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创新教育

2017-05-09 11:47李瑞平
关键词:潜能启发调动

李瑞平

【摘 要】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索、合作、体验、创造,构建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关键词】潜能 启发 调动 探索 合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62-02

中学阶段的教学,特别是理、化、生的教学,主要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而是创设一定条件、环境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运用积极的求异思维、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灵感去发现“新”现象,开发智慧潜能,触发创新思维,归纳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形成独特的知识结构。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研究和探索是无止境的,在化学教学中,也要求我们教学不要一成不变,教师、学生都需要创新,那我们该如何创新呢?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定学,教师习惯于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纳入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轨道之中,过分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不只是忠实执行课程(教案)的过程,要求教师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索、合作、体验、创造,构建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首先就要有创新的动机、欲望、兴趣,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中,不断营造创新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创新热情、欲望。我们知道,创新始于问题。有了思考的问题,学生才会去思考,去质疑,去探索、去创新。例如,在学习高中化学金属钠性质中,我们就可以提出许多疑问、设置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探索,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发挥创新精神:例如:1、钠、铁都是金属,而木头不是,我们分别用小刀切割、分别用火点燃,分别把它们放到装水的烧杯中,现象会怎么样呢?2、钠和铁都是金属物质,为什么铁放入水中会立即下沉,而钠为何不下沉反而上浮在水面上?钠与水反应时,为何声音那么响,反应后滴入酚酞试液为何溶液立即变成红色,由此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实践。就这样创设探究氛围,巧设问题,并通过实践、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就油然而生。

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对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习惯有特殊的作用。化学思维体现在诸如现象与本质、宏观与微观、结构与性质、变化与条件、共性与个性以及实验与认识等方面的思考与认识上。例如:在分子概念的教学中,通过“碘升华”的演示实验,欲使学生认识“升华”这种宏观现象,必须运用化学思维方法,到微观世界寻找原因,引导得出是分子运动的结果。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想象,求知物质的性质,从而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引导创新思维。

激发好奇而质疑,促进创新思维。好奇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质疑则构成了学生从一般性思维发展到创新思维链上的关节点,疑而启思,疑而生变。如我们用“魔棒点火”、“白磷自然”等这些奇异的化学实验现象,激发好奇心,引起学生疑窦,常使学生的情绪处于亢奋、激动之中。在这种情感的刺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去探索、去揭示“奇”的奥妙,去寻求“疑”的答案。

创新教育要求师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的和谐气氛,要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允许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展开讨论。如对习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讨论,化学实验步骤最优化的讨论,以及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相结合的讨论,均能吸引学生思考,拓宽思维的空间,激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让学生学会变换思维方法,加强逆向思维训练。研究和解决问题,一般均习惯于正向思维,一旦问题稍有变化,学生的思维容易形成定势。如氨气使酚酞试液变红,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如果加入某物质后引起颜色变化,学生能迅速判断出使颜色变化的物质。但如果题目给出的信息为颜色早已变化,且未加入任何物质,学生一般难以跳出常规、变换思维角度进行逆向思维。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途径。欲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功能,应将一些模拟实验、验证性实验重新设计成探索性实验。如将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设计成教师指导下学生探索式实验,采用“實验——分析——讨论”的程序组织教学,将学生分小组按反应物的不同比例进行实验,并设计一系列问题,由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去分析、讨论,学生很有兴趣,思维活跃,主动发言甚至发问。这样设计,既具有探索性与启发性,又锻炼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究心理,启发和活跃了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设了情境,提供了条件。

挖掘学生潜能 促进主动发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是保证时间。传统的课堂教学,多采用乏味的“填鸭”,教师垄断课堂,大部分时间花在教师的讲解或与学生的“一问一答”地执行教案,学生基本上“接受式”的,唯师命是从。“新基础教育”理论要求教师树立新的学生观,改变以往的教学状态,每节课至少要有1/3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包括思考、练习、讨论等,让学生从“学”的领域扩展到对“教”的参与。其次,是留有空间。要想增加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时间,就要优化课堂结构的组织形式,给学生留有充裕的主动学习的空间。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特强的年龄特点来组织教学,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直接的感受、参与来学习。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到基层单位中开展参观调查,例如,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或到一些炼铁厂、冶炼硅厂等去参观、学习、调查,通过第一手实践调查数据,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同时引伸到相关问题,如通过参观、学习、调查,不仅学习了金属的冶炼知识过程,同时,让同学们深深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让学生写出心得体会,谈出自己独到的认识,发表自己区别他人的新见解,通过充分讨论,相互激发产生创新灵感。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实践技能,同时还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人翁的创新思维,提出一些有益学习,有益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好见解、好点子。因此,有了教师的创新的教学,就有了学生创新的学习。这样课堂从几十平方米的教室扩展到整个校园和社会,学生身心舒畅,在和大自然亲近时,各种丰富的知识在不经意间人人都学习掌握。此时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教案剧”主演的舞台,学生不再只是“观众”与“听众”,而是师生互动,学生主动的学习。

总之,课堂教学不受时空的局限,释放了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使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意见、结论,学生乐学了,爱学了,这不正是大家所倡导的“主动学习”吗?所以教师要敢于挑战自我,挑战已成习惯的各种教学方法,多研究学生,教学生想学的,想学生所想的,走进学生,这样就会真正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就会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摘自《人民教育》2001-5第30页

[2]湖南省武冈市教研室 石立山 《发掘创新潜能》

猜你喜欢
潜能启发调动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谈也让学生做老师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初中男生英语学习劣势的归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