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青+东惠惠+鲁锦海+陈亚非
摘 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变得日益紧张,堆肥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处理要求,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了焚烧发电的处理方式。针对目前生活垃圾含水率高导致的垃圾焚烧炉排烟温度高、锅炉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拟采用立体车库的思路,通过物理加压脱水方法降低入炉垃圾含水率,并进一步探究了入炉垃圾含水率对热值的影响。
关键词:生活垃圾;立体车库脱水系统;含水率;热值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生活垃圾处理背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增长十分迅速。目前,国内垃圾处理一般采用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种方式。经过对比分析,焚烧法因其占地面积小、处理时间短、处理费用低、减量化显著(减重一般达80%,减容一般达90%)、无害化较彻底和可回收余热等优点而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焚烧成为了成熟可靠的垃圾处理主流技术之一,垃圾焚烧发电成为了今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1.2 生活垃圾焚烧现状
目前,国内垃圾焚烧厂生活垃圾一般是按时间顺序卸料至贮存坑。自然堆放3-5天后,利用起重机抓把对垃圾进行倒剁、搅拌、移动后入炉燃烧。随着时间的推进,旧垃圾中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质越来越多,垃圾焚烧热值随之减少,而新垃圾含水率极高,不利于燃烧,并且水分蒸发会消耗大量的热能。由于垃圾数量庞大、混杂,起重机抓把不可能将垃圾按入厂顺序入炉焚烧。入炉的垃圾不按堆放顺序焚烧。垃圾整体含水率高、热值低,导致焚烧烟气水蒸汽含量高、排烟温度高、排烟热损失大、发电效率低。
1.3 立体车库脱水系统研究意义
本研究借鉴立体车库的思路,建立了一套脱水系统,实现垃圾脱水、有序堆放和燃烧,即可降低垃圾含水率,解决了垃圾燃烧热值损耗较多的问题,对提高垃圾焚烧炉效率、节能降耗有较大意义;加压脱水技术侧重于运用物理方法减少垃圾含水率,操作能耗较低,垃圾发热量损失较小。
2 立体车库脱水系统的设计思路
立体车库生活垃圾加压脱水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用于堆放垃圾的单位仓1、用于上下传送单位仓1的竖向传送装置2、用于左右传送单位仓1的横向传送装置3、液压装置4、滤液输送管道、设置在地表下的垃圾仓,垃圾仓包括第一垃圾仓5和第二垃圾仓6。
位于第一垃圾仓5内的单位仓可以利用上层单位仓的重力和液压装置4的加压作用将下层单位仓内的垃圾脱水并压实,水从孔洞8流入第一输送管道22,进而从第二输送管道23输送走,第一输送管道22和第二输送管道23用于收集系统运行产生的垃圾渗滤液。而后,单位仓按顺序在横向传送装置3的作用下,移至第二垃圾仓6,并在第二垃圾仓6的竖向传送装置2的作用下,单位仓按顺序上移至第二垃圾仓6上方,通过抓把28抓取移出垃圾仓进行焚烧,右侧顶层单位垃圾仓移至左侧顶层单位垃圾仓。因此,可实现先放置的垃圾先取出进行焚烧的目的。
3 物理加压脱水实验
参照杭州市统计局给出的城市生活垃圾组分数据[1-2],统一收集和采用自然湿润状态下的样品,根据试样桶尺寸对垃圾组分中的大颗粒材料进行裁剪,人工配制新鲜垃圾试样。
新鲜垃圾试样配制完成后,进行为期一周的加压脱水试验,步骤如下:
(1)仪器各系统检验。分别调试6个试验台的加载系统及渗滤液收集系统等,该装置借鉴谢焰等研制的城市生活垃圾降解压缩试验仪[3],以满足试验的要求,试验台见图3。
(2)装样。配制新鲜垃圾试样,分别在1、2、3、4、5、6 六个试样桶中装200g的试样垃圾,使6个试样的组分、含水率等物理性质指标尽量一致。
(3)进行试验。对6个试样施加荷载,在试验开始当天晚上7:00,给1、2、3、4、5、6 垃圾试样,同时分别施加0、0.5、1.0、1.5、2.0、2.5 kg/cm2的竖向压力,共加压7天。每天在晚上7:00 取样,称取一定质量垃圾样烘干至恒重。测定其含水率,记录相关数据。
(4)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含水率与加压压力和加压时间的关系,见图4。
4 生活垃圾热值测定及分析
本研究利用氧氮式量热计测定垃圾干样热值[4],结合含水率将干基热值转换成湿基热值[5]。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曲线模型分析,确定热值与加压压力×时间的关系,见图5。
生活垃圾加压前后含水率变化及热值增量见表1。
5 结束语
本研究采用立体车库模型的思路,从源头解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物理加压方法脱水,降低了生活垃圾的含水率,缓解了由于入炉垃圾含水率高而导致的垃圾焚烧炉烟气含湿量高、排烟温度低等问题;提高了锅炉效率,增加了垃圾的热值和利用率,实现了节能减排。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了相关规律:加压时间一定时,脱水率随加压压力增加而增大;加壓压力一定时,加压时间越长,出水量越大,垃圾含水率越低,垃圾热值越高。
参考文献
[1]柯瀚,刘骏龙,等.不同压力下垃圾降解压缩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10):1610-1615.
[2]李晓东,陆胜勇,等.中国部分城市生活垃圾热值的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1,21(2):156-160.
[3]谢焰,陈云敏,等.城市生活垃圾降解压缩试验仪研制及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05,27(5):571-576.
[4]胡建军,李洪,等.美国PARR6300热值仪在能源植物热值测定中的应用[J].学术园地,2009,4:13-14.
[5]何品晶,范爱晶,等.城市垃圾热值计算方法的探讨[J].环境卫生工程,199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