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蛋鸡异食癖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7-05-05 10:52张琳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发病原因防治措施蛋鸡

张琳

摘 要:蛋鸡在我国养殖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产业。但是蛋鸡异食癖一直是困扰广大养殖户的一个重要问题,个别场表现还比较严重。解决蛋鸡异食癖分析其发病原因,然后对症施治,才能有效防止控制异食癖发生,增加养殖效益。

关键词:蛋鸡;异食癖;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鸡异食癖也称恶食癖、互啄癖,有啄肛癖、啄羽癖、啄蛋癖、啄趾癖、啄物癖等几个类型。是由于机体内矿物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的缺乏,导致机体新陈代谢障碍与消化机能紊乱而引起的应激性综合征,是集约化养鸡场中常见的病症,发病率相当高,散养的蛋鸡一般不存在异食癖问题,鸡群发生该病以后若不能得到及时防治,生产和生长水平降低,出现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一、发病原因

1.饲料营养不均衡。日粮中营养成分不足,或各种营养物质比例失调。 (1)日粮中某些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缺乏,往往是鸡啄肛癖发生的主要原因。鸡琢羽癖与缺乏含硫氨基酸有关。(2)钠、铜、钴、锰、钙、磷、铁、硫和锌等矿物质不足,钙磷比例失调,都可能成为异食癖的病因,尤其是钠盐不足使鸡喜啄食带咸味的血迹等。 (3)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D、维生素E和泛酸缺乏,使许多与代谢关系密切的酶和辅酶的组成成分缺乏,可导致体内的代谢机能紊乱而发生异食癖。

2.饲养管理不当。饲养密度过大、过度拥挤、光照强度过大、断啄不当、舍内闷热、饮水不足、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等可引起机体发生应激性反应,常诱发机体代谢功能紊乱,发生异食癖。不同日龄、不同品种、不同体格、不同强弱的鸡混群饲养,也极易产生相互啄癖。产蛋箱太少或不合规格,或不及时拣蛋,蛋壳薄或破损,被母鸡啄食后就会诱发和蔓延啄蛋癖。喂料时间不正常,如间隔时间太长,或料水不足,鸡饥渴时也会发生啄癖。喂颗粒饲料的鸡,因采食时间短,多余时间常发生互啄成癖。

3.饲养环境不良。鸡舍环境不适宜,鸡舍温度、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造成鸡体内热量散发受阻而烦躁不安,或者影响鸡的羽毛生长,从而诱发啄癖;场区、舍内卫生条件差,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灰尘大量蓄积,当浓度超过鸡的耐受程度时,生理平衡也同时遭到破坏,从而诱发啄癖;光照时间过长、强度过大或不均匀、光照颜色不适等使其出现骚动不安,常常诱发相互啄癖。

4.疾病诱发。患有佝偻病、软骨病、纤维性骨营养不良、慢性消化不良、前胃疾病、某些寄生虫病(如球虫病、囊虫病、蛔虫病)等可成为异食癖的诱发因素。鸡群发生球虫病白痢病时易引起啄癖。鸡体表有寄生虫如鸡羽虱、刺皮螨等易引起啄癖。鸡只外伤易引起啄癖。患病鸡被健康鸡践踏、叼啄。母鸡产蛋、生理性或病理性脱肛等引发啄癖。

5.鸡的应激反应。养鸡场距离噪音较大的环境很近,距离主要交通要道没有达到规定要求,鸡只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精神状态紧张,引起鸡的精神和兴奋生理机能紊乱诱发啄癖。经常更换饲养人员、更换饲料都会使鸡出现应激。

二、主要临床表现

1.啄羽癖。幼鸡在开始生长新羽毛或换小毛时易发生,产蛋鸡在盛产期和换羽期也可发生。先由个别鸡自食或互啄食羽毛,背后部羽毛稀疏残缺。然后,很快传播开,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产蛋量。

2.啄肛癖。多发于产蛋母鸡,产蛋初期鸡的肛门见红,鸡啄起肛门,其他鸡也随之啄肛;产蛋后期,由于腹部韧带和肛门括约肌松弛,产蛋后不能及时收缩回去而留露在外,造成互相啄肛。有的鸡拉稀、脱肛、交配后而发生的自啄或其他鸡啄之,群起攻之,甚至死亡。

3.啄蛋癖。多见于鸡产蛋旺盛的春季。由于饲料中缺钙或钙磷比例失调和蛋白质不足,鸡只出现啄蛋而食其蛋壳补充体内钙磷或蛋白质。

4.啄趾癖。大多是幼鸡喜欢互啄食脚趾,引起出血或跛行症状。

5.啄物癖。有的鸡表现为叨啄料槽、饮水器等。

三、主要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整个蛋鸡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控制和预防蛋鸡异食癖起着关键作用。一是实行“四定”饲喂方式,定时、定量、定料、定人,间隔时间不要太长,以免让鸡产生饥饿感。二是提供足够数量的料槽和水槽,笼养蛋鸡现在大都是自动上水、上料,保持饮水器内有足够清洁的饮水;网上平养蛋鸡每1000只鸡约需要10个料槽和10个水槽,不能出现鸡群采食饮水积压拥堵现象。三是饲养密度要合理,笼养蛋鸡密度是一定的,网上平养的蛋鸡必须密度适中,大鸡每7~10只/㎡。要放置足够的产蛋箱,防止出现产蛋拥挤现象。四是合理的光照。夏季防止强烈刺激的光照,冬天自然光照不足时要补充光照。五是控制舍内温湿度。温度过高会促进鸡的代谢,营养蛋白、微量元素、维生素损失过大,影响鸡的正常生长;湿度过大会诱发鸡的上呼吸道疾病,鸡的羽毛会浸湿。六是适时断喙。应用电动断啄器等在雏鸡7一l 0日龄进行第一次断喙,断去鸡嘴前段最尖处,必要时要进行第二次断喙。七是及时分群。对不同品种、不同批次、不同大小的鸡及时分开饲养,平时注意观察,精心管理蛋鸡群。 八是增加拣蛋次数,由每天一次增加到二次,发现破蛋及时挑出,防治被鸡啄食。九是定期补饲沙粒,或悬挂青饲料,以增加鸡群的活动时间,减少互啄的机会。

2.饲喂全价营养饲料。因饲料营养不全或者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而导致的异食癖占的比例较高,给蛋鸡营养均衡的全价饲料是控制异食癖的主要措施。根据蛋鸡各阶段、各环节营养要求、生长需要,饲喂各阶段的营养全面的饲料。根据异食癖产生的原因进行区别对待。

如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则需添加豆饼、鱼粉、血粉等;

若是饲料的维生素不足,如维生素A、硫胺素(B1)、生物素等不足,可补充相应的维生素。若是饲料中锌、硒、铜、铁等微量元素不足,适当添加硫酸锌、亚硒酸钠、硫酸铜、硫酸亚铁等。如果饲料中硫不足,可添加1%的硫酸钠。若食盐量不足,可在饲料中增加盐含量1.5%,连喂2~3天或1%盐水连饮2-3天。因粗纤维含量不足引起的啄癖,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糠粉或麸皮,使饲料粗纤维的含量达到5%。

3.做好疾病防治及病鸡及时处理工作。发现被啄的鸡应及时挑出,隔离饲养,在被啄的伤口上涂有异味的药物,如碘酊、樟腦油、废机油等,可有效防止再次被啄。做好传染性法氏囊免疫接种,防止法氏囊病的发生以及啄尾。对患有体外寄生虫病时,及时用药清除寄生虫。选用适宜的抗球虫药来预防和治疗球虫病。防止鸡只外伤和生理性、病理性的脱肛,并及时隔离处理外伤和已脱肛的鸡。防止白痢的发生。对被啄伤的鸡群可服抗应激药或者是啄羽灵(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等)。

4.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养殖场周围和鸡舍内应经常保持通风良好、清洁干燥、空气新鲜,最大限度地降低舍内有害气体含量。鸡的呼吸量较大,而且在适宜的舍温条件下,粪和垫料等会被微生物作用而分解出大量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的积存,会使鸡烦躁不安。加强对粪污和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定期防疫消毒,始终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

猜你喜欢
发病原因防治措施蛋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