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华 黄盛泉
摘要:近年来微信在我国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涌入微信平台。大学生是微信上活跃的群体,微信成为大学生积累社会资本的重要工具。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访谈发现:微信平台上形成了一个以“己”为中心、强关系为主的小圈子,小圈子中个体间信任度和互惠程度较高,社交规模小且封闭;过多强关系带来信息窄化和群体同质,基于亲缘关系维系的小圈子带来社交网络的封闭性,封闭的小圈子带来结构洞,束缚了其社会资本的提升。
关键词:微信;社会资本;观察研究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7.01.011
微信自2011年诞生以来,在我国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涌入微信平台,截至2014年7月底,微信用户账号已突破8亿,成为最为流行的社交网络。大学生文化程度相对较高,闲暇时间较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是微信平台上非常活跃的用户群体。而研究生是大学生群体中高层次的组成部分,更有意识地进行自主网络社交,研究生即将进入社会,微信成为积累社会资本的重要工具,但是微信是否正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有强大的社交功能?微信使用中又有什么局限?又应该如何规避呢?目前,微信的相关研究集中于使用行为和心理,几乎没有将大学生微信使用与社会资本联系起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12位在校硕士研究生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观察记录,辅以深度访谈,试图发现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的基本特征,以及其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以期重新认识微信的价值和局限。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大学生”主要指在校大学生。由于硕士研究生相对成熟,也更加注重积累社会资本,所以将样本定位于硕士研究生。由于社会科学类(文史类、经管类和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时间比较充裕,表达能力较强,在微信上花费了更多时间,所以本文的样本聚焦于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南昌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211重点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研究生教育也居于中等水平,在中国高校中比较有代表性,所以本文的研究样本从南昌大学抽取。
在样本规模上分别选取文史类4名、经管类4名和艺术类4名共12个样本。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观察法,研究者和样本成为好朋友,对样本日常的微信使用情况和日常生活进行观察记录,时长2个月;同时配以深度访谈,深入了解样本使用微信的行为、习惯、态度及其关系网络。
1.2 量化指标
在“微信使用”方面,本文将其可操作化为样本使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微信好友、朋友圈和主动搜索好友的情况。具体如下:
(1)微信公众号:包括关注的数量、类型、阅读频率较高的公众号和每天花费的时间;
(2)微信群:包括群数量、群规模、群友认识数量和群类别;
(3)微信好友:包括好友数量、类别、联系频率;
(4)朋友圈:包括看朋友圈时长、更新频率和收获;
(5)主动搜索好友的情况:利用搜索及摇一摇寻找新朋友的频率。
在已有研究和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将“社会资本”概念可操作化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人与人之间的互惠程度和个体社交网络规模三个量化指标。采用李克特量表,依次为“非常不赞同、不赞同、一般、赞同、非常赞同”五个测量层次。
2 研究发现
2.1 微信形成以“己”为中心、强关系为主的小圈子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的“弱连接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网可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强关系是指个人所处的社会网络中同质性较强,人与人的关系紧密,人际关系依赖很强的情感因素加以维系。而微信最初的定位正是以强关系为主,弱关系为辅,所以个体在微信上的关系网络主要以亲戚、同学、老师和同事等强关系为主。经过对12个样本的观察和访谈发现,样本已经形成了以“己”为中心、强关系为主的小圈子,具体表現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微信好友方面,强关系占大多数,但常联系好友较少。
在对样本的访谈中发现,其好友中,以同学和亲戚为主的强关系占了至少68.6%,特别是同学占了绝大多数;但是好友中每周至少联系1次的好友较少,最多不超过20个。可见,在以个体为中心所形成的以强关系为主的小圈子中,个体经常进行互动的好友并不多,好友之间自我表露较少,处于一种“重连接轻沟通的状态”(具体如表2)。
值得一提的是,在访谈中发现,样本每天看朋友圈花费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一个小时,样本的一些好友几乎不发朋友圈,所以有时候都不知道某人竟然是自己的好友。可见,一些微信好友虽是强关系群体,但是如果不主动进行互动或更新朋友圈,则很可能被淹没在微信人际网络之中。
第二,在微信群方面,群少群小且以强关系为主。
在对样本的观察和访谈中发现,样本加入的微信群数量较少,主要以同学群为主,至少占了50%,没有一个样本加入陌生群;此外,这些微信群都是100人以内的小群,没有样本加入500人的大群(具体如表3)。
由于同学群的好友都认识,群友之间的信任度比较高;但是只有三分之一的样本经常会在群里聊天,大部分样本只是偶尔聊天,不聊天的理由主要是话题不感兴趣和没时间,有时候连聊天记录都不愿意看。
第三,在微信公众号方面,形成了以“己”为中心的公众号群。
虽然微信公众号内容更新较快,但是样本每天看微信公众号内容的时间并不多,样本偏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不看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可见,在微信公众号的选择和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样本的主体性较强。
总之,在微信好友上,样本的好友主要集中于以同学为主的强关系,但是真正常联系的好友并不多;在微信群方面,样本加入的群较少,在群里聊天也较少;在微信公众号方面,形成了以“己”为中心的特色。它们共同建构了微信平台上所形成的以“己”为中心、强关系为主的小圈子。这个小圈子并不是开放的,而是相对封闭的。这些小圈子主要以私人社交圈为主,而公共社交圈非常少。
2.2 小圈子中个体间信任度较高
社会资本的价值在于获取关系网中的资源,个体间互信能够帮助个体获取资源,所以,信任成为社会资本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网络虚拟空间内,许多网民在网络空间的身份是虚拟的,这也降低了个体间信任度。但是微信从一开始就定位于强关系,好友之间大多是相互认识的。那么基于真实身份,个体之间的信任度是否有所提高呢?
根据对样本的面对面访谈发现,所有的样本都相信大多数微信好友是可以被信任的;91.7%的样本认为自己与大多数的微信好友都可以相处得很好,并享受与微信好友的交谈;但是仅有16.7%的样本赞同自己与大多数的微信好友享有共同的观点或共享价值(具体如表5)。由于微信好友绝大多数是自己认识的同学,所以样本们都觉得微信好友相对于微博等其他社交平台上的好友更加可信。但是随着个体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微信平台上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个体也日益多元化,缺乏一个共同体来维系关系网络。
虽然基于微信平台的小圈子中个体间信任度较高,但是维系这个小圈子正常运行的主要还是依赖于传统社会中的“亲缘”关系,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人际关系网络模式。
2.3 小圈子中个体间互惠度较高
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Putnam)认为,社会资本不仅着眼于个体利益,群体间的共同发展也是社会资本的价值取向。因此社会资本论不是单纯的社会交换论,而是受合作、互助和奉献等人文价值的约束,人们必须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互惠规范为社会资本提供了行为框架,从而使个体间建立公平互利、优势互补和自觉约束的和谐人际秩序[1]。因此,互惠规范也是社会资本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有助于获取资源,稳定地维持交往活动,保障社会资本的稳固存在。
基于对12个样本的观察和访谈发现,所有的样本均在过去半年帮助过微信好友、求助过微信好友、得到了微信好友的帮助和愿意向微信好友分享好东西(具体如表6)。可见,基于微信平台的小圈子中个体间互惠程度比较高,圈子的内聚力比较强。
而出现互惠程度比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小圈子中的个体间比较熟悉,大多是强关系,比较愿意帮助微信好友和向微信好友求助。可见,这个小圈子中个体间互惠的维系依旧是依靠传统的私交关系网络,而非公共社交网络。
2.4 社交规模小且封闭
社交规模亦是社会资本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社交规模的大小代表了个体所能利用的关系资源的多寡。通过对12个样本的观察和访谈发现,样本的微信好友数量并不多,而且主要以同学为主,而常联系的微信好友非常少;样本所关注的微信公众号亦不多,最多才66个,而且只是选择性地阅读公众号内容;样本加入的微信群则更少,主要以百人群为主,大部分群的群友不到50人(具体如表7)。可见,样本在微信平台上社交规模较小,主要以强关系为主。
从上表可知,只有3个样本会偶尔主动搜索或用摇一摇功能搜索陌生好友,绝大部分样本不会主动搜索陌生好友。可见,样本对于陌生个体具有一定的警惕心理,不愿意引入弱关系,社交网络比较封闭。此外,过去一个月样本新加好友的数量最多不超过15人,41.7%的样本过去一个月所加新好友不超过5人。样本社交网络开拓增量较小,社交规模发展较慢。
3 讨论与建议
从前面的分析了解到,目前微信平台上已经形成了以用户为中心、强关系为主的小圈子。这个小圈子中的结构仍然类似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用户自我处于关系网络的核心,其他关系像波纹一般根据强弱扩散开去。但是微信平台上的关系网络主要是以同学为主体的强关系网络,弱关系非常少,所以这个小圈子关系层级较少,而且主要集中于第二层(具体如表8)。
由于微信平台上的好友主要以强关系为主,个体之间大多认识,所以个体之间的信任度和互惠比较高,从而使整个关系网络更加稳定可靠。但是在这个关系网络中,维系关系稳定的力量主要是传统的亲缘关系,而非基于群体之间共同的趣缘而聚合在一起,即这个关系网络并不是依靠共同体或群体惯习进行维系,而是依赖传统的亲缘关系。
此外,由于亲缘社交难以突破,亦带来了微信社交网络规模的狭小,主要是一些强关系;而且社交网络增量较小,导致了微信社交网络的封闭性。所以,微信平台上所形成的基于自我和强关系为主的小圈子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大学生社会资本的发展。
3.1 过多强关系带来信息窄化和群体同质
由于强关系网络中的个体在工作和生活中联系紧密,导致个体之间提供的信息同质化严重,重复关系人较多。全球复杂网络研究权威,无尺度网络的创立者巴拉巴西(Albert-Laszlo Barabasi)教授在其著作《链接:网络新科学》(Linked:The new science of networks)中认为:“过度依赖‘强关系(亲友)的人多半较孤立,无法得到有价值的资讯,因而难以改善生活;穷人对‘强关系的依赖远远超过富人或中等收入的人。”[2]
所以,微信社交网络必须突破“强关系”的束缚,引入更多的弱关系,获取更加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和关系网络。马克·格拉诺维特认为:弱连接是产生社会资本的重要因素。由于“弱关系”群体中的个体来源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社会阅历和不同的民族,其所拥有的信息也是多样化的。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个体可以试着加一些弱关系好友,从而让自己的信息来源更加多元化。比如在聚会或开会的场合通过扫二维码添加一些志同道合的弱关系群体,从而突破传统亲缘的束缚,建构一些基于趣缘的小圈子。此外,微信的即时通讯功能可以非常便捷地幫助用户之间进行沟通互动,让用户与弱关系群体在互动中发展成强关系。
3.2 基于亲缘关系的小圈子带来社交网络的封闭性
在社会资本力量中,如果社会行动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就存在彼此的义务与期望关系,每个行动者控制着蕴涵他人利益的事件,并可利用这类资源向对方施加影响,就导致了关系的封闭性。封闭性增加了系统内部行动者之间的依赖程度,减少了内部行动者对网络外部行动者的依赖性及资源的可替代程度[3]。在微信平台上,个体之间的信任程度和互惠程度均较高,从而也带来了较大的封闭性。
但是这种封闭性也带来了对于外部个体(特别是亲缘以外个体)采取一种排斥态度,从而使弱关系难以进入。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更加注重开放、共享和平等,渴望进入更广阔的社交网络,从而提升自己的社会资本。这种基于亲缘关系建构的小圈子虽然在互信和互惠上增强了社会资本,但却在社交规模上抑制了社会资本的发展。而且从长远来看,当个体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时,原有的小圈子并不能满足个体的互惠,个体也会主动进入更广阔的大圈子。所以,短期内微信平台的封闭性可以带来互信和互惠的提升,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存在着负面作用。此外,这种基于亲缘关系维系,而非共同体维系的小圈子也让圈内缺乏活力,例如个体常联系的微信好友非常少。所以,个体必须突破亲缘关系的束缚,建构共同体,从而更好地整合小圈子。例如,个体可以尝试着关注一些别的领域的微信公众号,走出亲朋好友的强关系小圈子,引入更多的弱关系。一方面可以使原圈子更具活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户的视野更加开阔,而不至于作茧自缚。
3.3 封闭的小圈子带来结构洞
结构洞理论认为,社会网络中的个体与部分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无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4]。在微信平台上,每个个体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关系网络,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关注焦点,各个小圈子间的圈际互动比较少,从而使各个圈子之间比较孤立,形成较多结构洞(具体如表9)。特别是随着个体化社会的到来,个体的主体性地位日益提高,导致各类小圈子日益碎片化。
而提升个体社会资本的关键是能够整合各个小圈子,从而将个体更好地嵌入到大圈子当中,而不是固步自封,把自己限制在一个小圈子当中犹如井底之蛙。所以,个体必须打破社会资本的封闭性,建立更多的公共社交圈,与更多的弱关系群体建立互惠、互信关系,从而提升个体的社會资本。例如:在微信中加入更多的微信群,特别是可以加入一些弱关系微信群,从而与更多的弱关系建立联系,从而让弱关系充当连接各个小圈子之间的桥梁;同时,微信也可以尝试提供搜索微信群的功能,从而使用户更便捷的加个各类自己感兴趣的微信群,从而扩大用户的公共社交圈。
4 结语
基于传统强关系所建构的微信小圈子,虽然在短期内有利于提高个体间的互惠和互信,对社会资本的提升有所帮助,但是却限制了个体的社交规模,从而使其对社会资本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从长远来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日趋成熟,个体网络身份的固定化,个体的需求日趋多元化,这些小圈子对于提升互惠和互信的作用并不大,反而会束缚个体社会资本的提升。而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在于用户尚未具备互联网思维,对于个体人际关系网络的建构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并未积极利用微信去提升自己的社会资本,比如不会主动与微信平台上的弱关系建立连接,尚未走出传统亲缘关系的束缚去建构公共社交圈,从而束缚了其社会资本的发展。所以,个体必须突破当前微信平台小圈子所存在的不足,在发挥微信平台互信和互惠优势的同时,扩大社交规模,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社会资本。
参考文献:
[1] 刘春宇. 微博客平台上的社会资本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2] 陈昌凤,仇筠茜. 微博传播:“弱关系”与群体智慧的力量[J]. 新闻爱好者,2013(3).
[3] 高连克.论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 罗纳德·伯特. 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M].格致出版社,2008:18-19.
(编辑:龙蓉)
Abstract: Wechat develops fast in our country recently years, more and more netizens move into Wechat. College students are active groups in Wechat, Wechat becomes important tool for them to accumulate social capital. Through longtime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we find, Wechat platform formlutes a small circle of self center, mainly strong relation, where individual trust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are high, social network is small and closed; too much strong relation results in information narrow-minded and group homogeneity, small circle based on affinity brings closeness of social network, which brings structure holes and restrict the advancement of social capital.
Keywords:Wechat;Social capital;Observation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