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完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方法

2017-05-09 01:57刘凤花
速读·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情景式教学创新性语文教学

刘凤花

摘 要:兴趣激励——疑问解答——任务驱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规律性特点,对这一带有规律性特点进行研究不但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是对小学生教学方法的有益探索。语文是教育基础学科之一,从语文教学开始展开教学创新性的讨探,继而扩展到其他学科,有助于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本文首先分析当前语文教学创新的现状,其次从三个方面探讨完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性;情景式教学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主要还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模式,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就应该对小学语文教学大胆创新,为了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必须立足于创新,进行创新教育。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现状

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当下的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创新不足,教学形式、手段运用不当等问题。

(一)学科定位不明

目前的语文课教学正逐步从语文书当中走出,与其他学科和现实生活不断联系,从单一走向丰富。虽然这种学科观念很有改革创新意识,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观念,但是它在某种程度上放弃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的标准是使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具有听说读写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关联的目的是使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学习语文课程,而不是学其他课程。例如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将语文课与政治学科相联系,设计一些与政治相关的问题,强调学生对作品背后的政治意义的理解和撑握,忽视了语文学科观念,以至于使语文课变成了思想品德课。

(二)教学形式运用不当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并不很了解,无法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形式。教师大多只关注教学形式的鲜意,而忽视了不同学生在不同年龄段学习的实际情况。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会选取智力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抢答,虽然这种方式比较新颖,但是实际过程中,一些不愿意发言、思考比较慢的同学只能当观众,无法参与教学活动中。另外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了许多课件,当学生不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教师往往用课件直接演示,学生无法进行充分的思考。总之,教学形式运用的不当既无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完善语文教学创新的方法

(一)树立大语文观

教师在教学创新过程中应该把握语文学科教学本质,树立大语文观。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是积累语言知识,了解文章知识,可以提出问题并进行独立的思考,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更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带领学生“研究语言文字,研究语言文章,研究语言文学。”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创新要立足于课文,联系文章语言内容。例如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该避免设计过于偏于文章内容的问题。在小学五年级《月光曲》中,对于“贝多芬没有回答”这样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句子,教师可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这位盲姑娘。

(二)创建良好的氛围

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因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与创造性环境相联系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氛围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活跃思维。例如在面对小学生时,教师应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尊重学生、信任學生,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用委婉的说法告诫学生什么事情是不对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思考与活动空间,从学生实际出发,设置合理的教学活动。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一)引情激趣,调动全体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好的内在动力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是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为此,教师要通过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借助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学生的思想和注意力调节到积极状态,产生学习的兴趣与内需。引情激趣的方法有很多,如语言教态感染;灵活多变刻意创新的教学方法;媒体演示等。如我教学《花钟》时,让学生看很多花开放的图片和一些漂亮的花钟,学生立即被这些图片所吸引,由此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产生了自主参与、主动探索的欲望。

(二)引导学生质疑,恰当设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

人的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形成寻求解决问题的欲望。质疑是儿童的天性,它好像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质疑的驱使下,儿童会主动的产生学习的意愿,并渴望及时解疑。语文教学中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比较好的做法。如在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时,学生从第一自然段了解到狮子大王要选接替它的新“万兽之王”,要动物们轮流做,看谁做得好就选谁。时间是每个动物一周。“看到这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纷纷举手:“都有谁当‘万兽之王了?”“他们都怎样当的?”“最后谁真正当上了‘万兽之王呢?”等。老师及时出示学生的问题,再由学生整理、归并,成为共同性的问题。然后读课文自主解决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又提出新的问题,如“为什么大家同意小猴子当‘万兽之王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并分析原因。最后,老师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情境:看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在这些问题和任务的推动下,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总之,作为一门基础性且富有创造性的学科,小学语文包含着大量的创新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民主互动的教学气氛,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教学创新性,使学生的发展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戚春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问题及其策略[J].语文教育,2009(26).

[2]徐培林.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刍议[J].新课程研究,2009(06).

[3]陈世泰.谈教育创新[J].中国当代教育科研杂志,2009(10).

[4]黄好胜.论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意识培养[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

猜你喜欢
情景式教学创新性语文教学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