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拜师学艺

2017-05-08 23:04郭凌凌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份量华佗李氏

郭凌凌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他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华佗是安徽省亳县城北小华庄人,全家人仅靠父亲教书、母亲养蚕织布为生。可是当时,宦官当道,捐税徭役繁重,加之兵荒马乱、瘟疫流行,家家顾命不得,谁还有心叫孩子去上学?这样一来,华佗家的生活就更拮据了。

一天,华佗的父亲带他到城里“斗武营”(即当地富豪斗拳比武的地方)看比武。回家后,父亲忽然得了肚子疼的急病,因为医治不及时,最后不幸去世了。华佗娘俩悲痛欲绝,华佗设法把父亲安葬后,发现家中更是揭不开锅了。那时,华佗才七岁,母亲把他叫到跟前说:“儿子,你父亲已死,我织布也没有本钱,今后咱娘俩怎么生活呀?”华佗想了一想,说:“城内药铺里的蔡医生是父亲的好朋友,我去求求他,让他收我做个徒弟。学医既能给人治病,又能养家糊口,行吗?”母亲听了满心欢喜,答应了他的要求。

华佗拜了师傅,跟蔡医生学徒,不管是干杂活、采草药,他都很勤快卖力,师傅很高兴。有一次,师傅把华佗叫到跟前说:“你学医也有一年了,认识了不少药草,懂得了些药性,以后你就跟你师兄去抓药吧!”华佗当然很乐意,便开始学抓药。谁知,师兄们欺负华佗年幼,铺子里只有一杆秤,他们从不让华佗去碰。华佗想:我若把这事告诉师傅,师傅责怪起师兄来,必然会闹得师兄弟之间不和,但我不说,又怎么学抓药呢?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华佗看着师傅开单的数量,将师兄称好的药逐样都用手掂了掂,心里默默记着分量,等闲下来时再偷偷将自己掂量过的药草用秤称一称,对证一下。天长日久,手也就练熟了。

有一回,师傅来看华佗抓药,见华佗竟不用秤称重量,抓了就包,心里很氣愤,便责备华佗说:“你这个小捣蛋鬼,我诚心教你,你却不长进,你知道药的份量拿错了会害死人的吗?”华佗笑笑说:“师傅,错不了,不信你称称看。”蔡医生拿过华佗包的药,逐一称了份量,发现竟跟自己开的份量分毫不差。他又称了几剂,依然如此,不禁心里暗暗称奇。后来一查问,他才知道这都是华佗刻苦练习的结果,便激动地说:“能继承我的医术者,必华佗也!”

此后,他便开始专心地教华佗望闻问切等医术。

一次,丁家坑李寡妇的儿子在涡河里洗澡被淹坏了,李氏飞奔来找蔡医生,蔡医生见孩子双眼紧闭,肚子胀得像鼓,便叹气说:“这孩子难救了。”李氏听了,哭得死去活来。华佗走过去,给孩子摸了摸脉,低声对师傅说:“孩子可能还有救!”蔡医生不信。华佗叫人牵了头牛来,先把孩子伏在牛身上控出水,然后再放平孩子,用双腿压住孩子的腹部,提起孩子的双手,慢慢一起一落地活动着。约摸一刻钟的工夫,孩子开始渐渐喘气,而且睁开了眼。华佗又给他开了剂汤药,把孩子治好了。于是,华佗能让人“起死回生”的消息像风一样传开了。蔡医生羞愧地对华佗说:“你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我没本事教你了,你出师开业去吧!”

但华佗虽出了师,也没有开业,而是四处寻访名医,探求医理,给人治病。

由于治病得法,华佗的医术迅速提高,名震远近。曹操听到消息后,便派人把华佗请来为他治病。原来,曹操早年得了一种头风病,中年以后,日益严重。每次病发,他都心乱目眩,头痛难忍。诸医施治,疗效甚微。华佗应召前来诊视后,在曹操胸椎部的膈俞穴进针,片刻,曹操便脑清目明,疼痛立止。

他十分高兴,但华佗却如实相告:“您的病,乃脑部痼疾,近期难于根除,须长期攻治,逐步缓解,以求延长寿命。”曹操听后,以为华佗故弄玄虚,因而心中不悦,只是未形于色。但他不仅留华佗于府中,还允许他为百姓治病。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据说华佗死后,亳县盖的华祖庵,就是李氏为纪念华佗救活自己的孩子而捐钱修建的。

猜你喜欢
份量华佗李氏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华佗学医
肚量
辽《韩德源嫡妻李氏墓志》校补
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