很多艺术家也尝试对丑行的声腔旋律、声音进行改进。在一些剧目中采用翻高腔、行腔短促或拖长、加花腔等方式加以改良,但并未获得明显的喜剧效果。倒是一些新创作的剧目采用传统的“依字行腔”的方法,生动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并按照所唱字调走向设计声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总之,丑行所扮演的人物都是生活中的各色小人物,通过动作、声腔、念白将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也常常博得观众一笑。黄梅戏要发展,不能只倾向于唯美主义,必须重视丑行的发展,突显戏剧本身的平民化、乡土化特征。
参考文献:
[1]李玖久.泛谈黄梅戏的丑角行当啊[J].黄梅戏艺术,2007,6(1):10-12.
[2]何淑芳.浅谈黄梅戏丑角的音乐塑造——以《东坡》唱段《到黄州贬黄州》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162(4):45-48.
[3]王爱民.浅谈戏曲丑角表演[J].大舞台,2010,13(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