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泥】的创作过程

2017-05-09 03:22:08郑继byZhengJi
宝藏 2017年3期
关键词:受委屈石质原石

文/郑继 by Zheng Ji

【春泥】的创作过程

文/郑继 by Zheng Ji

这是一块质地绝佳的结晶性老挝石,宛如玻璃般晶莹剔透的淡绿色结晶浮于如膏似絮的白色之上,仿若一幅天然的冰雪之景,极具写意之美。而那清透淡雅的浅浅绿色,柔弱娇嫩,带着春的气息,让人怜爱。绿色在现今老挝石市场中颇为少见,品质达到玻璃地且纯净的更是难得,能邂逅这样一块美石,我深感上天垂青。

缘 起

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春泥》这首经典老歌:“漫天的话语纷乱落在耳际,你我沉默不回应,牵你的手你却哭红了眼睛,路途漫长无止尽……多想提起勇气好好地呵护你,不让你受委屈苦也愿意,那些痛的记忆落在春的泥土里,滋养了大地开出下一个花季……”

这首由庾澄庆(哈林)谱曲、伊能静填词的老歌曾深深打动了我,闭上眼聆听那娓娓道出的深情,仿佛穿越时空,望见了四季交替,斗转星移,昔日盛开的黄花早已凋谢,落入春天的泥土里,成为最滋润的养分,等待下一个灿烂浪漫的花季。

涵 蕴

把春泥比作真爱,两个人在相爱的过程中必然要承受许多莫名的痛苦,唯有坚持、珍惜彼此,相信爱情、坚守婚姻才能够厮守到老。正路歌中所唱:“迷雾散尽一切终于变清晰,爱与痛都成回忆。遗忘过去繁花灿烂在天际,等待已有了结局。我会提起勇气好好地呵护你,不让你受委屈苦也愿意”。只有经历了“零落成泥碾作尘”的苦痛,滋养出的爱情之花才能更为芬芳娇艳,长开不败。

共 鸣

从根本上说,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而创作唯有融入真实的情感才能打动自己,也才能让别人感同身受。正因为我与《春泥》的共鸣,才有了这件作品的诞生。之所以选用这个构思,并不是主观臆断的,而是经过反复相石,从原石的角度出发,寻找到的最为契合它的创意。

经过了一季严冬,随着春的脚步,冰雪开始消融,渐渐地土地上只留下薄薄的一层冰。原石下部的石质恰如此种状态,因此我保留了原石下部的形态不做雕琢,而将所有的笔墨用于原石精华处的雕琢。很多时候恰到好处的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和艺术的美感,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我认为,元素越少,人的注意力越集中,周围的留白面积更大,空间感也就会越明显。

冬眠了一季的种子在春泥的滋养下破土而出,成长为一颗颗碧绿娇嫩的芽儿,可能用莹润通透的结晶部分来诠释春天的灵动,带着浓郁的生机,唤醒“爱之希望”。在那郁郁葱葱的芽儿间,甜蜜的少女惬意酣眠,那是大地孕育的爱之精灵。晶莹冰透的石质赋予了少女冰清玉洁的气质,让人不觉感叹“岁月静好,浅笑安然” 。

信 仰

以春泥的姿态呵护爱人,滋养出最美的爱情之花。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在爱的旅途中,唯有珍惜彼此,才能共筑一个天长地久。

在此我借这件作品,祝愿天下有情人彼此珍惜、不离不弃、白头偕老。

猜你喜欢
受委屈石质原石
宋 楷书王沿题记原石
中国书法(2023年5期)2023-09-06 10:00:45
唐 楷书高叔夏造像题记原石
中国书法(2023年5期)2023-09-06 10:00:45
唐 楷书神智造像题记原石
中国书法(2023年5期)2023-09-06 10:00:45
清 程邃 竹篱茅舍原石
中国书法(2023年3期)2023-08-23 05:05:49
漆涂层对题刻类石质文物的影响研究
石材(2022年4期)2022-06-15 08:55:38
露天石质文物表面苔藓的科学认知和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石材(2020年8期)2020-10-28 07:53:12
哲理漫画
陈卉丽:石质文物修复技惊世界
华人时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28
“受委屈”教育法
幸福·悦读(2017年11期)2018-01-06 23:11:13
露天石质文物的风化和加固保护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