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小耳朵出发

2017-05-09 01:36蔡春艳
关键词:校本教材欣赏教学校本课程

蔡春艳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教材研修等概念从教育科研的神秘殿堂走进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之中。促进和完善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材的研修,成为每一个音乐教师的重要课题。本文鉴于来自一线教师对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修存在的困惑,给予了结合大量具体课例的教学指导,为教师把握教材、使用教材提供有效性的指导。

【关键词】校本课程 校本教材 欣赏教学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76-02

近一段时间,我收到了基层各位教师通过不同方式向我表达校本教材上的欣赏教学如何教?教些什么?怎么能教好的困惑。带着这样的问题我查找了大量资料,结合二十年的一线教学工作经验,开始了思考。

一、校本课程的意义与重要性

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各学校本土上生成的, 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来提高受教育者的音乐素质, 从而达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音乐教育在一个国家的文化教育里,在一个民族文明素养的培植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大力开发音乐校本课程,挖掘它的教育资源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同时音乐校本课程也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开发校本课程一方面能够拓宽学生所学音乐知识的,大力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提高学生音乐能力,并且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机会,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修养,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另一方面,开发校本课程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现有的小学音乐教师,有的受过正规严格的音乐訓练,精通音乐理论和教育理论,极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的是从小在地方戏曲和音乐的熏陶中成长的具备一定特长的教师,如果不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就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流失,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为他们的才智提供用武之地,激发他们的成功感和价值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动力,促使他们进一步钻研课程理论。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往往采取合作和竞争的方式, 因此开发者之间的凝聚力得以加强,能力得以验证,还可以带动青年教师的素质提高。可以说,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校本教材内容的选定与开发

开发音乐校本课程内容,学校应根据当地的社会环境、地方特色、本校资源条件及师资情况等教育实际,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结合学校活动,在校内实施各种音乐艺术教育活动。它的特点体现其多样性、灵活性和地方性。

我以铁东区湖南小学校本教材编写为例向大家做以介绍:

铁东区湖南小学以“阳光教育”为办学理念,打造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阳光学生”,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音乐素养,陶冶学生艺术情操,丰富校园文化,彰显校本课程特色,努力构建一个满足学生音乐学习需求、激发和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并参与音乐活动、发展学生音乐才能的平台。湖南小学音乐组全体教师集思广益、群力群策,历时三年逐步完善教材内容,不断提高编写水平,终于完成了校本课程的编写工作。

这套教材分上、下两册,由地方篇、国内篇和国外篇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主要选取了不同年代、不同音乐形式、不同音乐种类的100首中外名曲作为主要欣赏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干事中外音乐,了解中外不同时期音乐大师的经典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湖南小学开发教材具体内容的思路上我认为是从以下六方面切入的:

1.结合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它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由此享受音乐,美化人生。如今的学生喜爱流行音乐、通俗歌曲, 喜爱狂热的摇滚、青涩的校园民谣。如:《大海》、《鲁冰花》、《同桌的你》、《我和你》等等。流行音乐既然是音乐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就不应该将它摈弃在外,应引导学生对其进行鉴赏。我们可以有选择性地将一些流行音乐引入课堂,进行分析。挖掘流行音乐中好的一面,加以利用展开;剖析它对社会对生活的负面影响, 使学生们对于流行音乐有个较全面、较清楚的认识。结合学生的兴趣,把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编写相关的音乐教材,让学生感到老师已经注意到了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而且能以平等的态度和他们一起共同探讨优劣,辨别美丑,无形中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对音乐课产生兴趣,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共同探索流行歌曲之外的音乐艺术领域, 不断提高自己对学习音乐的信心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享受到音乐艺术所给予的无限乐趣。当下的孩子都喜欢周杰伦的歌曲,老师们可以在音乐校本教材中引入赏析周杰伦创作的《听妈妈的话》,然后介绍周杰伦的成长故事,讲述周杰伦对母亲的感激和孝顺。邀请学生谈谈听了周杰伦歌曲和故事的感受,进一步把歌曲的内涵融进孩子们的心灵。

2.结合学生生活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在他们身边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时会高兴、欢快,有时会忧伤、忧郁,碰到不开心的事情可能还有各种复杂的情感问题。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它能直接而强烈地影响人的情感,触及人的心灵深处。校本教材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育,如:教会学生勇敢地面对生活时,可以编写以“阳光总在风雨后”的主题单元,学习《阳光总在风雨后》、《明天会更好》,通过学唱听赏告诉学生生活中总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不要灰心,不要气馁,要坚强面对。

3.结合教师特长

作为校本课程的直接参与者与开发主体的音乐教师,课程也应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进行编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重建过程中要体现教师的个性特征,凸显自己的个性。教师有舞蹈特长的,可以考虑把舞蹈

引入课堂: 学习芭蕾舞、民族舞等舞蹈的基本动作及成品舞蹈;定期进行舞蹈艺术鉴赏讲座,定期举行班级集体舞比赛;还可根据自己的声乐、器乐特长,开设声乐、器乐班,让有兴趣的孩子学习特长,定期举行音乐会,切磋个人技艺;搜集中外著名音乐家(包括地方著名音乐人物)的资料,进行专题欣赏。

4.结合地方特色

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地方文化,辽宁鞍山的地方文化可说是别具一格。如:鞍山评书、海城高跷秧歌、海城喇叭戏、民间鼓乐、千山寺庙音乐等都可以编写到教材中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5.结合学校情况

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 而课程的编制反过来也应根据学校自己的性质、需要、特点和条件进行。如各校都有合唱队,我们可以把学生的作品放入教材,这样既能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喜爱,更能体现校本课程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的特色。另外,各学校还可以根据本校的办学宗旨、精神面貌和校园环境,编写校歌,让学生唱出学校之特色,光大学校之精神,树立学校之形象。如铁东区胜利小学的校歌《美丽的胜利小学》就被广大师生所喜爱和传唱。

6.结合德育教育

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各校可以把《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翻身的日子》、《歌唱祖国》编写进教材中。《国歌》是众所周知的,可学生究竟能了解多少关于它的创作背景呢? 教师可搜集有关《国歌》的背景资料,尤其是关于日本暴行的记录片,影片《国歌》的片段等,让学生深知中国的和平与幸福来之不易,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能深刻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绪,充满感情地演唱好《国歌》。

三、校本教材欣赏教学突出实效,建立有效的音乐聆听途径

欣赏教学是发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重要的教学領域之一,音乐审美认知的基础要求具有感知音乐表现要素以及认识他们在音乐中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能力,只有对音乐表现要素与特征有所了解,才能形成敏锐的音乐审美能力。那么,怎样结合校本教材建立有效的音乐聆听途径呢?

1.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音乐欣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怎样才能培养和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呢?比如欣赏《劳动回家转》,这是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的一首歌曲。教学中我简单介绍了迪斯尼乐园中的动画人物,然后请大家欣赏。音乐中动听、明亮的声响,活泼跳跃的节奏感染着学生。于是我插入了图片,迪斯尼乐园的建筑壮观美丽,设施新颖奇特,有孩子们喜爱的动画人物,学生们目睹了迪斯尼乐园的美。优美的音响和动人的画面,把学生带到了真善美的小世界之中,为学生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情境,有的学生说:“如果能到那里去游玩,我一定高声歌唱。经过前面的体验,学生很自然的进入角色,歌曲唱的异常动听感人,这是他们自己找到的小世界。

2.运用律动让学生感受乐曲的内在情绪

律动是儿童随着音乐节拍,进行有节奏动作的一种活动。小学生生性好玩,“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理解和体验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教师应充分利用孩子们好“动”这一特点,通过律动来激发他们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和期待,在音乐课上让学生跟着音乐动起来,就是律动,就是对学生渴望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感受的满足。当学生的这种渴望被满足时,内心会非常愉悦。例如老师在讲解音乐中关于力度时,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下《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整个力度平缓舒和,学生能够敏锐感受到节拍的变化,并在欣赏过程中跟着节拍拍打;而当我切换到《黄河大合唱》时,小学生又可以明显感觉到力度的加大,手跟着拍子的节奏也变得急促。通过这两首歌曲,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律动的变化,同时学生通过跟拍用拍手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渴望。

3.结合故事来欣赏音乐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主要是通过听觉来刺激人们表达一种情感的诉求,因此,听是欣赏音乐的主要途径,也是音乐欣赏课的难点。小学生的性格还未成熟,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同时对于一些故事性的东西比较敏感。针对这一点,我们在音乐欣赏课时,可以巧妙的安排一些故事性和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音乐作为欣赏课的主要内容。如在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我向同学讲述了王二小的故事,同学们在故事背景下了解了歌曲的创作背景,更加有兴趣去学习和欣赏这首歌,又因为这首歌通俗易懂,而且王二小是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形象,学生在理解歌曲内容也较为容易。故事性的音乐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在发散思维创造故事,因此音乐能够真正刺激他们的创作欲,从而达到欣赏的目的。

4.用动画片引入欣赏教学

动画片的情节与音乐始终紧密结合,加之其色彩鲜明、造型夸张,能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动画片具有形象鲜明、画面丰富、音乐旋律轻松活泼的特点,优秀的动画片吸引孩子的除了丰富多彩、动感十足的画面外,还有与画面交相辉映的背景音乐,挖掘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趣动画片,在音乐欣赏课与动画有机的结合能收到一定良好效果。如在欣赏《劳动最光荣》时,这首歌曲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我在课前导入时,播放了《小猫钓鱼》的动画片,学生们看的津津有味,画面上两只可爱的小猫深深的吸引了他们。让学生看着动感的画面,听着优美的圆舞曲,体验溜冰的惬意心情,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

5.在游戏中欣赏音乐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运用音乐游戏,有利于学生们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为此,在音乐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音乐游戏与活动,为学生们创设一个活跃的思维环境,这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其他各种能力很有益处。我在欣赏课教学中创编了放音乐,猜一猜歌曲出自哪部动画片的游戏。首先请学生戴好各自的头饰,围成一大圈,边听音乐边按着节奏拍手,听到相关音乐,就走到圈里,围成一个小圈。例如:我播放《一个师傅三个徒弟》的音乐,戴《西游记》中人物头饰的学生就拍手走到圈里,围成一个小圈,其他人站在外圈拍手。我播放《劳动回家转》的音乐,戴《西游记》中人物头饰的学生退回到圈外,戴《白雪公主》头饰的学生拍手走到圈里,围成一个小圈。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游戏中,学生轻松的听到了不同的音乐,带给了我们不同的情绪,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6.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欣赏音乐

现在的孩子都喜欢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和睦相处。依据学生的意愿和爱好,选择比较适合且健康的歌曲进行欣赏教学。小学音乐课堂的宗旨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参与。教学过程中学生由想动、爱动到行动、意动、情动,就是创造吸引力的过程,也是活跃性原则的中心内容。只有在一个动静结合的课堂上,学生才能愉快主动地学习,尽情地享受音乐的美,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音乐欣赏的学习中,塑造自我。

7.让学生建立记忆式的听觉经验

方法一:借助視觉

视觉记忆法指的是以图片、图谱、图解等方式使音乐成为可见的形象或声音的流动、曲式结构图形。

课例1----《跳圆舞曲的小猫》

教学片断

感知乐句,教师对主题A段安排了三遍聆听,并辅以各种音乐审美体验活动。

1.第一遍合着图形谱加入叫声。笑脸代表小猫的舞步和情绪,星星代表猫的叫声,师生合作,教师数着节拍,学生模仿猫叫。

2.第二遍,教师带领学生合着图形加入走步的动作和猫的叫声,熟悉乐句结构,教师加入旋律哼唱。

3.第三遍,合着音乐完整表演

方法二:借助动作

动作式记忆法指的是借助肢体动作扑捉音乐特征,建立起听觉记忆,从而获得音乐审美体验。

课例2----《铁匠波尔卡》

引子0秒—6秒

A段音乐7秒—31秒 磨刀(左右手交替)

音乐32秒—42秒 拍手

音乐43秒—49秒 跺脚+拍手(先跺脚接拍手)

音乐50秒—59秒 听铃声敲锤

音乐1分—1分09秒 模仿扎铁锤的动作

B 段音乐1分10秒—1分32秒 左右手交替擦汗、甩汗 反复

音乐1分33秒—1分59秒 模仿扎铁锤的动作

A 段 音乐2分00秒—2分49秒 反复前面的动作

尾声:音乐2分50秒—最后结束 模仿扎铁锤的动作 一下,一下,五下

听《铁匠波尔卡》边听边做动作,体验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力度、节奏、情境,感受乐曲的结构变化,听做的同时音乐结合动作头脑中要有画面感。

方法三:借助场景表演

表演式记忆法指的是用简单的戏剧形式表演音乐的某一情节或故事。

课例3-----《送别》

教学过程

1.多媒体呈现电影《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的影片片段(播放插曲和主题曲)

2.介绍作者及曲目创作背景

3.简介学堂乐歌

4.再次聆听歌曲并轻声跟唱

5.结合影片的送别场景再现表演

(长亭、古道、即将毕业的同学、依依惜别、期待再次的相聚)

以上三种借助视觉、动作、表演的记忆式听觉经验建立,开始阶段往往是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完成,但随着这类学习方式的不断接触与熟悉,可以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为音乐的记忆选择并设计合适的方法。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而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让我们结合校本课程这片阵地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更加幸福地感受和体验音乐美,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旦娜.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M]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02年2月第一版.

[2]蔡觉民,杨立梅 .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 [J]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99年5月第一版.

[3]尹爱青. 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及教育法 [J] .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4]音乐课程标准(新修订). 2011.

[5]王艳芳.小学经典乐曲赏析36例

猜你喜欢
校本教材欣赏教学校本课程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开发咏春拳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