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锋
摘要:高职院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之一,是当代会计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知识的理论、方法和技能的深化,同时会计课程也具有很高的实践性。本文是以高职会计课程教学目标和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教学模式探讨,提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6-000437-01
高职教育指的是教授学生某种具体职业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育,这种教育的特色是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这种新模式改变了传统高等教育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是一门必修学科,这门学科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学生在学习会计专业过程中,首先要先修《会计基础》奠定学习基础,而后修《高级财务会计》进一步对会计专业课程内容深化。其次,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为财务管理实务、审计实务等其它会计专业课程奠定了学习基础。
一、会计课程教学目标
会计课程将知识与能力素质结合在一起,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并能熟练进行基础会计核算的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我国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强调其职业性,从会计教材内容构建、课程体系设置和学习方法等多方面提高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院校为实现人才教学目标通过对企业会计岗位所需能力进行研究,总结出企业对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实操要求主要体现在出纳、报税、日常核算等能力,因此提出“1+3”工学结合模式,其中的“1”是指以培养会计所具备的岗位实操能力为主线;“3”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能力、专职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第一学期完成基础会计知识课程的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必需、够用”为教学标准,通过会计凭证、账薄、财务报表等会计基础认知的学习,为学生应用能力打下基础;(2)第二、三学期主要以会计分岗位教学,采区虚拟的情境设置与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完成出纳岗位、结算、投资、财务成果、总账报表等企业会计岗位的职责及相关知识的掌握;(3)第四、五学期采区虚拟与实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财务管理、会计成本、经济法等拓展学习,完成会计岗位实操能力的培养;(4)第六学期通过见习实习或顶岗实习进一步加强学生会计岗位实际操作能力。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参与企业财务核算过程,企业财务人员及教师对学生采取共同指导、管理和考核,将职业道德與职业素质融入到教学培养过程。
三、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建议
1.创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高职教学理念决定了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进而体现出会计专业课程的报表导向、经济后果观点和职业素养等专业特点,这些专业特点的呈现界定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重点,把整个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整合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知识体系是真正实现因岗定课,进而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
2.加强教材构建,完善实训条件
改变以往的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方法,以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培养具备相关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和基本职业素质来培养学生,全面的让学生了解掌握会计相关岗位的知识点和应具备的技能;对会计岗位职责和会计职业素质进行优化整合,设计相应的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专业岗位的胜任能力,为将来学习更深层次的会计知识奠定基础;将企业的真实的会计核算内容、记账方式、报表的制作等学习材料结合会计理论知识带入课堂进行分析讲解,进而提高学生在会计专业学习中的学习效果;加速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建设步伐,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训环境并实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
3.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融合为一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学习情趣并养成好的职业素养起到促进作用。新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和沙盘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
4.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建立学生主体平台
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是课程的重要组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会计理论教学中以教师问答式教学、提问式教学等方式进行,学生知识被动的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而实训操作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数量减少,每位学生一套实训设备,教师可以轮流的与实训学生进行单独交流和指导,发挥其个性化教学优势。并通过与实训企业的合作,将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带进课堂进行讲授,实现会计课堂教学的实践。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会计课程是否能成为社会培养出符合需求的人才,关键因素在与是否能实现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传统模式的会计教学方法以不能满足新的时代需求,新的教学方法将会计专业理论会计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教师也有提供了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平台,最终实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