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叶栽培与管理技术探析

2017-05-05 01:21樊朝阳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无公害技术茶叶

樊朝阳

摘 要:无公害茶叶的栽培与管理技术已经逐渐在茶叶种植行业中广泛推广应用,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对无公害茶叶的栽培与管理的过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对无公害茶叶如何施肥、如何采摘等做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茶叶;无公害;栽培与管理;技术

无公害产品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茶叶是人们开会、谈判、会友、休闲时的必备饮品,无公害茶叶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应用无公害茶叶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生产无公害茶叶,对无公害茶叶栽培与管理技术进行研究与完善,对无公害茶叶产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作用。

一、无公害茶园的建设规划

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环境,无公害茶叶对土壤、温度和空气等有着较高要求,茶园的选址应满足很多条件。土壤pH值宜在4.5~6.0之间,土层深厚,有效土层超过60cm,在0~45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15g/kg,有效氮含量≥100mg/kg,有效钾含量≥50mg/kg,年降水量大于1000mm,常年相對湿度70%以上.茶园最好选在海拔较高的位置,空气质量要好,茶园的水利设施蓄水和供水要足,排水要顺畅。

二、茶树品种的选择

品种决定了成品茶叶的基因,茶叶的各种功能和特性都取决于品种,优质的茶树品种具有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性等优点。茶树品种的选择,应适宜当地土壤、气候等生态条件,尤其应选用对病虫害抗性较强和经审定的无性系良种,种植前应按GB11767要求对苗木进行质量检验和植物检疫。

三、无公害茶园的施肥技术

施肥是每种作物都要进行的管理措施,肥料可以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和元素,促进作物的成长。掌握无公害茶园的施肥技术才能保证茶园产出无公害的茶叶。

1.肥料的选择。茶树的施肥不能使用氯化铵、硝酸铵这类化肥,要以有机肥为主,这类肥料一般包括:绿肥,饼肥等。另外结合茶园实际情况要选用相应的肥料。例如茶园的有机质丰富,要多施氮肥;如果茶园土壤的质地较粗,需要使用河泥和塘泥作为肥料。

2.科学施肥。在对茶树施肥时,要严格控制肥料的用量,肥料中各种元素的比例要合理,施用肥料的配比也要与茶树的生长时间相适应。施氮肥的同时,配施一定数量的磷、钾肥及其他微量元素。详细的施肥数量参见下表。

四、无公害茶树修剪技术

对茶树进行修剪不仅是为了避免养分的浪费,还可以避免茶树遭受病虫的危害。根据茶树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采用相应的修剪方法,一般有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等。

1.定型修剪。大叶品种可用分段修剪法。即苗高33cm以上,茎粗0.4cm以上时离地16cm剪平,,茎木质化时,主枝留桩8 cm~10cm,侧枝留桩10 cm~12cm。

中小叶品种用16 cm、13 cm、10cm高度定剪三次,以苗高25cm、茎粗0.5cm作为每次开剪标准。

2.轻修剪。每年茶季结束或隔年轻修剪一次,剪位在当年春梢位,留桩6cm左右。

3.深修剪。剪除衰老鸡爪枝、密生冗余枝、枯枝、徒长枝,至萌芽力强的枝位。

五、无公害茶叶预防病虫害的措施

病虫害对茶叶的危害是很大的,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可以减少病虫害对茶园的危害。在治理病虫害的过程中为了取得最好的防治效果,要结合生物、物理机械防治的方法。

1.农药防治。按DB52/472-2004执行。

2.农业防治。合理修剪、疏枝:剪去一部分表层病虫枝条和茶丛下部过密的枝叶和徒长枝,以减轻如粉虱类、蚧类等病虫危害。

耕作除草:深耕促使病虫因机械损伤、干燥或暴晒致死。

合理施肥:改变土壤性状以恶化某些害虫的生存环境。

3.物理、机械防治。体形较大、容易发现、易捕捉的害虫,可采用人工捕杀的办法;灯光诱杀:针对其具有趋光性,在茶园中应采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食物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化性,用饵料诱集害虫或添加杀虫剂诱杀害虫。

4.生物防治。以虫治虫:应用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天敌消灭害虫。

以病毒治虫:应用颗粒体病毒等病毒有效剂量低、对环境较安全等优点消灭害虫。

六、无公害茶叶的采摘与装运

1.采摘。初投产期两年内,春季留一片真叶采,夏季留鱼叶,秋留鱼叶,以养树为主,年保证叶面积,指数在3~4。 盛产期:春季15%新梢符合标准时及时采摘,全年应采摘25~30批,下树率达85%~90%,秋梢停止生长时封园。

2.装运。盛装鲜叶的器具应采用清洁、通风性能良好的竹篓,装叶量不得超过150Kg/m3。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严防污染。

七、无公害茶叶的加工、包装、运输及贮藏

1.茶叶产品加工应根据各类茶叶产品标准,按鲜叶原料品种等级,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茶叶加工应尽量采用连续化、自动化、封闭式等生产方式,减少对茶叶的污染。

2.包装。接触茶叶的所有包装材料均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包装材料应不受杀菌剂、杀虫剂等物品的污染,要求干燥、防潮、阻氧,保持茶叶品质。宜使用无菌包装、真空包装、充氮包装。成品茶应附有标签,标签内容应符合GB7718的规定。

3.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中应防雨、防曝晒、防污染,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4.贮藏。贮藏茶叶的仓库应干燥、清洁、卫生、无异叶,并保持通风干燥。产品禁止与有毒、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放并远离污染源。应尽量采用低温冷藏。

八、结语

通过对无公害茶叶栽培与管理技术的分析和探究,可以看出无公害茶叶的种植和生产过程非常严格,从茶园的选址,到茶树品种的选择、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采摘、加工、贮存都需要符合无公害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林正洲.无公害茶叶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4,(11):37-38.

[2]廖平海.浅谈无公害茶叶种植管理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19):43-43.

[3]黄开瑜.浅谈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6(2):110.

猜你喜欢
无公害技术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香喷喷的茶叶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