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漫道,在天下第一雄关寻觅美育明珠

2017-05-12 23:03燕子
小演奏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艺术专业学校

燕子

起源于汉武帝时期的丝绸之路以西汉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达西域,全长6440公里,被誉为连接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陆上商业贸易路线。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行,如今的丝绸之路更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教育、文化等领域全面交流与合作的纽带,谱写着新的丝路华章。我们的美育之旅便沿着这条旧貌换新颜的文化漫道,一同来探访新时代丝路沿线地区的美育特色教育成果。

地处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的嘉峪关既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秦朝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古道与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的美誉。我们美育丝路行的首站便选择了这一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走进了当地美育特色教育典范——嘉峪关市第一中学。

嘉峪关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72年11月,建校四十多年来硕果累累,曾先后荣获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教育部“中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研究”项目实验学校、全国科技体育传统学校、全国特色学校等众多荣誉。

“厚声”基石下的“三原色”教育

步入嘉峪关市第一中学的校门,校园正中央竖立着一块由著名书画家启功先生题写的椭圆形石刻,上书“厚声”二字,寄寓“厚积薄发,其声沉远”的校园文化内涵,学生乐团和合唱团也皆以“厚声”为名。新建的教学楼格外气派,目光所及之处无不干净整洁、井然有序。近年来,为了确保艺术教育全面有效开展,学校投入了近百万元,除了保证正常艺术教学任务外,还建有艺术综合楼并完善了各项艺术教育设施,有专业的音乐、美术、舞蹈教室,有设施先进、制作水平一流的传媒教学部、校园电视台等。

过硬的硬件条件离不开独具风格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的支撑,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探讨,学校确定了独树一帜的办学理念——“学生因为老师的存在而感到美好,学生因为学校的教育而对未来充满憧憬”。在此基础上,学校参照美学三原色的概念,从学生身、心、脑全面发展出发,致力于培育奥林匹克教育、心理健康、科学精神三大特色,此外又衍生出艺术教育特色,即奥林匹克强健“身”、心理健康培育“心”、科学精神锻造“智”、艺术教育关照“美”,形成了一套全面系统的教学体系。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改的推进,嘉峪关市第一中学将发展特色教育战略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结合起来,把三大教育特色向课程化方向推进,除高中阶段必修科目外,将选修课分为普通选修课和特色选修课两类,普通选修课从学校组织研发的38个模块中进行选择(主要在高二年级选修),特色选修课有两类:一是校园特色选修课,其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和游泳课为必选,学生在高一阶段修习,科技教育课由学生自主选修,共开设机器人、微型车床、车模、模拟驾驶等4个模块;二是高考方向选修课,所有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传媒课程共开设戏剧表演、DV制作等8个模块,音乐舞蹈课程共开设声乐与试唱等4个模块,体育课程共开设田径、球类、武术等8个模块,美术课程共开设素描、速写等4个模块,外教口语与听力必选,学生在高一、高二年级共修习两年。

嘉峪关市第一中学是以厚声精神为根、办学理念为主干、三大特色为枝成长起来的茁壮大树,它正以勃勃生机不断孕育出更多美育教育的硕果。

青葱校园的音乐之声

听,合唱教室里传出欢快动听的歌声,厚声合唱团的同学们正在练习新的合唱歌曲,看到他们专注的表情、昂扬的精神面貌,听到他们宽广醇美的音色、和谐统一的声部衔接,让人顿时对这支校合唱团的专业素养留下深刻的印象。

多年来,嘉峪关市第一中学非常重视艺术文化建设,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在参与中体验艺术的魅力,得到艺术的滋养。于2005年建成的音乐舞蹈综合教学楼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为音乐特长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学校现有专业音乐教室八间、专业演播大厅一间、乐队排练室一间、合唱教室若干,并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乐器,现有钢琴、数码钢琴及各种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除了齐全的硬件设施,学校还设置了科学、系统的音乐专业课程,形成了完整的音乐特长生高考辅导方案,使每位特长生入校后都配备有专业的辅导老师。

学校自1998年开始招收音乐特长生,至今已有多名学生考入天津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音乐生平均升学率达95%以上,2016年专业本科合格率更是高达100%,一本录取率达53%,其中杨澍同学更夺得甘肃省音乐联考状元。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嘉峪关市第一中学厚声乐团和厚声合唱团在2010年和2011年全市中小学器乐演唱大赛中连续两年获得第一名,2011年代表嘉峪关市参加甘肃省“红旗飘飘”红歌演唱会荣获一等奖,2012年8月在全省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中荣获合唱一等奖。小合唱《山童》、器乐合奏《阿拉木汗》、音乐小品《梦想》、合唱《祖国颂》《掀起你的盖头来》等二十余个节目在各级各类中小学艺术展演和比赛中获得省级一、二等奖。数十名学生在“青春中国”才艺大赛、“星星火炬杯”推新人大赛、中小学美文吟诵综艺晚会等大型艺术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助力夢想的曼妙舞姿

2016年4月,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山东青岛举行,在此次展演活动中,由嘉峪关市第一中学原创的舞蹈《袖舞·京魂韵》以其充满古典美的造型设计和飘逸灵动的舞蹈动作,斩获舞蹈类节目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这一奖项也是目前全国中学生艺术展演中的最高规格奖项。随后,该舞蹈受到2016中韩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及“星光校园·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总部展演的邀请,并于今年1月赴国外演出。

谈到创作灵感,《袖舞·京魂韵》的原创作者刘晓青老师回忆道:“最初源于几年前去泰国旅游时看到双面人表演得到的启发,旅游结束后,我就一直琢磨着创作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2014年7月初,刘晓青老师提出《袖舞·京魂韵》的策划方案,经数次修改后,最终于9月初完成了作品及音乐。这一作品运用了戏曲和古典元素,舞蹈演员正面为花旦妆容,色彩以纯洁的白色和鲜艳的红色为主,飘逸的花旦服装和两条红色渐变的两米长水袖舞出了花旦柔美婀娜的身姿,反面为戏曲中男角妆容和着装,展现了国粹中诸多经典男角的阳刚之美。整个作品从柔美婀娜的花旦到挺拔硬朗的男角,再到瞬间正反男女双面的反串表演,给人以穿越时空的神秘感,最终能收获全国舞蹈类最高奖项可谓实至名归。

屡次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大型文艺汇演中获得最高荣誉,是嘉峪关市第一中学舞蹈专业老师与学生不懈努力的最好回报。成立于2008年的校舞蹈队由专业舞蹈老师指导学生形体、基本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训练,还定期聘请省内外知名专业老师来校培训。无论是三九严寒还是三伏酷暑,在舞蹈教室或室外操场上,都能看到同学们刻苦训练的身影,小到一个压腿的动作,大到演出的排练,老师们都会尽心指导,亲身示范。从僵硬无力的动作到规范灵动的舞姿,从木讷呆板的表情到真挚动人的笑容,无不诠释着这些未来舞蹈之星的成长与蜕变。除了优异的高考成绩外,近年来学校舞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同样表现不俗,屡次摘得桂冠,舞蹈教学的迅速发展不仅帮助更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更为他们打开了通往梦想的大门。

锦上添花的点睛画笔

漫步在嘉峪关市第一中学教学楼内,走廊墙壁上随处可见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这里可以说是同学们美术梦想的发源地和培育田。学校现有专业画室六间,专业设施齐备,完全按艺术教学规律实现小班化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内在艺术素养的提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名人传》《西方艺术故事》等书籍,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组织学生到额济纳旗、敦煌等地进行艺术采风,拓展学生的绘画视野;通过甄别创编《素描基础教程》《人物速写基础教程》等教材,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最鲜活的知识永远存在于生活当中,读不同的书,走不同的路,见各色的人,经历各地的风景和风俗,让学生从最真实的生活中形成属于自己的体会,印证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这是对知识进行深化、升华和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学校定期举行的采风写生活动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和目的,将平时学到的绘画理论进行集中实践,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让学生自己选景、构图、调色,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他们对自然色彩变化规律的认识和表现,同时锻炼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意志力、协作力与友爱精神。

老师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铺垫和有效引导的重要作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张广利老师的油画造诣独特,教学方法张弛有度;李勇老师的书法刚劲有力,课堂活泼幽默;郭海岩老师以其执着的艺术追求、多彩的画笔、灵动的文字丰润着学生的心灵;郭晓东老师潜心于油画创作,多幅作品在各级比赛中屡屡入选并获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寸期望一寸成长。2015年,嘉峪关市第一中学53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全部超过本科线,本科合格率达100%,创嘉峪关市美术联考本科合格率新高,其中袁杰同学速写单科成绩全省第一,赵青玉、寇永强同学色彩单科成绩并列全省第一。在2016年全省美术统考中,高璐同学以284分的总成绩荣获全省第十一名(河西地区第一名),祁名宇同学以278分的总成绩荣获全省第四十六名。近年来,学校培养的美术特长生中先后有三百多人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美术院校及综合类大学。

传播正能量的金话筒

“网红的走红已成为现今一大社会现象,发人深省。”学校小礼堂内传来字正腔圆的甜美女声,原来这里正在举行“一中新主播”主持人大赛,此时高一(11)班的郭槿华同学正在进行看图说话环节的展示。作为学校每年定期举办的传媒赛事,“一中新主播”主持人大赛已成为最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之一,对于热爱播音主持的同学们来说,这无疑是展示自我才华的绝佳舞台。通过自我介绍、看图说话、模拟主持、才艺展示四个环节的设置,既考查了参赛选手的综合素质,也为学校传媒部推选出一个个颇具潜力的专业苗子。

嘉峪关市第一中学传媒部成立于2009年,开设有普通话语音发声、DV制作、戏剧表演、影视欣赏、数字媒体艺术、摄影摄像、艺术设计等选修课程。校园电视台于2010年成立,建有专业录播教室,也是学校传媒部的教学实践平台。学校拥有高端的硬件设施,长期邀请专家前来指导,并与市广播电视媒体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三年来共编辑专题节目一百多部,多次在省市电视台播报。

依据甘肃省传媒艺考的考试内容,学校传媒部开设播音主持、影视基础语言、影评写作、语音发声、空乘、戏剧表演、编讲故事、即兴评述、文艺常识、影视配音等日常课程,此外还定期邀请著名朗诵表演艺术家、省级播音员和话剧团专业演员亲临学校授课,组织模拟面试、汇报演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同时,为了让学生在更专业的环境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又先后投资了两间录播教室、两间专业传媒教室、一间演播室和一间非线性编辑室,以普通高中难以企及的大投入为学生高考成绩的提升保驾护航。近年来,学校在传媒专业考试中可谓捷报频传,连续多年在艺术高考传媒专业考试中创造了专业通过率100%、最终录取率90%以上的好成绩,多名学生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等知名院校。

迎风奔跑的足球精神

开阔的操场上自然少不了运动少年的矫健身姿,或是在绿茵场上断球射门,或是于篮球架下腾空投篮,或是在跑道上追风驰骋……这些无不展现出同学们过硬的身体素质和蓬勃的朝气。

2005年,嘉峪关市第一中學艺术体育综合楼落成,2008年建成嘉峪关市标准最高的400米塑胶操场,这些都为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学校体育特长班以重视学生的体育特长发展、文化课学习、心理健康成长为特色,采用与奥赛班相当的师资配备进行教学。

近年来,学校体育特长生中有多人考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等著名院校,高考本科升学率达60%以上。校足球代表队在嘉峪关市青少年足球比赛和甘肃省校园足球联赛嘉峪关赛区竞赛中,连续6年获得高中组第一名。2015年3月,嘉峪关市第一中学被评为“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充分体现出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的不凡实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但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份独特的存在、一道靓丽的风景。而关注每一个禀赋各异的学生,引导他们走上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道路则是教育者永远的追求。嘉峪关市第一中学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统一认识之下,不断挖掘教育资源,整合创新,逐步形成了以“三大特色”为主体的特色化教育体系,使美育教育这棵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猜你喜欢
艺术专业学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纸的艺术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学校推介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