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风景园林建设策略探究

2017-05-05 16:25余屹琳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建设策略风景园林农村

摘 要:农村风景园具有依托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显著特征,加强风景园林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对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从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节能环保型风景园林及加大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着手,能有效构建可持续发展农村风景园林。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设策略;农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视觉审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风景园林设计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风景园林建设达到了新的高潮。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数不少的投资者瞄准了农村这个广阔的市场,在农村投资建设风景园林,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总体看来,当前我国农村风景园林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要将一些新的发展理念融入其中,以促进农村风景园林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風景园林内涵剖析

风景园林这一专有名词是舶来品之一,其由美国风景园林师奥姆斯特德(F. L. Olmsted)于1858年首先提出。1899年美国风景园林师学会成立,1901年美国哈佛大学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风景园林学专业,有力地促进了风景园林发展。风景园林是园林设计的一种,其主要指以特定区域土地上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为基础,对该区域的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元素进行人为干预与整合,使其形成具有特定主题的园林设计形式。如意大利台地园体现了亚平宁半岛丘陵山地的特点,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是法国平原景观的再现,中国的传统园林也是我国的山水风貌的展示。风景园林设计在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环境的实践中,不断发展、积淀和升华,它浓缩了地域人文、自然环境的各个方面,是人们将传统文化、民俗风情、手工工艺、建筑技术以及当地自然景观有机结合,所创造出来的景观,对提高现代人的生活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风景园林的特征

农村风景园林建设是农村经济、文化等发展到特定时期的产物,是对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有机整合,其有着以下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以当地自然环境为基础。农村园林景观并不是彻底改变农村原有的自然环境,而是要在原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即风景园林设计应该遵循当地环境,考察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状况、植被特征等各类自然要素,分析场地环境的差异性,依此构建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的景观空间。因此,在农村地区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要充分认识当地环境、理解当地环境,全面掌握当地独特的景观要素和自然演替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创新,营建和谐的局部景观,建设和谐的风景园林。二是以当地人文环境为重点。风景园林与自然风光最大的区别在于——风景园林有人文风俗的参与,这也是风景园林得以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农村风景园林的构建能有效将地方传统、风俗礼仪、建筑风格、园林样式等融入到设计中,能唤起人们对特定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认同。现代园林设计中人文传承的因素考虑较少,国家对文化传承的提倡,使得风景园林的发展势如破竹。在风景园林中融入人文因素,并不是对文化的简单移植,而是要充分利用特定区域的历史遗留痕迹,如独特的手工工艺、巧妙的建筑布局等,来建造富有场所精神的地域性景观

三、农村风景园林建设策略

农村风景园林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这样才能建造出优秀的风景园林。

1.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由感测技术(如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航测等)、通信技术(包括网络、无线电通信、多媒体通信等)、分析处理技术(包括计算机数据库管理、CAD、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控制技术等构成,目前在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地质勘测等领域中已有着广泛应用。我们在建设农村风景园林时,要充分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做好资料收集、数据共享、信息交流、空间分析与信息提取、动态监测与管理等工作,为农村风景园林的设计提供可靠的支撑材料和论证。

2.建设节能环保型风景园林

节能环保是当前的主流趋势之一,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向,不断优化园林结构,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我们要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变依靠传统能源的弊端,减少资源的消耗与浪费。在风景园林景区内的酒店、饭店、景点等经营人员都应该积极使用高新技术、运用新能源,广泛使用节能减排技术,以求在有限的资源环境条件下,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量。此外,随着园林的建设及运行,难免会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有意识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形成合理的动植物群落,在动植物利用、发展和保护方面努力,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系统。

3.加大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

农村风景园林的构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增长。在对农村风景园林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充分整合当地的山水人文资源和历史文化元素,科学进行规划设计,充分抓住游客求知、探密、寻景的心理和回归大自然、畅游绿色生境、领略历史文化的需求特点。同时,在风景园林的设计及经营中,要融入体验元素,通过全方位的体验设计使风景园林做到“可进入、可停留、可欣赏、可回味”,使得农村风景园林特色凸显、留住游客,促进风景园林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蔺银鼎,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与热点研究问题[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74-278.

[2]熊瑶,杨云峰。地域性风景园林设计探讨——以湖南株洲天池公园总体规划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171-175.

[3]梁辉, 杨桂英.节能环保型风景园林建设的意义、策略与方向[J].建筑经济,2009(2): 100-101.

作者简介:余屹琳(1983-),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北京龙安华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主要从事住宅及市政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建设策略风景园林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