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亮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外经济比较研究中心是较早投身“一带一路”研究的学术机构。2016年,我们课题组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视野、经济格局、文化基因、风险与防范、双向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和研究,研究成果——《“一带一路”:全方位的战略》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公开出版。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我对“一带一路”战略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会:“一带一路”战略主要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全方位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
在完成“一带一路”战略整体研究后,我们调整了“一带一路”战略研究方向,由面及点,从整体转入到局部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那些在战略实施和学术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方面。我发现,新闻媒体的报道、学术界的研究等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关注更多集中在“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带来的机遇,而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挑战和风险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鉴于这种情况,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我们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风险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对“一带一路”风险进行分类,分析各种风险的概念、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等基本情况,深入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有关案例,归纳总结这些案例的经验教训,进而提出防范风险的应对策略。以文化风险为例,“一带一路”战略在加快沿线国家之间的多元文化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和其它各国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汇难以避免。“一带一路”文化风险可能发生在中国对外的文化教育机构,包括政治文化风险、语言文化风险等,更多的可能是走出国门的中资跨国企业,包括民族文化风险、企业文化风险等。
China Campus
“一带一路”是经济的“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五通”的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赋予“一带一路”战略明显的经济性。作为近年来中国提出的最重要的国际战略之一,“一带一路”战略继承了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着眼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将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实现沿线各国经济共同繁荣。
“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超出了经济的范畴,这些内容使得“一带一路”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等系统性的全方位战略。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的社会根基。离开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作为保障和根基,经济战略无法实施。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倡导国家和主要参与国家,应该在这一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中发挥应有作用,通过提升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话语权,实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从参与者到引领者角色的转变。
如果我们片面强调机遇而轻视或忽视这些客观存在的风险,必然会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效果。另外需要对“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不同风险种类、不同风险主体等情况加以区分鉴别,比如有些国家存在政局不稳等政治风险,有些国家存在民族宗教矛盾复杂等文化风险,有些国家存在多种情况导致的投资风险等等。需要在具体分析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加强应对策略的研究和思考,达到规避和防范风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