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年
摘 要:在儿童智能发展过程中,知识和智慧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否有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及在实践中注重隐性智慧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儿童的未来。
关键词:显性智慧;隐性智慧;智力因子权重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4-022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4.147
教育者和家长关心的是儿童现在的发展状况,更关心其将来的表现,并希望用现在的状况来代表或预测将来的发展和成就。可是对人的发展情况进行考察,发现二者的关系并不很高。很多在小时候学习非常好的学生长大后平庸无奇;也有很多小时候表现不被人看好的学生长大后却才华出众,这确实是值得思考的。
假如采用二分法把人的发展分为高低两种情况,则人的发展不外乎四种模式:
1.高起点,高发展:幼小时候(幼儿到高中毕业的某一阶段)表现突出,成年后也有突出表现。
2.高起点,低发展:幼小时候表现突出,成年后表现一般。
3.低起点,高发展:幼小时候表现一般,成年后表现突出。
4.低起点,低发展:幼小时候表现水平较低,成年后表现也较低。
无疑,这四种模式的出现不能排除非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但我们所要揭示的是:在环境与自身非智力因素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仍然表现出的四种发展模式其巨大差异的本质是什么?
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不外乎三种因素的结果:
1.智慧:个人全部的知识和智力。
2.体能:智慧发挥作用所依赖的能量输出,如勤奋、坚持、忍耐等非智力因素。
3.机遇:个体具备的智慧与个体所处环境的适应,拟合程度。
成就=智慧+体能+机遇
体能是每个个体都能够具备的;机遇对每个人是平等的,人的一生随时都充满机遇和挑战。所以,这二者对每个人是平等的外部条件,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智慧的大小,在今天人尽其才的环境下更是如此。
智慧有显性智慧(知识总量)和隐性知识(智力总和)构成。显性智慧是以储存信息的方式存在,具有相对固定性,其自身不会成长,发挥作用必须借助于隐性智慧。隐性智慧是凌驾于显性智慧之上的控制系统,体现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编码、输入和知识运用中的信息检索与重组中。隐性智慧是能动的,可成长的,其成长的极限因智力因子本身的复杂程度而不同。因此,其对于人类将来的发展意义、价值也不同。
智慧=隐性智慧×显性智慧
=隐性智慧×∑知识
根据以上关系式,智慧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某发展阶段隐性智慧的获得和发展情况。
个体隐性智慧由不同价值、不同极限高度、不同复杂程度的智力因子构成。因此,决定个体隐性智慧水平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智力因子项数的多寡;二是各智力因子的发展高度。复杂程度越高的智力因子成长极限及时间也越长,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因而价值也越高。
幼小时期获得的智力因子权重总或实际上代表了隐性智慧未来的发展水平。
由于智力因子权重和发展比重任何一方面的高水平都可能带来高水平的隐性智慧现实发展水平,因此,隐性智慧现实水平的高低不会必然意味着发展前途的高度低,这就决定了隐性智慧与发展前途的四种发展模式:
第一型,早慧晚成型
在早期就注重各种智力因子,尤其是复杂智力因子的形成和培养,并有相当程度的发展水平。由于众多复杂智力因子的作用,使其早期就具有较高的获取知识和组织运用知识的能力,因而使隐性智慧和显性智慧得到同步高速增长,从而表现出人才早慧;又由于他的总的智力因子权重较高,使得其隐性智慧有较长的发展范围,只要有适当的非智力因素和环境的支持,其必然会逐渐走向高峰,成为高度发展的有成就的人。
第二型,早平晚成型
这一类型的儿童在早期虽然注重了众多复杂智力因子的形成和培养,但由于自身非智力因素的原因或先天素质或外在环境原因,使其各种因子的发展比重普遍较低,因而显性智慧——知识的获取也必然受到影响,发展水平较低。但由于他重视了复杂智力因子的形成和培养,使得他的隐性智慧具有高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只要在适当的非智力因素条件和环境条件下,他的隐性智慧就得以继续发展,最终达到较高水平;而且随着他的隐性智慧的提高,使知识获得呈加速增长的趋势,从而带来高水平的显性智慧,这样,他最终可成为一个高智慧的人。
第三型,早慧晚平型
早期把重点放在形成和培养一些简单智力因子上,并非常注重用简单智力因子,使之成为主导的智力活动方式;而这种智力因子由于在运用中花费能量较少,因此又强化了它的使用率,成为一种循环。这种循环带来的第一个后果是这种智力因子非常成熟,成为习惯性智力因子;第二个后果是其他智力因子,尤其是复杂智力因子被冷落和排挤而难以扎根;第三个后果是短时间里,在其他同伴的复杂智力因子尚不够成熟时相比较获得了较多显性智慧。因而他的早期现实智慧水平较高,表现突出。但显性智慧的稳固性和他所获得的简单智力因子的发展空间的短小性,注定了他的智慧发展是缓慢的,最终不能成为大器。
第四型,早平晚平型
第一个原因是早期教育被忽视,第二个原因是先天素质较低,使得复杂智力因子無法根植,使简单智力因子的形成和使用率也较低,从而使他在隐性智慧和显性智慧两方面均水平较低,总体智慧低下。而复杂智力因子未受重视或形成困难,决定了他具有短小的智慧发展空间,最终不能成为智慧型人才。
综上所述,幼小时期正是智力因子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育者是否有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将直接影响儿童的将来。好的教育能使庸才成为英才,不好的教育会使英才成为庸才。有人说,幼(儿)、小(学)教师要有教授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比教授更高的教学艺术,看来绝不是故弄玄虚。
参考文献:
[1] 王垒等.综合智力:对智力概念的整合[J].心理科学,1992(2):87.
[2] 黄希庭.未来时间的心理结构[J].心理学报,1994(26):121-127.
[责任编辑 冯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