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和非名校的差距,悄悄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2017-05-10 13:15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意林绘阅读 2017年4期
关键词:牛人斗志二本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阅读分享: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起点是奔赴新世界的捷径,永远保持向上的激情——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就多交一些外国朋友,想提高写作能力就拜大神为师,融入更厉害的圈子,不放弃任何一个变好的跳板,你的青春终将华丽绽放。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收到一些高三学生的来信,信中说:“星姐,我高考成绩一般,只能上二类本科院校,但当年你也是二本院校毕业的,我觉得我毕业的时候能跟你一样好。”

不对,你等等,听我说。我是二本院校毕业的。可能你觉得我现在过得还挺好的,但我依然觉得我跟那些名校毕业的同学有巨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不是毕业后薪水的差距,而是思维方式与做事标准的差距。

我一直没法清楚地描述这种差距,直到我最近看到了《精进》这本书: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会不由自主地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有致命伤害的。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因为高考本身带来的挫败感、二三流高校学生的身份设定及环境暗示都容易让他们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地度过每一天。”

看到这两段话的时候,我想到自己大三、大四在北大交流学习时的感受。北大最让我震撼的不是老师多牛、同学多聪明,而是一种大家都积极努力的氛围。比如期末考试后自习室依然灯火通明,上课的教室永远人满为患。每个人都在疯狂地学习,参加各种活动。在我眼里,他们充满了斗志,谈起各种竞赛和活动时都特别兴奋,每天从一睁眼就忙得不可开交,深夜一两点睡觉是常事儿。没人抱怨自己辛苦,也没人抱怨生活艰难。大家每天忙得鸡飞狗跳,但又特别开心。

这种从每个人身上散发出的生活学习的精神状态带动着我。虽然我跟他们差距很大,但也激发了我向他们看齐的斗志。直到现在,我一直用我能见到的周围最牛的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虽然经常做不到,但这让我觉得我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在自律和自省中生活很艰苦,但总有很大进步。

进入社会十年八年后,名校和非名校帶来的光环和基础学历教育的差异渐渐就不明显了,更多的是个人经验、经历以及社会化程度的较量。有的人越过越好,有的人越过越找不着方向,而造成这一切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精神内核,简单地说——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我们在社会上看到很多在大学里表现一般但进入社会后很优秀的精英,他们其实都是通过不断地自我革新与历练,重塑了一个进入社会后的自己。而另一部分人,他们出自名校.一直以来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而他们自己也生活在这样的层次和圈子当中,周围的同学同事都是这样的人。但无论这些人多有钱、多成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特别努力、特别勤奋。

那么,非名校毕业的、还没什么荣光的我们,怎么办?

引用《新东方精神》里的一句话:“你要用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地走到牛人当中去,缩短和牛人之间的距离。当你觉得自己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的时候,你才能威为真正的牛人。”

(珠珠摘自《最文摘》)

猜你喜欢
牛人斗志二本
以昂扬斗志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我心中的党
以越战越勇的斗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身边的牛人
二本:扬长避短,优化志愿方案
二本: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同分数段的志愿方略
牛人昨就这么多
牛人都这么逗
疯狂的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