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晨光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思考
◎孟晨光
城市图书馆是现代文明社会中重要的社会文化机构,是一个城市文明建设的体现,具有强大的社会公益性。本文就移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城市图书馆服务转型进行探讨,提供几点转型的建议。
移动互联网背景 城市图书馆 服务转型 思考
城市图书馆是城市人们自我知识“充电”的最佳场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在移动设备上通过互联网就能享受到图书馆所能提供的信息。移动互联网在方便人们生活学习的同时,也给城市图书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面对读者流失、信息发达的情况,城市图书馆应对自身的服务进行转型,增加城市图书馆的信息,减少信息盲区,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和个性需求。
(一)设备陈旧,网络速度慢
城市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服务设施,在建设前期和建设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后期不能持续跟踪维护和改善,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在图书馆的设备上,传统的桌椅、检索书架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读者对于信息及时性的需求很大,如果读者在图书馆检索书籍花费掉很多时间,就会造成阅读的时间较少,获取信息的周期变长。另外,图书馆的网络设置是为了让图书馆内部的网络与外部接轨,中间的服务器是由图书馆自己提供,疏于对网络信息的认识和管控,影响图书馆的网络速度,也不利于读者得到更好的体验,阻碍城市图书馆的发展。
(二)资源共享能力低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城市图书馆对于资源共享工作有所欠缺。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众阅读和随时随地阅读是人们迫切需要的,城市图书馆只注重于实体资源的建设,对于网络平台的资源共享工作不足,读者需要的是通过先进的科技产品搭载共享平台,满足自己的个性需求,因此,目前城市图书馆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服务建设。
(三)馆员服务意识不足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希望信息资源获取方便,同时也离不开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在目前的城市图书馆中,由于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高,工作不积极,不能主动发挥创造性,提供一些具有现代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只是单纯地提供阅读环境,不对读者的信息进行分析,不根据读者需求的不同,进行有特色的服务,这也是城市图书馆不能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相接轨的原因之一。
(一)改善图书馆环境,提高自身的网络技术
城市图书馆应当加大投资力度,着重于实体空间的改造和服务环境质量的提升。比如撤出部分纸质书和书架,打造一个技术中心、会议室或者文化活动室,在原有单纯阅读的空间上增加城市图书馆多样服务,借鉴国外的图书馆转型模式,通过大量收集读者建议,结合自身的条件,创造有实际意义的阅读空间,像英国伦敦的“概念店”、美国田纳西州查特奴加市图书馆的“创客空间”、芬兰赫尔辛基市图书馆的“城市办公室”等。通过城市图书馆的服务形式改变,让更多的城市工作群体参与到图书馆的阅读环境中,在图书馆的传统环境中增加一个阅读分享讨论、工作交流的办公场所,不仅吸引到更多的读者,还使城市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扩大,丰富了城市图书馆的空间价值。另外,图书馆也应该注重于自身的网络建设,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个数据库,把读者的阅读信息、珍藏书籍信息、服务信息进行综合整理,使读者在检索信息时候更加高效、准确。
(二)建立多种资源共享平台
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城市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自身阅读信息量大、内容涵盖广的特点,结合当下新媒体、移动电子设备进行资源平台建设,提高人们对于城市图书馆的信赖感。比如建立微信、微博公众号,把城市图书馆新增书籍信息、特色服务项目进行读者移动设备消息推送,让读者在远程就能了解到资源的变动;通过城市图书馆APP软件,进行部分书籍的网上资源共享,满足部分读者的个性需求,把城市图书馆的资源信息进行公开化,改变传统的“孤岛”现象。
(三)增强图书馆员的服务意识
城市图书馆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增加特色服务。依据不同的阅读群体,开设不同的服务,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建立和完善城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让他们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服务,改变传统的“你只读,我只负责管理”的状态,达到一种让读者“阅读在家”的阅读体验,打造私人定制式服务意识,使每一位来阅读的市民都有一种体验式感受。
城市图书馆在任何时代下,阅读都是最基本的业务,结合社会发展的状况进行城市图书馆特色阅读服务,是城市图书馆与时俱进的重要举措。城市图书馆要增强与社会的关联度,不仅要融入到经济、文化的发展中,还要融入到社区建设和社会生活之中,通过服务的转型,提高城市图书馆在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1]尚艳秋.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5(05).
(责任编辑 宋倩)
孟晨光,女,大专,吉林省榆树市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