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速览
今后要推动“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提高对外投资的绿色水平。中国绿色金融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企业没有充分披露环境信息,满足中长期绿色项目融资需求的工具还比较缺乏,投资者和资金需求方信息不对称问题还比较突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力量,找准突破口。要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建立公共环境数据平台,完善绿色金融产品标准,通过环境压力测试体系等手段,打破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绿色投融资瓶颈,防范污染性投资“洗绿”风险。要继续深化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各类双边绿色金融合作,也欢迎国际投资者通过多种渠道投资中国绿色项目。
——央行副行长 陈雨露
中国经济调整正在进入下半场,并且由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需求不足是全球经济低迷的最大因素,而最大的市场在中国,中国的消费额2006只占6.6%,十年后,2015年到了15%,我们的增量过去两年就增加值那一块都占了三分之一以上。我们未来五年货物进口要超过八万亿,服务贸易进口药超过两万亿,服务出境旅游达到7万亿,这是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转向创新发展,将分化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为全球带来延伸产业链代表更多就业机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一鸣
中国经济目前已经出现一轮回暖,对此大家没有分歧,但是对于回暖的原因学界和政界存在分歧,这一轮回暖主要是由短期的经济自身运行的周期性因素带来的,是否构成拐点还有待观察。本轮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经济自发的投资能力及增长能力还没有营造出来,尤其是民间投资低迷。一旦民间投资能够回暖,中国经济这一轮的恢复不只有6.7%、6.8%,可能还会高一点,这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李稻葵
在中国境内,PPP项目的规范化应当是当务之急。民间资本是有投资潜力的,当前要实现的是:作为第二个P,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和民营企业、民间资本投资者应处于公平的地位,所有的项目,大家都处于公平竞争而又合作共赢的状态。这样PPP模式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经济学家 厉以宁
未来10年,全球经济将发生根本性的结构变化,比如人口经济结构、需求偏好、劳动生产率等。与此同时,全球也面临一系列拐点,包括货币政策、流动性、财政政策以及政治。政治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会成为世界经济最主要的风险。经过经济的繁荣增长和危机后的低迷,现在全球经济金融将面临再次调整,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一定会加强。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