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笔画的“新”

2017-05-10 06:16:08
中华书画家 2017年5期
关键词:绢本工笔画水墨

□ 苏 锐

关于工笔画的“新”

□ 苏 锐

工笔画的包容性极强,这是由它兼具“绘画性”与“制作性”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关于“新”,历来在工笔画界见仁见智。“新”属于一个什么样的范围,是横向还是纵向?是新奇还是新一步的深度?是对于“旧”的延续还是诀别?“新”的观念源自于何处,是改头换面的挪用还是独具“特殊性”的思考?对这些界限的认识一直不是特别清晰。我个人的看法是,“深度”即是“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笔画在技术材料方面的应用与实验,应该说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它不但受西方古典主义油画创作模式的影响,而且还深受日本绘画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古代波斯和印度的细密画、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等方方面面的影响。这是横向的“新”。但是,我觉得追求纵向的“深”,要比横向的“新”更为重要。绘画风格是表达画家思想的载体,当它形成后我们应当不断去完善,走向深入。个人风格毕竟只是一个表现自我的载体,我们可以突破它的制约,当然这也是让很多画家终生痛苦的事。但,正是在摆脱与被摆脱之间,才会磨擦出可贵的“新”感受。

我认为,工笔画家不要走向群体化,不要被“代”化,不要被分类,不被归类才是有思想深度的“新”。

苏锐 蜻蜓 70×90cm 绢本水墨 2016年

责任编辑:韩少玄

苏锐 隔尘 120×80cm 绢本水墨 2015年

苏锐 蛙人 210×60cm 绢本水墨 2016年

苏锐 合 120×80cm 绢本水墨 2013年

苏锐 戏 90×45cm 绢本水墨 2015年

猜你喜欢
绢本工笔画水墨
在水一方2
《昼》工笔画
艺术大观(2023年1期)2023-06-27 04:05:58
《与·游》
艺术家(2022年11期)2023-01-25 07:17:20
冉茂列
南风(2021年17期)2021-07-28 08:21:08
工笔画作品
食品工业(2021年2期)2021-03-05 04:37:38
水墨
工笔画
小学工笔画
少儿美术(2019年12期)2019-12-14 08:09:48
吉祥法螺-11 45×68cm 绢本重彩 2018年
泼尽水墨是生平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