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娜
摘 要: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而言,企业不愿意承担废旧资源的回收利用,其会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因此,本文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分析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的发展趋势。通过建立函数的方式确定企业废旧资源回收的发展趋势,希望可以为企业的废旧资源回收和利用带来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经济效益;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发展趋勢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制造业的发展为人们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是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大量的商品生产和消费,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损失,同时给人们的生活环境舒适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目前,我国企业在对废弃物的管理中,尚且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探究废弃资源的回收利用以及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最优效益分析
在制造商制造废旧产品的过程中,对于废旧产品的回收和利用属于动态的行为,在整个过程中,包含各项成本和附加成本。在企业的废弃物清理过程中,对于不能回收的物品,仅仅通过焚烧的方式来进行清理[2],但是由于信息存在不对称性,导致制造商往往难以控制环境成本。
假设企业回收过程中,需要经过回收环节和利用环节,在回收环节,企业需要付出成本回收废品,假设其收购价格为PA,在回购成本中,假设投入生产要素只有劳动力,可以表示为Xa和Xb,则可以设定其函数分别为(1)和(2)。
在函数中,Ax和Axx表示一阶和二阶偏导,具有递减的特点,同时假设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均纳入到劳动成本中。在回收利用后,会剩下部分废弃物,难以进行有效的利用,因而需要进行清理,但是在焚烧或者掩埋的情况下,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其关系设定为:
在函数3中,E表示环境的容污能力,C表示废旧产品的处理量,m>0表示常熟,可以将其生产过程函数确定为(4)。
在函数4中,Xc表示劳动力的投入,随着废弃产品的增加,环境的容污能力会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假设企业回收过程中,制作的成品可以进行销售,并且获取相应的利润,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并且节约一定的材料,假设其回收价格为PA,经过加工处理后,市场销售价格为PB,工人价格为Px,则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优控制函数如5所示。
在函数5中,r为折现率,根据相应的函数可知,Xb以及Xc均属于控制变量,E为状态变量,应用最大化原则,将E和λ的条件进行微分,最终可以得到函数6。
二、经济含义
在上述分析中可知,CE>0,由于环境资源的稀缺,环境容污的能力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最终会降低废品的处理率,通过函数(5)可以发现,在废品的回收利用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外部成本,因此在处理废旧产品的过程中,会对环境的容污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废弃品的丢弃数量超过企业的处理能力,则会造成废弃产品的肆意堆放[3]。在函数(6)中可以发现,在废弃产品的回收和利用中,包括回收成本和边际利用成本,其需要经过回收处理,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在企业支付收购价格的过程中,需要承担该成本,因而仅仅在回收价格较高时,才可以回收成本,因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而言,企业不愿意进行废品的回收利用。另外,企业在处理过程中,只能够通过改进技术来提升废旧产品的回收效率。
三、从经济效益角度提升废旧资源回收利用效率的策略
(一)提升企业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
在企业的发展中,通常为了自身的发展效益而忽略了对废旧资源的回收利用,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样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等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完善的政策,提升企业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首先,应该提升企业的环保意识,使管理者可以提升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如通过制定《废旧产品回収法》的方式来提升管理者的意识。其次,应该提升管理者的循环利用意识,加强对管理者的宣教,使其认知到废旧产品的可利用性,从而提升废旧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总之,只有企业管理者提升对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才可以提升废旧产品的应用效率。
(二)加强对技术的开发
在企业的发展中,对废旧产品的回收利用会浪费企业大量的成本资金,并且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此情况下,企业应该加强对技术的开发,提升技术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此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首先,企业应该加强对为污水处理技术的引进,其可以保证企业排放污染指标的合理性,减少废旧产物的产出率。其次,在企业对废旧产品的处理中,应该引进高技术,提升对废旧产品的处理效率,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废旧产品的处理率,进而可以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在经济效益的视角下,企业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不愿意过多的投入资金来处理废旧产品,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以及废旧产品的堆积,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我国企业可以通过经济效益的角度,明确废旧产品回收利用的意义,进而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并且加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杨帆.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废旧建筑材料回收利用探讨[J].建筑与预算,2016,(04):5-8.
[2]薄纯鑫.北京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实践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3,(09):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