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远坤
“学而不思则罔”,说明了学习过程中思考的重要性。结合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进行分析,简单的思维过程如果没有经过动手实践、探究验证的过程,就无法获得深入的理解,也难以总结出科学的方法与结论。由此,将思考与探究结合起来,引人自主探究教学策略,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实施,对有效优化探究课程,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选取探究课题,制订探究方案
自主探究学习方案的实施首先需要选取探究课题,不是每个问题或话题都适合采取探究学习方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是否与生活紧密联系等几个方面选取操作性强、实用性强,且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促进作用的、难度适中的项目课题。通过选取课题,明确探究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基于探究课题,让学生自主制订探究方案。探究方案的制订,包括探究时的任务分配、會运用到的知识与方法、需要收集哪些资料、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分析等,优化探究策略。
在教学《二次函数》时,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二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笔者结合实际问题,选取以“推测植物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为主题的探究课题,结合生物研究中的单一变量原则,让学生展开实验探究分析,选取“不同温度,其他条件已知”作为研究方案,明确探究过程中植物生长情况与温度的关系,分析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又如学习“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相关知识,设定探究主题为“探究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并制订探究方案,让学生结合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思路,采取分割、归纳、总结、推理等方法,完成多边形的三角剖分,将多边形转变为(n-2)个三角形,根据此思路完成探究过程。
二、完成探究过程,强化探究能力
探究过程是自主探究课堂构建时学生知识与能力提升的核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动手实践、探索分析、互助交流、记录数据,并通过运用教师制订的探究方案,得出相关数据和结论,反思知识、思路、方法与技能的科学性,通过总结与思考,建构出更加完善的知识网络。探究过程一般会运用到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围绕探究课题,结合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要素,展开全方位的思考与分析,完善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自主探究方案的运用,会综合运用化学、物理、数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归纳思路,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悟、体验、经历与实践,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数学素养。
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设定探究课题“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这是三角形全等判定问题中的一部分,也是较易混淆的一部分。学生们在制订出探究方案后,展开探究过程的实施,通过画图分析,了解到主要有两种情
Ass与SAS。细分这两种情况,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发现SAS时一定全等,而ASS时,将这个对角分为钝角、直角、锐角,对角是钝角时一定全等,对角是直角时(为HL)也全等,对角是锐角时,若对边是较大一边,也全等,是较小的一边可以画出两种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这样,学生在一步步地画图分析、思考探究、互助交流中,得出“在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这个角的对边的较小的一边,有可能不全等,其他情况都全等”的结论。通过探究过程的实施与完成,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互助合作、实践探究,构建知识网络,强化探究能力。
三、实施探究评价,提升探究素养
探究评价也是自主探究学习方案中的重要部分,但探究评价不是简单地对学生任务结果进行评价,而应进行全方位的知识、能力、思想和态度的评价。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展开对小组探究方案、思路、合作交流、完成情况等各方面的评价,通过评价发现问题,给出建议,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如“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这一主题的探究,在学生完成探究过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认真分析学生的探究思路、探究方案、合作意识、运用的数学方法以及探究总结出的结果的全面性、科学性与系统性,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综合探究评价,分析学生是否将探究主题划分为三个区域——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站在点、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圆心与圆心的距离这三个层面上探讨这三种位置关系;同时也要分析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数学思路与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面的知识奠定基础。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自主探究教学策略,有效契合了新课改中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引导学生在过程性、动态性、实践性、自主性的探究学习模式中,激活思维、创新思考、互助交流、探究实践,最终提升综合能力与数学素养。
(责编 林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