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好德育文化二十年品牌培育

2017-05-10 18:48陈玉
南风 2017年13期
关键词:七色社区德育

陈玉

美在家庭,乐做好孩子;

美在校园,争做好学生;

美在社会,学做好公民。

(简称“三美三好”或“新三好” )

“新三好”德育文化建构,走过20年探索之路,从通州小学创意试行(1996年),到全市大力推广(2010年),逐步成为全省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德育文化品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为三好活动亲笔批示,并应邀出席通州会议发表重要讲话,特别表扬通州小学三好活动贴近儿童,特色鲜明,形成常态,获得长效。这是对我们的热忱引导和极大鼓舞。

“新三好伴我快乐成长”是每位同学的深切感言,也是“新三好”寄予的美好愿望。这些年,从我校毕业的学生数以万计,如今许多同学已经长大走上了工作岗位,然而“新三好”点亮的金色童年还在久久闪耀……回忆起小学时代,仍然兴奋地记起“新三好”活动的许多展示和进步、快乐和幸福。还有不少同学珍藏着当年评比的“七色花”和晶亮亮的“三好奖章”。

贴近时代要求,贴近儿童发展,贴近学校内外生活实际。“新三好”实践活动历经五个发展阶段,每个主题内容都从实际出发。第一阶段(1996—1999)以“良好习惯早养成”为重点,大力开展学《守则》、遵《规范》活动,以“小星星”评比为载体,表扬“金星儿童”;第二阶段(2000—2004)以“素质活动比成长”为重点,推动校内外各类兴趣活动,评比素质发展优秀生,颁发“小红花”奖章;第三阶段(2005—2009)以“传扬美德见行动”为重点,积极投入全国“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創设“七色花”评比,同时创编“三字歌”,融入各项素质要点,以韵寓德,涵育文明;第四阶段(2010—2015)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为专题,结合开展“三好标兵”竞赛活动,在和谐教育的阳光里健康成长;第五阶段(2016——)以“核心价值观沐浴我成长”为主题,结合“八礼四仪”行为养成,举办“三美三好道德超市”评价,综合运用“七色花”“三字歌”“讲故事”多种载体,让核心价值观的种子生根发芽,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三好实践活动的同时,三好科研活动也在不断推进,取得一系列成果。1.八五期间,以“愉快教育”为研究课题(区级),重点研究快乐课堂与实践活动;2.九五期间,以“学校教育合力”为课题(市级),重点研究教育因素的有效整合,成果评为省市一等奖;3.十五期间,以“新三好德育工艺”为课题(省级),重点研究三好德育工艺操作流程,成果荣获江苏省一等奖,“七色花”成果获全国一等奖;4.十二五期间,以“三美三好,快乐成长”为课题,重点研究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和谐构建,学校评为江苏省和谐校园、全国百所德育工作示范学校,同时“三好故事”校本读物、“三好三字歌”成果荣获全国德育科研一等奖。

贴近儿童生活的点点滴滴,投入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点亮行为养成的校内校外,唤醒健康成长的今天明天。“新三好”的活动内容和操作方法,在通州区现场会上展示,在南通市推介会上推广,在全国性大会上三次交流,《中国教育报》《中国文明网》等媒体专题报道,引来全国的热忱关注和纷纷点赞。

卓有成效的实践与研究,丰富和充实了“新三好”德育文化建设:

一特色:“七色好”激励健康成长。《中国教育报》记者现场采访,如此描述活动的特色:“七色花”由五颜六色的花瓣组成,一片片花瓣如同一个个梦想,让孩子们的生活灿烂多彩;一片片花瓣如同一个个向往,寄托着家长、老师和社会对孩子的美好希望。通州小学的一朵朵花儿从校园开到家庭,从家庭开到小区,争相绽放。

孩子们参加三好活动,将日常行为表现用“七色花”记录下来,一朵朵小花代表一点点进步,对每天的学习生活都有激励、有指导、有评价、有促进。在学校每周评一次,寒假、暑假就在家庭评、在社区评。一学期下来,比比谁的花儿多,然后再到“新三好超市”领取精美图书卡或小玩具学具。学生自主参加,家长、老师、社区人员参与评价。评比“七色花”还和诵读“三字歌”、讲“三好故事”相结合,激励大家在“七彩屋”天天乐做好孩子、在“七色园”天天争做好学生、在“七彩城”天天学做好公民。全校受到表彰奖励的人次多达128%以上。

二课程:《新三好活动手册》《三好标兵故事》是在实践中试行的校本课程,适合各年级使用。《手册》包括三字歌、七色花评比内容和方法,还有参加评比的感受,家庭操作的经验,社区评价的做法。《故事》收集了校级以上优秀学生的生动故事,展现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具体行动。榜样就在身边,是你是我是他;故事就在昨天,有你有我有他,产生良好的感染效应。目前,正在修订增加守则规范、校训班风、村规民风的渗透融入,增加全省全国美德少年的感人故事,凸显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要点。

三阵地:校园阵地、家庭阵地、社区阵地,是三好活动的主要实践平台。我们重视发挥它的作用,采用以点带面,逐步做到全覆盖。首先,落实6个先行班级,先行推广三字歌,先行评比七色花,先行树立学生榜样,先行优化班风学风。100个示范家庭,父母重视科学育人,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子女向上向善,孝敬勤奋,习惯良好。10个优胜社区,落实辅导人员,张贴行为要求,参与社区活动,发扬文明新风,构成管理网络。目前正在筹划配套亮点工程,包括新三好文化广场、新三好活动中心、新三好励志书屋,打造具有鲜明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和活动阵地,放大环境育人功能和活动阵地的承载作用。

四原理:1.目标互融。学校、家庭、社区形成相互沟通、相互联系、相互一致的要求。明确行为标尺,有益于行为指导。2.优势互补。家庭、社区教育的优势,得到互相补充和完善,形成张力和合力。3.方法互通。老师、家长、社区人员的教育与管理方法不尽一样,多多沟通非常有益,特别是教育的分寸要准,严慈结合,刚柔相济。4.评价互合。以全面的、整体的、多角度的视野看待和评价孩子,不以偏概全,不以点代面。切合孩子的实际,有益于激励成长。

五创新:1.内容创新,紧扣时代脉搏,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和思想道德实际,内容细化,准确定位。2.途径创新,充分展开校内外实践平台,让孩子自我展示,自我发展。3.载体创新,“七色花”“三字歌”“讲故事”等多样载体,让孩子选择,多样融合,以趣蕴德,增强教育效应。4.评价创新。根据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坚持德智体美全面评价,激励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同时,全面渗透核心素养各项要求,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具体对照人文情怀、乐学善思、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点。 5、活力与效应创新:激发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力,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活力,激发家长科学家教的活力,激发各种教育因素的整体活力。给孩子更多的发展与进步,给学校更多的主导与带动,给父母更多的自觉与责任,给社会更多的信誉与满意。

新三好,新常态,新成果。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百所德育工作示范学校”等30多项集体荣誉。如今,“新三好”在全国20个试点推广,不断扩大影响。去年,全校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工作满意度评价高达98.7%,“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当人民满意的教师”连续十多年一直好评如潮。全校学生99.7%荣获“好孩子”金奖、银奖及希望奖,88.1%荣获“素质优秀奖”,还有获得“单项进步奖”。涌现出“全国好少年”、“江苏美德少年”及市、区、校“三好标兵”2200多人次。

伴着“新三好”实践活动,努力着,收获着:天天乐做好孩子,绽放“七色花”笑脸;天天争做好学生,唱响“三字歌”行动;天天学做好公民,幸福相约“中国梦”!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小学

猜你喜欢
七色社区德育
七色花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七色转盘呼呼转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