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7-05-09 19:51杨仕慧
关键词:人格创新初中语文

杨仕慧

【摘 要】创新能力既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语文教学作为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新课改的要求,选择出合适有效的教学策略,并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摆在教学首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 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43-02

创新是近年来教学中的新的理念和追求,也是所有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秉承的教学目标,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切实的贯彻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实践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让他们从被动吸收转变为主动学习

人格是一个人成才的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它是一股强大的内驱力,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其一生。對于中学生来说,人格尚未形成,中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什么是创造性学习,要尽可能多地为其创设创造性的学习情境,让他们自己尝试,并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强化学习效果的目的。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其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不要像以前那样,教师往讲台上一站,就开始讲个不停,一边讲一边还指挥学生“把这句话记下来”,这样只能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教育的任务是让学生养成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习惯,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解放学生,让他们从被动吸收转变为主动学习。

二、营造开放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的基本潜能,而身心愉悦则是创新潜能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因而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学生喜欢某位教师,那么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学生就格外感兴趣,不言而喻,课堂教学效益也就相对高。因此,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气氛,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想、敢说,给每个学生创造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赏析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说说美在什么地方,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学生互评、老师点评。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一种充分平等的活动中探究、启智,使学习活动变得自由轻松。还要善于挖掘教材,挖掘课文言而未尽之处,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锻炼说、写能力。

三、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人们强调的是在社会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在交际中学语文,社会处处有语文。在实践中学语文即是时下提倡的“大语文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营造语文实践的有利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多年来,我常常在班级里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如以“怎样保护环境卫生”为主题,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目,然后在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评比。目的是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进一步了解日益严峻的环保问题,了解自己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提高认识事物、评判事物的能力。在班里创办学生文学社,让学生写稿、组稿、排版,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时不时在班级里举行辩论赛,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争辩中得到锻炼、提高。在班里以组为单位进行墙报比赛、知识竞赛、讲故事或演讲比赛等。此外,还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街道、工厂、农村,查找门牌、标语、通知等公共文体上的错别字或病句,然后鼓励学生纠正。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活动使学生从书本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不但提高了创新实践能力,而且在学语文后有了成功的体验,更加热爱语文。

四、从冲突入手,发展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能力也叫发射思维能力,它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多端”。对—个问题可以产生许多联想,获得各种各样的结论。第二,“灵活”。对—个问题的思考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第三,“新颖”。新颖既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的特点,重点突出求异思维的第三个特点,即在合作学习中允许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或多个见解。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在合作交流中,有的学生认为愚公确实“愚”。有的同学认为不“愚”。对此,教师不应该肯定或否定任何一方,而是让他们根据他们的观点,组成两个自然“阵营”进行辩论。“愚公愚”阵营的理由是:愚公完全可以搬家,或在山脚下挖一条小路,何需“移山”,更用不着兴师动众,子子孙孙挖山不止;课文就称他“愚公”。“愚公不愚”阵营的依据是:当时生产力有限,只能靠人工挖山;愚公不想采用搬家的办法,是舍不得离开故土;认为愚公愚是因为对文本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上,没有理解反语这一修辞手法,更没有领会寓言故事是用故事来教育人们的特点,即希望人们做事都要有毅力、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对于这些观点,教师应该在充分肯定他们严密的思维能力和求异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射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课后以《二十一世纪的愚公移山》为题,写一写当今的愚公可能是怎样移山的,从而拓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中创新是一个核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认识到这一点、重视这一点,实践这一点,不断的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探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使得初中语文教学真正迈上新的台阶,完成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本根.略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

[2]李新建.探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读与写,2001.

[3]王兴虎.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语文学刊,2005.

猜你喜欢
人格创新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