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德 陈建
中国传统武术打假第一人、38岁的徐晓冬秒杀雷公太极创始人雷雷后,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武术再度成为关注焦点,不少人也再次回顾1954年1月17日在澳门新花园的“吴陈比武”。不少港澳居民谈起这场比武仍津津乐道。
赛前签下生死状
时光回到上世纪50年代,当年53岁的香港太极拳名师吴公仪曾是黄埔军校的太极拳教官。后来他来到香港,出入公众场合时,前呼后拥,不自觉说了一句“我自北方走到南方,未逢敌手”。这句话触动了当年35岁、年轻气盛的澳门白鹤派名师陈克夫的神经。陈克夫说:“你由北至南未逢敌手,我由南至北也未逢对手”。此后,二人争论不休,继而在报章上笔战,争执持续半年。香港文化界偏向支持吴公仪,而澳门文化界则偏向支持陈克夫,结果是两人必须来一次比武,事件才能终结。
当年澳门知名人士、澳门前任行政长官何厚铧之父何贤出面调停及研究解决争议方法。何贤见香港石硖尾发生大火,很多人痛失家园,遂希望将这次比武化解武林恩怨,更转化为慈善活动,将当日门票收益全数拨充善举。最终促成1954年1月17日轰动一时的新花园泳池吴陈擂台比武。吴陈二人在律师的见证下签下生死状,同意拳脚无眼,各安天命,若有差池,互不追究。
慈善比武大会万事俱备之际,却迟迟未获澳督史伯泰拍板签批。原来这一场签生死状的擂台战已惹来海量舆论压力,在澳门政府办公室里,各国的电文、信件如雪片飞来,大都反对这场比武,理由是在文明社会,不应有“合法杀人”之事。史伯泰受到各种舆论压力,一直不敢签批文件。后来何贤拜见史伯泰,保证不出人命,并强调比武为慈善筹款,史伯泰才同意。
比赛只进行了几分钟
比武的消息传出后,不但轰动港澳,整个东南亚的华人社会都非常关注。港澳两地,赌盘广开,观武门票被黄牛党炒得极高。吴公仪和陈克夫的生平事迹及武学渊源,港澳两地的报章几乎每天都报。读者争相传阅,报纸销量大涨。临近比武时,香港居民争先恐后涌向澳门,意欲一睹本次千载难逢的打擂盛况。特别是开赛前一天晚上,由香港开往澳门的“德星”号客轮,旅客多达1300多名。如此热闹景象,已打破港澳交通的历史纪录。与本次比武直接相关的太极和白鹤两派人马,都下榻在澳门的“新新酒店”。许多香港观众抵埠后都想住进此家酒店,希望能一睹拳师英姿。这使该酒店内连通道上都摆满了临时应急的帆布床。
打擂这天的《新晚报》有一篇特稿,以“两拳师濠江显身手”为题写道:港澳万人瞩目的两派拳师比武,今天下午4时就要在澳门擂台正式上演了。当读者们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许正是澳门擂台上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呢!这次太极派拳师吴公仪和白鹤派拳师陈克夫,自“隔江骂战”演至“正式登台”。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的“买”陈克夫必胜,理由是陈克夫年轻力壮而吴公仪则已英雄垂暮;有的则“买”吴公仪必胜,理由是太极拳讲的是“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并非是以力服人的。吴公仪有几十年的功夫,已经炉火纯青,怎会怕你少年力壮?两派议论,各有理由。
但出人意料的是,那天的比武过程既非打得难分难舍,也非高潮迭起。事实上,比武只进行了几分钟。比武开始了,吴公仪身穿长衫神采奕奕,陈克夫则披着西洋拳师的长袍。当日比武分5回合进行,每回合5分钟,休息3分钟,比赛采取自由搏击法。由何贤担任主裁判。陈克夫是白鹤派高手,当然使出本门绝招“连环手”,左右拳交替,步步逼着对方。在此形势之下,吴公仪以退为进,一步步退至场地边缘时,因腰间碰着边栏,钟声一响,算做第一个回合。第二回合开始了,一进场,吴公仪抢着主动,出手非常快捷,一拳击中陈克夫的鼻梁,而陈的拳头似乎也触到吴的胸部。陈克夫鼻孔流血。这时比武达到高潮,双方竟然起飞脚,违反了赛例,第二回合还有1分钟才结束,而比武台下双方徒众及拥趸充满火药味,大有一触即“爆”之势。裁判何贤马上紧急敲钟,宣布第二回合停止,并立即召开裁判会议。会议裁定比赛结束。裁判宣布这次比武属义演筹款,对筹募善款及提倡国术都已达到目的,宣布赛果平分秋色,不分胜负,于是两拳师握手言欢。
掀起武侠文化热潮
“吴陈比武”虽然只打了两个回合,以平手结束比赛,却载入史册。不得不提的是,吴陈之战亦为香港小说界带出了两颗新星:金庸和梁羽生。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香港,被称为“静态社会”。“吴陈比武”虽打成平手,却成为香港人茶余饭后的话题,这也令香港《新晚报》的总编辑罗孚计上心头。为提高报纸发行量,他力劝属下梁羽生撰写武侠小说。当时,梁羽生是《新晚报》社评委员,感觉写武侠小说大材小用,但最后没办法写了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新晚报》销量明显增加,武侠小说成为热门话题。
梁羽生后来忆述,“吴陈比武”仅几分钟,却引发了他写武侠小说30年。从1954年到1983年,梁羽生写了35部作品。不过,梁羽生本来志在文史,由于被催稿催得太厉害,他就向罗孚力荐金庸写作。一年多以后,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登场,将“武侠风”越吹越烈。可以说,一场“吴陈比武”诱发为一股动力,掀动了华人武侠文化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