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广播新闻编辑工作

2017-05-09 03:21吴芙蓉
速读·下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广播工作

吴芙蓉

摘 要:面对新形势广播编辑工作也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时代的脉搏加以把握,更新传统观念,探讨运用新的方法来解决当下出现的新闻滞后等问题,通过改变其工作方式与方法,及时有效的和当前时势热点与现代化带来的诸种问题连结起来,重新激活广播新闻,使其在新的环境里生命力不断增强,从而完成自身的使命。

关键词:广播媒体;新闻编辑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广播媒体作为有意识的文化传播,在我国传媒领域振兴、崛起。而新闻编辑作为新闻节目的灵魂人物,如何在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提高新闻节目的收势率,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早已成为广大新闻编辑人员的首要工作。以下笔者从几个方面就完善广播新闻编辑工作进行粗浅的探讨。

1 做好编辑工作,加强广播新闻的时效性

每一名从事新闻编辑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高度的新闻敏锐感和政治责任感,不仅仅因为新闻编辑人员是新闻节目的灵魂人物,更是因为新闻节目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尤其是广播新闻采编工作,作为一项时效性较强的工作,更应该努力做到及时发布新闻事件,尽可能做到今天的报道今天播出,有条件的电台甚至可做到现场报道。为此,新闻机构应该为新闻编辑工作,建立一个完善的“抢发”系统,做到快采访、快写稿、快编稿和快播出,形成一套“全天侯”24小时的编辑流程,做到全天不间断的播报最新消息。真正做到只要遇到重要事件,无论哪个争力,最大限度增加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2 做好编辑工作,加强广播新闻的吸引力

一个时段,都会让听众听到丰富多彩、简明扼要的最新消息,才能发挥广播所长,增强其在媒体中的竞争力,新闻标题作为新闻稿件的眼睛,恰如其分的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加强新闻标题的文采,增强新闻信息对读者的吸引力。而在广播新闻中,虽然其信息载体与报纸新闻不尽相同,不具备标题,但是在广播提要上,对其要求也是一样的。广播新闻由于受到传播媒体的限制,枯燥无味的新闻叙述,势必无法吸引听众的注意力,降低新闻节目的整体价值。因此,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的“提要”早已成为广播新闻编辑工作者的首要工作。所以,从广播新闻工作的全局角度入手,选择最重要的、最新鲜的、最吸引人的和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新闻写提要,在准确、鲜明、生动、简洁、清楚上下工夫,也能够让作者更加清楚的了解新闻意义,了解广播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立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因此对新闻编辑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3 做好编辑工作,加强广播新闻的指导性

在广播新闻中,想要更好地反映群众所关系的事情,反映时代的发展,广播新闻编辑在新闻信息的选择上尤为重要。尤其是我国新闻节目常常对各大政府部分所举办的活动、会议进行报道。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领导活动、领导会议都具有新闻播报价值。而过分重视领导常规工作的报道,势必会造成新闻报道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指导性,无法引起社会广大群众的共鸣。因此,新闻编辑工作者,在新闻信息的选择上,首先应该做到:避免强调中心工作的指导;避免大而化之的笼统指导;避免狭隘范围的指导,破除以上三种的思维定式。而采取围绕大局、弘扬主旋律的新人、新事、新经验、新成就、新风尚以及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群众关心问题的新闻信息,进行新闻传播,早已成为做好广播新闻编辑工作的关键。

4 做好编辑工作,加强广播新闻的感染力

加强新闻编辑工作在广播新闻传播中的地位,有利于新闻主题的深化,加强广播新闻的感染力。因为从事广播新闻编辑工作不仅要求编辑人员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还必须要具有较为活跃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社会人际关系,才能善于处理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对新闻信息的采集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长篇一律的新闻稿件,只会让听众“听而生畏”,失去对广播新闻收听的兴趣。因此,在广播新闻发布中,应加强新闻编辑人员对新闻稿件的编辑力度,加强新闻编辑人员在媒体机构中的地位。为新闻编辑人员提供一个独立的工作环境,让新闻编辑人员多使用短评、编前话、述评、本台评论、编后语等多种形式,突破广播新闻编辑的传统模式,创新广播新闻编辑模式,提高广播新闻的感染力,最大程度的发觉广播新闻的价值。

5 做好编辑工作,加强广播新闻的竞争能力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增强竞争力。尤其是对广播新闻报道而言,电视、网络媒体的巨大冲击,致使广播新闻报道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市场竞争。如何进一步创新广播新闻节目,加强广播新闻的竞争力,早已成为每一名新闻工作人员、新闻编辑者的重要工作。创新包括多方面的要求:一是内容创新。要做到内容创新,需要广播新闻编辑加强对报道主题的选择,增强与民生有密切关系的题材,争取播报更新鲜、更深入细致的新闻;二是形式创新。只闻其声,不见其画面是广播的一个弱势,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其他的优势。例如:广播新闻可加大新闻中的互动环节,如主持人与记者电话连线互动、与听众电话联系讨论新闻热点或采用有特点的现场音响来制作新闻,以增强广播的感染力和可聽性,有效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加强广播新闻媒体的竞争能力。

6 做好编辑工作,推动广播新闻工作的长足发展

从文字风格方面讲,广播编辑需要根据其职业习惯与内容要求尽最大可能的运用新鲜词汇,以新求新,以新来批评新,由于其文稿性质的本身决定了其文字要在简洁,清晰,准确,不含糊,措词有力等方面下功夫,因此,笔者建议其在整个编辑过程中能在尊重其行业标准与要求的情况下,发展出一种个人风格,当然此处说的是风格而不是建立在个人喜好或写作习惯上的作风,由作风转变到风格的展现需要很大的努力与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因为写作上的作风往往会使得文字的传染力度减弱,而且由于其长久的习性可能会导致受重人群的局限。我国在文学理论方面的工作不是很足,因此,在这方面,还是要从理论上下一番功夫。以求取新的理念,掌握更多的风格方式。而且要会运用不同的风格对不同的内容进行剪裁。如此才会更加有利于推动广播新闻工作的长足发展。

常言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实这是一种教条主义的说法,尽管有其合理之处。但从事实上来说,现实只是一个跳板,只能将其当作更高要求的实现的条件,现代社会的物质享乐排他主义使得一切变得更加现实的同时,也使更多之人面对着无路可走的大困境。因此,在广播新闻的编辑方面,工作者还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与清醒,尽可能要高瞻远瞩,担负起自身所应承担的社会上的责任与道义上的责任。从先行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和分析事件,从一种人道主义与关怀主义出发,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以一个知识分子,社会精英的引领者的形象树立起关于自身职业的崇高性。因此,笔者认为要采撷生活里的重要元素,把现实生活当作一种通往更高的生活,更加文明化的表达方式中,改善人民的生活时,也不忘记精神建设在其生活中所应占有的一席之地。如同邓小平所说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从几个方面对做好广播新闻编辑进行粗浅的探讨,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做好新闻编辑工作,不仅能够有目的性的进行文化传播,还能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多方位需求,承担广播媒体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江小萍.从获奖看广播新闻的四个趋势[J].新闻前哨,2003(7).

[2]王伊.新闻快餐:广播新闻的时代定位[J].新闻界,2003(6).

[3]王玖雯.关于广播播音主持艺术的思考[J].新闻世界,2013(9).

[4]王伊.新闻快餐:广播新闻的时代定位[J].新闻界,2013(6).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广播工作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不工作,爽飞了?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
选工作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