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高职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7-05-06 09:04杨灵芝袁也婷刘海明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6期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对分课堂

杨灵芝 袁也婷 刘海明

摘要:本文分析了对分课堂的定义、内涵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优势,同时结合实际教学讨论在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并最终给出些许建议。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职教育改革;分层次教学;数字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6-000425-01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近两年,对分课堂的提出引起了教育界相关专家的推崇和研究。上海复旦大学的张学新教授将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相结合,折中取优,提出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称为“对分课堂”。对分课堂的核心在于将课堂的授课时间对分,即教师掌控一半时间,讲授相关知识点;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讨论前次授课抛出的有效问题,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对分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既保留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指导的优点,同时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讨论的空间,提高了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最终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在消化吸收过程后的强化记忆、加深理解的良好效果。

在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采用犹如注入新力量,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不参与课堂环节的尴尬局面,有助于学生在内化吸收后充分参与课堂讨论,提升课堂氛围,帮助教师减负,下面我结合《电路基础》这门课程浅谈自己的若干认识。

二、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

结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对相关课程进行对分操作,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发现该PAD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优势:

1.“对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得到提高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的是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也就是知识回顾,任务导入,知识点传授,拓展及作业,课堂小结,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进行任务分解学习,也就相当于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是整个过程的主导,在整个环节的时间分配中占有绝对比重,但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也就是学生的消化吸收过程。采用“对分”模式,尤其是“隔堂对分”,学生参与讨论的时间增多了,逻辑思维能力变强,自我探索知识的能力也得以提升,学生能够主动跟随教师参与知识模型的构建,同时思考问题的方式通过讨论有了多元化角度,丰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2.“对分”促进教师掌控课堂能力和知识能力的提升,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将课堂“对分”,细化为讲授,内化和讨论3个过程,作为主体教师的掌控课堂进度及方向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锻炼和提高,课堂各个环节的实施能够有效进行;由于“隔堂对分”的实施,这种有准备的互动与讨论使得学生提出的问题更有针对性,有深度和广度,督促教师,教师自身也经历了发现自身知识能力不足,自我查漏补缺和知识提升3个阶段,掌控和知识能力都得到提高。对分课堂的实施还有效减轻了教师的n-f~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制作课件,设计各个环节互动等工作量之大无法想象。在“对分”之后,学生慢慢适应了讨论环节的存在,教师只需要精讲核心知识点,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就能够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对分”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过程考核落到实处

“对分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效果,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有所提高,同时教师也有时间参与学生小组讨论,当学生在完成讨论作业时,教师会注意到部分学生为相同问题所困扰,从而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小型讲座的美妙之处是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能及时的给予指导。在课程考核中,教师将课堂讨论作业作为一项融入考核,体现了过程考核的核心内涵。

三、“对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通过“对分”课堂的方式,我们确实收获了非常显著地积极效果,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诸多问题。

1.课程知识点

由于“对分”的实施,课堂讲授环节占用时间减少,对于专业课程核心点的把握,不同教师有不同的看法,年轻教师对于专业和课程的把握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会使得课程知识点难免有所疏漏。

2.学生讨论理解层次和深度不同的问题

学生的讨论层次不同,在课下准备讨论作业之后,在课堂上提出的不同看法和理解,老师在当堂如何解决?不讲解有些学生会产生知识漏洞,讲解对有些好学生来说是耽误了时间。再有,有些基础差的学生碍于面子,对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也不提出来,更有甚者,有些学生厌学,根本就不配合讨论,那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3.不同学科进行对分课堂的问题

对于一次教学的对分,学生可以课下准备讨论作业,如果整门课程进行对分,学生能否一直坚持讨论。在没有讨论的前提下步入课堂,学生的学习会变得被动。若有多科目、多知识点同时运用对分课堂学习,学生学习兴趣的“保鲜度”不会维持太久。

四、讨论并建议方案

通过讨论,结合自身授课过程和多名教师讨论,我们给出以下若干建议。

1.年轻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知识能力水平,对课程和专业的把握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跟进专业动向,全面把握专业方向,将课程知识点精化细化。

2.学生课下准备前次授课抛出的讨论作业,课上展示并提出问题,分组时应满足强弱组合,从而带动同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3.学生在课下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及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并发送给老师,老师统计问题,并于课堂上解决共性问题,个性问题自由解决。

4.将“对分模式”融入平时的课堂环节中,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相结合,共同达到提升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

5.学生讨论理解层次不同,对于讨论理解不到位的学生,可采取同组讲解,再问老师,已经理解的同学,提问老师,深度解决自己碰到的问题。

6.学习兴趣的保鲜度:喜欢学习讨论的同学,积极性自然会比较高,在课堂开始的时候给予高调的赞扬及鼓励;主动性较差的同学,课堂讨论中多给与关注,督促其学习。同时教师应该深度挖掘课程知识点,将讨论作业的难易程度和广度深度好好掌控。

7.不管课下学生看没看,在上课开始5分钟内对讨论内容简单回顾,让学生掌握课程讲解思路,再有不会的同学在课下单独解决。

8.对于多学科对分课堂时,调查研究其他课程是否采取对分课堂模式,多沟通交流,选择合适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各个知识点进行对分环节的设置。

总之,“对分课堂”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改变,能够结合传统课堂、讨论课堂和翻转课堂的优点,提高学生上课效率,减轻教师负担。当然,任何事情我们都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我们在尝试、学习对分课堂模式的同时,不能忽略其存在的问题,最终我们要致力于将课程变成有意义的活动。

猜你喜欢
分层次教学对分课堂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外作业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