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莲
摘要:创意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双城区文化资源为基础,利用创意经济模式挖掘文化资源的附加价值,需要当地政府和创意企业的共同努力。本文从双城区的地方文化资源现状出发,针对双城区地方文化资源与创意产业融合问题,从当地政府、创意企业和相关部门的角度出发,提出促进融合机制更加完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创意经济;地方文化资源;融合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6-000481-02
自英国在1998年提出创意经济以来,理论界便掀起了研究创意经济的热潮,并逐渐被应用到各个领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消费体验。在创意产业的驱动下,相关的服务行业崛地而起,有助于创意经济园区的建设和集聚效应的产生。双城区作为哈尔滨的市辖区,拥有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相应地,如何利用创意经济模式挖掘双城区地方文化资源的价值,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是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双城区地方文化为创意经济提供绿色资源和内容平台。
创意经济是指运用一定的技能、创意思维,对知识产权或者对已有的资源来获取发展动力,以此创造财富和就业岗位的活动。基于文化的创意则是以文化资源为依托,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工具,突显地方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所形成的复合产业。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对有形物质资源的投入,技术水平有限,且成本高昂,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较大。而创意经济则是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循环经济。基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文化资源的附加价值会得到充分的开发,创意企业可以在政策的许可范围内,可以对文化资源进行多元化的开发与经营。
双城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南部,是哈尔滨的市辖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松嫩平原南部,全境为冲击平原和阶地,地势平坦。其中,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占了一定的比例。花草资源丰富,药材种类高达40余种。双城区具有悠久的历史,自舜始,经夏、商,至周时,双城为肃慎故地。2015年5月10日,哈尔滨市双城区正式挂牌成立。双城区具有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双城观音寺、承旭门、第四野战军指挥部旧址、清朝画帖与藏书等。截至2013年,双城有文化站24个,文化馆1个,电影放映单位24个,艺术团体全年演出30场次。
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创意经济项目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双城区可以通过精心安排各种演出项目,举行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联谊促进文化融合和创新,来生动的体现双城区鲜明的地域特色,包括当地的建筑风格、文化习俗等,让游客穿上当地的服装,感受到达斡尔族、满族、回族、锡伯族等民族服装,感受不同民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风俗特色。双城观音寺和承旭门景区可以通过历史再现的形式,再现清朝的市井文化和作坊文化。同时,可以通过实景演出或拍摄的方式让双城区文化资源再现生机,例如,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就为纪念解放战争提供了良好的实景素材,结合双城区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所开发的文化创意项目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且可以整合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模式,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提高了游客的消费体验,意义重大。让潜在的文化资源成为供消费者可体验的文化产品,充分发挥创意经济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和挖掘。
二、保护、挖掘、提升双城区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
创意经济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运用人的创造性思维致力于特色文化产业、寻求更高层次的高科技支撑,实现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赋予文化资源更鲜活的生命力和更大的感召力,推动文化的持续性发展,改变传统的对历史文化就地经营的管理理念,实现“在继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创新”。
创意经济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融合性,通过与文化资源的融合,例如与传统产业的融合,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其经济价值和功能价值,从而提高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
为进一步提升双城区传统产业的附加价值,更好的吸引游客,增加收益,双城区可以采用创意经济+传统产业模式,通过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本和新技术,实现产业创新。双城区地处松嫩平原南部,地势平坦,双城区实现创意农业,可以在传统的农林牧副渔业的基础上,依托与哈尔滨的近郊优势,建构市中心一近郊一远郊的空间布局,市中心主要得益于哈尔滨市的都市繁华和市场辐射能力,近郊和远郊可以利用创意研发新品种,建立花卉、草药种植基地,既可以实现销售价值,又可以进行观光、摄影。在农业示范区实现集采摘、观光、体验、休闲为一体的产业模式。引。这种采用先进的农业科技、采用农业+旅游业融合的方式,打造休闲农业、农业观光等产业,实现双城区农产品的创意研发、生产营销、配套产业、衍生产业等创意农业的全景产业链体系。同时,对双城区工业的发展,可以注入信息、文化、创意、互联网等元素,使当地经济增长从资源、投资驱动转向创新型增长。努力打造成商业服务平台、信息交换平台,提高创意成果转化率,提高工业发展的附加值。
三、双城区文化资源与创意经济融合的完善机制
根据双城区本土文化优势,充分发挥双城区文化资源创意发展之路,政府、创意企业、相关配套产业部门应该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制定合理的融合机制。
(一)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省、市政府要确立针对双城区文化特点的战略规划。如建立专门负责创意文化发展的组织机构。一是对双城区中小学进行创意意识培养,提高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二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鼓励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三是建立创意产业园,帮助构建技术共享和信息共享平台。四是提供创意产业专项资金,成立文化和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对双城区的重点创意企业给予补贴和奖励,减免个人所得税。五是建立创意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加强与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的定向合作,加强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发展水平。
为此,市政府应为双城区创造快速便捷的交通条件,开辟更多的交通线路。另外,市政府在财政、融资方面给予双城区优惠政策,建立双城区文化产业专项引导资金等。
(二)发挥创意企业自身专长。创意经济在促进理念和体制创新的同时,还对企业的盈利模式进行了创新,企业能否将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创意产业,使这种模式成功运行,还要结合企业本身的创新能力。首先,创意企业要把自身优势与地方文化差异结合起来,提出切实可行的创意经济模式,同时要争取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争取稳定的发展环境。其次,要突出区域文化差异性,通过品牌推广、市场宣传、模式升级等手段突显企业的竞争能力,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
因此,创意企业要结合双城区的本土化特点,认真做好双城区地方文化资源的调研,充分挖掘双城区特有的文化资源,构建双城区旅游圈,通过差异化的创意定位,让双城区文化资源独特性和差异性的竞争优势显现出来。
(三)相关产业部门积极配合。相关配套产业的完善将会加快创意产业和创意产业园的发展,这是由创意经济的融合属性所決定的。换言之,一个地区的创意经济的发展,就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甚至催生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各个相关的产业部门在空间上的聚集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这也是相关人才和技术的聚集地。形成完善的产业集群,实现规模经济和各个环节的集约化经营,从整体上提升创意产业的经营能力。
创意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它能够充分释放社会创新的潜力,并且推动着社会各行各业的创新。并且目前已经在一些行业或区域成功的运用。相应的,我国对创意经济的理论研究与快速发展的创意经济严重失衡,政府应给予足够重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积极交流与合作尤为重要,如何完善地方文化资源与创意经济的融合机制,需要政府、创意企业、相关部门以及学术理论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