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雯茹+陈晨
编者按:苏联教育家苏姆霍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若要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用心和行动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并不一致,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北京市华侨城黄冈中学就是这样一所充满对学生的爱的学校。秉承百年名校黄冈中学的精神,学校以满足京城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要为己任,坚持改革创新,做真实而有温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铸就学校响亮品牌。
北京市华侨城黄冈中学,是朝阳区教委引进的第一所外省市名校。学校在多年的传承与创新中,有机融合了湖北、北京两地的教育教学精髓。建校以来,学校秉承“严谨、求实、和谐、进取”的校训,始终坚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宽而有度、和而不同”的办学思想、“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理念和“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四个结合”增强管理效益,以“着力四化”优化校风学风,以“优化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以“搭建平台”提升专业水平,以“第二课堂”促进特长发展,以“追求品位”推进文化建设,在不懈的努力中,逐步形成了“管理严、教育全、教学实、质量高”的办学特色。做真实而有温度的教育,成就博雅师生。现在,北京市华侨城黄冈中学,正以文明开放的精神、追求向上的气质、海阔凭鱼跃的辽阔和天高任鸟飞的高远,昂然屹立在京城这方土地上。
四个结合,管理有方——创建精神家园
管理是门学问,而对于以精细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结合著称的黄冈中学来说,它更是一门艺术。学校将发展规划分解细化并系统落实,将学校发展战略贯彻到每个细节并发挥整体作用,使得学校管理未雨绸缪,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更符合学生实际,特别是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全面进步和个性发展。在整体定位学校管理策略上,学校坚持在“四个结合”的基础上推进“四化”。“四个结合”即“坚持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结合,坚持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相结合,坚持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坚持行政管理与民主管理相结合”;“四化”即“目标化、制度化、学术化、智能化”。这种理念如今已在全校形成管理共识。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奋斗精神、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部分家长缺少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对孩子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面对如此复杂的教育对象,黄冈中学对教师工作和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注重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有机结合,尊重并依靠教师,服务并发展学生,管理科学细致。学校的人文管理体现在:一是发挥领导干部的引领作用。针对提高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学习培训机制;针对提高管理效益,建立领导决策机制;针对领导干部的分工,建立岗位责任机制。二是发挥人文关怀的激励作用。建立教师培养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教师创造工作业绩;建立教师关怀机制,为教师的工作生活提供服务。三是发挥集体意志的精神作用。在教职工中树立“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愛生善教、乐于奉献” 的主流价值观,让学校的发展目标转化为教职工的集体意志,让学校的工作任务转变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在教职工的利益分配上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激励教职工为学校的发展多做贡献。
搭建平台,发展专业——打造教师队伍
学校的成长、学生的成才必然离不开好的教师,教师的发展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因此,打造过硬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得以良好发展的关键。学校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深厚的学科知识功底,以及对新知识敏锐的感知和接受能力。基于此,黄冈中学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强调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学校在教师中开展了师德教育活动,制定了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三条公约——不准参加不正当的娱乐活动、不准从事有偿家教、不准接受家长宴请或收受家长红包,让教师的精神风貌成为学生的表率,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学校不断加大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和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通过建立教师发展评价机制,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把教师分为准适型、适应型、骨干型和卓越型四种类型,并把准适型向适应型发展称之为线性成长,适应型向骨干型发展称之为面性成长,骨干型向卓越型发展称之为体性成长。学校为线性成长的教师搭建岗位练兵和师徒结对的平台,使青年教师在基本功比赛中,在与有经验教师的一对一指导中,实现长足的提升;为面性成长的教师搭建校本培训和交流展示的平台,学校先后组织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和学生管理策略的培训,开展了课堂教学的展示活动;为体性成长的教师搭建专家指导和外出进修的平台,学校多次聘请专家来校指导,安排教师外出进修。
另外,学校在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还不断加强对教师教研能力的培养,先后组织了校级课题评审会和区、校两级课题开题会,使广大教师不仅提高了课题研究的积极性,而且掌握了课题研究的方法。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学校锻造打磨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群体,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营造氛围,创设环境——净化学生心灵
徐超校长常说,三流的学校靠升学,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一流的学校靠文化。教育无痕,好的氛围会对学校建设和师生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般地引导着师生博学雅行。黄冈中学紧紧围绕“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育人理念,积极强化“立德树人”这一主流价值观,深入发掘学校文化对师生发展的激励和熏陶作用,积极构建立体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一校三址(华侨城高中部校区、翠成初中部校区、垡头初中部校区),各具特色。三个校区内,教学楼风格现代、综合楼新颖别致,文化景观互为呼应,打造了一流的校园环境。学校基础育人环境建设主要由以下五部分构成:楼体办学理念宣传;楼道文化建设——景物的启迪、学科知识框架、课程标准、学科天地;教室文化——展示栏、学习园地、学生守则、校训、国旗、黑板报;校园文化——文化景观(三期九个);校门景观区——四大特色活动介绍、黄冈浮雕墙、名师荟萃、群星闪耀。
其中,校园形成了完整的景观系列:“临皋亭”“学海无涯”“书山有路”构成了文化特征景观系列,让学生感受到置身于名校的荣耀和责任;“毕昇雕像”“李时珍雕像”“李四光雕像”构成了育人特征景观系列,激励学生成为“中国创造”的发明者;“奋飞”“灵动”“国宝”构成了现代特征景观系列,寓示着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追求。别具一格的校园环境,展现的是“一草一木皆文化”。
现在,学校校园文化主题突出、布局合理,具有现代气派;草木葱茏、环境优美,彰显出浓浓的文化气息。
建设课程,形成合力——满足学生需求
“教孩子三年,想孩子一生”,這是黄冈中学人的心声。学校认为,对学生的教育应立足于为学生一辈子着想,而不是只考虑一阵子的短期效应。对学生的教育既要顾全大局,又要关注细节;既要追求完美,又要恰到好处。于是,学校积极进行课程建设,创设灵动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校首先对三级课程进行了整合:形成了一体化的课程结构,将各类课程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开放型的课程体系,让学校教育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社会;优化了课程实施过程,形成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
其次,学校制定了课程建设的长远规划:将课程建设目标与课程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将通用原则与个性原则结合起来,明确了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将分层结构与分类结构结合起来,将涵盖性与逻辑性结合起来,明确了课程结构和内容;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将课程标准与课程效果结合起来,明确了课程实施和评价;将课程特色与学生特色结合起来,将阶段目标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明确了课程建设的特色和发展。
课程建设的完善,得力于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黄冈中学充分调动和激励教师课程建设的热情和作为,引导教师认清改革形势,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参与课程开发,优化育人模式;利用家长资源,开发专题教育课程;利用专家资源,开发学科拓展课程;利用社会资源,开发综合实践课程;利用教育科研机构资源,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利用优质学校资源,大力引进核心素养培育课程。
多元活动,创新德育——提升学生素质
第二课堂,既独立于第一课堂之外,又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积极创设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积极开展学科活动,开办各类社团,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比赛,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展示自我。近年来,学生多次在“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北京市中学生科技英语创意大赛、北京市学生机器人智能大赛等比赛中摘金夺银,每年在区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达数百余人次。
学校每年积极打造“春、夏、秋、冬”四季主题文化活动,显示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层次发展和高品位的追求。5月,组织“春”——“书香校园魅力黄冈”诗歌朗诵会的主题系列活动;7月,组织“夏”——“走进黄冈红色之旅”夏令营的主题系列活动;10月,组织“秋”——“活力黄冈青春绽放”社团展示周的主题系列活动;12月,组织“冬”——“温馨黄冈中学演绎精彩人生”元旦联欢会的主题系列活动。
围绕创建让学生适应终身学习、适应未来发展的育人模式,学校积极探索优化德育工作机制,实现德育管理“三个把握”(把握学生特点,把握培养目标,把握教育规律)基础上的“四化”(日常管理规范化、教育活动制度化、思想教育经常化、素质教育工程化)建设。融入集体教育,每月一次的主题教育等活动;融入自我教育,每周开展一次班(校)会;融入家庭教育,定期开展家校活动;融入社会教育,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教育活动的开展,严谨了学风,纯正了校风,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黄冈中学实施学校精细管理和人文管理的结合,用人性化和有“温度”的教育,为师生打造了一方美丽校园,让师生在这里充满了面对未来的智慧、力量、勇气和信心,创造幸福的生活。现在,学校取得了璀璨的成绩:先后获得了中考优秀奖、高考进步奖、中考高考会考目标管理优秀奖;被评为“朝阳区素质教育示范校”“朝阳区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朝阳区文明单位”“北京市文明校园”“北京市最佳人民满意学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等;办学业绩曾先后在《北京日报》《中国语言文字报》《中国教育报》和《人民日报》等媒体上报道。春华秋实,芬芳桃李传佳绩;时光荏苒,永恒不变爱生情。盘点学校的教育篇章,昨日的书页已然翻过,今天的诗行正在挥写,明朝的乐章必是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