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房地产市场正面临着史上最严厉的调控。
自3月17日北京拉开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序幕后,20天内北京颁布了10项新政。随后,全国大约有40个城市先后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新政。
此轮调控的最大特征就是力度空前巨大,对楼市的各种限制措施越来越严。比如,在首付比例上,已拥有1套北京住房且有贷款记录的,二套不同住宅的首付比例由原来的40%调整到60%,二套非普通住宅的首付更是提高到了80%;其中还明确强调,对于离婚一年以内的房贷申请人,商贷和公积金贷款均按二套房信贷政策执行。在购房资格上,非京籍纳税从5年改成连续60个月,即每个月都要有纳税记录。
一时间,《北京炒房者全部被套》《深圳房价六连跌》《楼市已近拐点》等消息不绝于耳,似乎市场已现明显反转;不少房地产企业及相关人士對楼市的走向也相当悲观。
我们认为,无论是针对最近一轮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表现的疯狂,还是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这些年高位运行所积累的风险,此轮调控都是恰逢其时,各种行政性限制措施的运用既是有针对性的指向相关市场表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如果因此就看空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则缺乏过硬的依据。
首先,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不可能在这一夜之间彻底解决,特别是其中的根本问题——土地财政,实话讲,到目前为止尚拿不出比较科学、恰当的解决办法。因此,一方面,市场应不会有太明显的反转;另一方面,甚至不能排除在这样疾风暴雨的调控过后,楼市故态复萌,甚至变本加厉。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仍然有相当重大的题材,支撑着房地产业的未来发展。
比如,雄安新区的设立。尽管相关领导和专家等一再强调“建设雄安新区并非单纯搞房地产”;也尽管当设立新区的消息发布后,面对蜂拥而至的投机客,当地政府采取了相当严厉的措施,及时制止了炒房之风。但如此宏大的新区建设工程,房地产自然应有其作用与表现。
再比如,目前各地如火如荼的特色小镇建设。尽管各方面也一再强调要严禁房地产化,但既然是“城镇”建设,又怎么会与房地产无关呢?
我们理解,之所以在上述两大战略的实施中要强调“非房地产化”,是要强调这些战略本身具有丰富完整的内涵,并非单纯、主要搞房地产(其实这可能恰恰说明了房地产在其中的重要意义)。
因此,尽管目前面临着空前严厉的调控,但房地产的发展机遇仍是不可忽视的。只是,许多理念和玩法,必须彻底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