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性

2017-05-06 20:24韩冬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6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化现代化

韩冬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理论逻辑及内在理路上有着巨大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所生发出来的契合性,正是这种契合性,带来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长环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前提与逻辑前提。本文通过三个方面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之处,并以此论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在现代化历程中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契合性;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6-000446-01

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欧洲的社会实践,并倚重欧洲传统思想资源的结果,然而其天然的就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契合点,并在这种契合之中存在的巨大的生长空间。笔者将就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性这个问题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大同社会”思想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契合

从社会理想层面上看,“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中的理想社会,中国传统的大同理想,是以“天下为公”为基本特征的,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设想有相通之处。在中国历史上,从《春秋》中公羊学的“三世说”、孟子的“仁政”学说、墨子的兼爱尚同,陶渊明的“桃花源”直到近世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世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思想,都体现出对大同社会的追求,这种思想几乎是在中国传统中从未间断过的。伴随这种社会理想,均平共富思想不绝如缕,并逐渐内化为中国人意识中的基本伦理和理想观念。当然,这种“大同”理想,是建立在相对薄弱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乌托邦式的理想,没有认识到理想的实现需要依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没有找到实现的正确道路所依靠的真正动力,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只能被称为幻想。这种社会理想,与建立在高度发的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通过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是有本质区别的。但我们要客观的认识到,这种社会理想与科学社会主义在人人平等、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财产公有、按需分配等反面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有许多的相通之处。因此,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伊始,就给具有其他思想没有的亲和力,符合了中国人上千年积累下的知识沉淀与心理结构,无形中也加速了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二、中国传统辩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契合

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去看,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辩证法传统,并且这一传统自老子的《道德经》开始就内化于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结构之中。《道德经》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就是在表达相反相成、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见解,随着不断的传承,这些见解渗透到中国社会、历史、道德、政治、军事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中的辩证法也是有共同点的。对立统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主张普遍联系的有机统一的整体观,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更是承认万事万物之间皆有联系;马克思主义承认事物内在的矛盾,并由此导致其发展、变化、新陈代谢,中国哲学则是五行相生相克的观点。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使中国人民更加容易的接受唯物辩证法。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实际出发,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剔除其中不符合科学原理的内容,吸收其精华,建设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取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三、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契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尤其提倡以群体为本位,及更倾向于整体的利益,提倡相亲相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以社稷民生为己任、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传承中华文化为核心的爱国主义传统。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不能脱离一社会关系而存在。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抓住这个文化上的契合点,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有机的统一起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国古代“天人觀”,是人的发展理论中的第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认为人虽是自然界所生但人在自然界有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马克思主义主张自由个性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其值观的核心,主张每个人都参与历史活动,他们行为的总结果就形成了代表历史运动的方向“合力”。这一观点与儒家主张“民贵君轻,以民为本”的思想相通相融。

以上的这些契合点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就迅速被接受、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统治、建立新中国的理论依托的重要成因,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此种契合,为其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民众心理基础和理论生长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必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历现代化过程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化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边疆治理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