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7-05-09 21:28邢涛
速读·下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学科信息技术评价

邢涛

现代社会是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会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生存所必须的能力。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和应用的能力,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素质、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科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能力。信息素质是必须具备基本技能,学习信息技术不仅是获取有限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取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这一最便捷的信息处理工具,来有效的筛選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掌握自主获取知识的本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作为信息技术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科硬件优势创造条件、适时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的汲取重构提高,激发主动发展的积极性、源动力。

因此,重视在教学中使学生自觉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其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对现代教师来说是刻不容缓的。

一、抓住学科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就是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巨大动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的知识的兴,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兴趣,那么,他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自主性学习就要培养学生自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的方法,即是在课堂中为学生确定一个目标,使学生有的放矢。该方法的关键是目标确定,确定目标时要注意科学性,对于不同的学生,应制定不同的目标。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

二、传授网络学习的技能,建立自主发展的软平台

信息社会使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音像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网络教学完全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网络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正在改变大家的学习方式,正逐渐成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工具。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文本教材和电子教材有机结合,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实现个性化学习,超前性发展的目的。传授学生网络学习的技能,就像是给学生插上了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的双桨,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调整航向去捕获去摄取去建构去内化。适时地让学生通过网络和通讯工具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能过internet网这个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获取更多的信息。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直接访问教学专线上的网址来请教有关学科方面的问题,通过百度查找网站来查资料等。

三、结合学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中,应重视培养学生主体的、积极地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对于信息,不仅是接受者,更要培养学生积极地进行创造,主动地、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地参与信息社会及其发展的态度和能力,应特别重视信息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以实践操作为主的教学过程,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课堂教学必须从维持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换。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必须重视正确地运用各种知识、合乎逻辑地进行各种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换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单纯的记忆学习转换到学生的发现、探索;从统一的标准化,转换为个性化操作;教师单向灌输,转换为教和学的协作式学习;从学生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的角色扮演。这种创造性活动是建立在教师新的教育观基础之上的,教师必须从学生适应教学的学习观念转变到教师适应学生的教学观念中来。

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关心人、尊重人、一切为了人成为信息社会的主旋律。网络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目标规定的最基本的方面都能达到合格标准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价值。在教学中努力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思想。尽可能在教学中让学生讨论一些现实问题。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让学生多上机实践,上机内容力求充满乐趣、形式多样。以实践操作为主的活动进行的创造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与模仿的基础上,在这里基础知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模仿去体会各类图形,在计算机中是如何画出来的。通过这种模仿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熟练模仿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已学的画图方法创造出新的图形,即便在大同小异也给予肯定。

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一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教学条件,对学生的创造性行为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引导学生养成勤思考的习惯,在碰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解决问题后要进行反思,不断地在创造活动中总结教训、吸取经验。

四、优化教育评价方式,适时进行激励,强化学习动机

不断重视从评价方式出发,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可以说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的新灵魂。它以评价主体的互动化,评价方式动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的积极功能等核心特点反衬当前教育评价的缺陷:评价主体的消极被动,评价方式方法的单一、僵化忽视结果反馈的科学化过程。发展性评价以人为本,立足于个体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不同的年级创设相应的情境,例如网上的一些网络教程可能也只能部分适合高年级的学生去模仿探究,另外为了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源动力”,需要设计不同的任务因材施练。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又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让学生真正的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更多自主探索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摆正教和学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猜你喜欢
学科信息技术评价
【学科新书导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