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的道路自信指数调查报告(2017)

2017-05-05 10:15
人民论坛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受访者道路公众

重要发现

● 2017年中国公众道路自信指数的平均值为82.15分,表明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理性的评价、较高的认同。

● 对国家发展成就的感知、发展模式与路径独特性的认知,是支撑道路自信的重要支柱;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内涵的认知有待进一步强化。

● 超七成受访公众具有推广道路自信的积极倾向。在培育和推广道路自信方面,公众的态度和角色定位,与自身道路自信水平有密切关系。

●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理解和认同,有利于提高道路自信水平。当前,需要关注多元思潮对公众道路自信的影响。

● 从时代发展来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适应新常态,形成了一系列解决国家、政党和社会等问题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夯实了公众道路自信的领导根基。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2017年3月下旬—2017年4月上旬

【问卷发放】面向31省、直辖市、自治区发放纸质、电子问卷(包括人民论坛微信公众平台和其他网络推送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0181份,有效回收率90.1%。

【样本构成】50.6%的受访者为群众,共青团员占33.5%,中共党员占12.5%,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占3.4%;居住在直辖市的受访者占15.7%,省会城市占20.6%,地级或县级城市占40.5%,乡镇居民占23.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人民的选择,实践证明,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道路自信是前提,是四个自信的源泉和起点。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内涵和重要性,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以实践促进认知,提高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围绕中国公众“道路自信”现状,通过线上、线下途径,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2017年度“中国公众道路自信指数”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道路自信及其重要性的认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了解和评价,以及道路自信水平的影响因素等。希望通过本次调查,摸清当前中国公众的道路自信状况,探寻影响公众道路自信的潜在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提高公众道路自信的对策建议。

公众能够理性认识道路自信的多元内涵和重要意义

在心理学中,“自信”是一个多维整合复杂的系统,包含自我认知与评价、情感体验等成分。因此,我们将道路自信划分为道路的自知、态度、认同、自豪、信念、传承、交流、发展和竞争等维度,并让公众对其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公众认为道路自信是指公众了解、肯定并尊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抱有坚定的信念、理性的自信,重视对其进行传承和发扬。其中,大多数受访者认为道路自信是“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历和发展趋势”(占比68.5%),“对道路的前景有坚定信念”(67.7%),“理性对待,不自大自负”(63.5%)并“保持应有的尊敬自豪”(59.5%)以及“传承并发扬光大道路的独特性”(62.4%)。说明公众对“自知”“信念”“态度”“传承”和“自豪”等关键词的认可度高,对道路自信有深层认知。

公众对道路自信重要意义有较为深入的理解。首先,绝大多数公众更为认可道路自信对于确保国内政治稳定的重要意义。七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坚定道路自信可以“保证坚持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和“坚定全党和人民的理想信念”。其次,不少公众也关注到了道路自信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关键作用。六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坚定道路自信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便于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大事”,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最后,相较而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影响的关注度较低。只有四成受访者选择了“坚定道路自信可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

2017年中国公众道路自信指数的平均值为82.15分,表明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理性的评价、较高的认同

我们将道路自信定义为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具有的情感感知,并将道路自信指数划分为中国道路的认知度、独特感、效能感和正视度等四个维度。同时,将道路自信指数分值设定在0-100分之间,不同的道路自信指数分布区间和特征如下:第一区间(0-25):极端自我否定,自我嫌恶;第二区间(25-60):略微积极地看待道路或者正反情感同时存在;第三区间(61-85):积极理性,喜欢和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四区间(86-100):高度喜欢和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能存在极端的道路自大自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公众道路自信指数的平均值为82.15分,属于第三区间,高于临界值(公众是否对自己的道路存在正向情感的临界值)。即公众积极理性、喜欢和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表现出较高的情感认同度。

公众的道路效能感得分最高(86.72分),尤其体现在国防、科技、外交三大领域。道路效能感是公众对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取得成就的感知,较高的效能感意味着公众更能感受到国家道路的优越性。本次调查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党建、科技、国防、外交九大领域评测公众的道路效能感。数据结果显示:关于国防建设的公众效能感最强,为4.48分(5分制);关于国际地位的公众道路效能感得分次之,为4.46分;关于科学技术的公众效能感得分第三,为4.43分。同时,经过数据对比发现,生态领域的道路效能感得分相对较低,为4.18分,说明公众对当前生态环境建设的满意度有待提升。

公众的道路独特感得分次之(82.43分),表明公众承认国情实际和独有特征。道路独特感是指人们对本国的社会发展道路所具备的特色和独有特征的主观感知和内心认同。本次调查从国情实际、多样性、独有特征和本质特色来评测公众的道路独特感,公众对道路独特性的感知和认同得分越高,对中国道路越自信。调查结果显示:首先,公众关于道路的国情实际、多样性和独有特征的认知感较强,得分分别为4.42、4.22、4.12分(5分制)。其次,公众对“社会主义”本质特色的认知度较低,得分为3.72分。最后,“中国特色”有被乱用滥用的情形发生,這个现象值得关注。数据显示,有26.1%的受访公众认为“中国特色是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装”,这与生活中部分人将中国社会现存的很多不合理现象都归为“中国特色”有关。

相对而言,公众的道路认知度得分较低(79.64分)。道路认知度是指人们对社会发展道路基本内涵的清晰和确信的自我感知和确认。本次调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出发进行评测,对道路基本内涵的了解越明确,道路认知度的得分越高。调查数据显示:一方面,当前公众表示对道路“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改革开放是重要特征”和“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这些内涵最了解和明确,得分为4.13、4.12、4.08分(5分制)。另一方面,部分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属性理解不够全面、不够深刻。本次调查中,关于中国道路的描述“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道路”这一选项关注度相对较低,也在数据上表明部分人对道路的性质认知不清晰、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公众对道路产生自信的可能性。

公眾的道路正视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78.97分)。道路正视度是指人们对社会发展道路的问题和不足的接受和容纳程度,能够理智理性地看待道路发展中的问题,不消极回避自身的现状,更不以哀怨、自责甚至厌恶来否定自身。本次调查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安全和党建等重要领域着手,评测公众对中国道路的正视度。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公众最能正视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国家治理机制的完善和经济的转型发展有信心;另一方面,部分受访公众在环境污染、基层腐败等问题上还或多或少存在非理性心态,未能客观地看待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公众的道路自信并非凭空产生的,其背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制度、历史文化、领导和国际比较根基的认知与认同

公众心理的基本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倾向之间是相互作用影响的,道路自信水平的高低往往也是多个因素、多个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受访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度、历史文化、领导和国际比较的感知,对民粹主义、新权威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包括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民族主义、平均主义、生态主义和保守主义等主要社会思潮的认知,以及受访者的政治面貌、职业、收入和居住地,都有可能对自身的道路自信水平造成影响。通过将上述因素与道路自信进行深层次的关联分析,发现如下现象。

首先,公众的道路自信并非凭空产生的,其背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制度、历史文化、领导和国际比较根基的认知与认同。调查数据显示,高度认同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根基的受访者,相应地其道路自信得分较高。其中,88.3%的受访者赞同“中华民族铸造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积淀了优秀的文化资源”(历史文化根基);86.7%的受访者赞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适应新常态,形成了一系列解决国家、政党和社会等问题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领导根基);79.5%的受访者赞同“马克思主义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强有力的思想武器”(理论根基);78.8%的受访者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政党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制度根基);59.9%的受访者赞同“当前较多的西方国家面临债务危机、恐怖袭击、民主陷阱等治理难题”(比较根基)。

其次,坚定道路自信需关注多元思潮的影响。调查发现,前述九种主要社会思潮中,除了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生态主义这三种思潮与公众的道路自信关联不显著外,新权威主义的认同与道路自信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其他思潮倾向与道路自信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如72.7%的受访者认同“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必须维护权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其道路自信得分为87.06分。51.8%的受访者认同“任何决策,都应该由公众直接参与制定”,这类群体的道路自信得分只有69.28分。57.1%的受访者认同“市场是万能的,人的自由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其道路自信得分为76.91分,这种“市场万能论”的思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的道路自信。又如有34.9%受访者认同“为实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可以在国际事务中采取任何手段”,其道路自信水平得分为80.48分。这些都说明,如何准确把握各种思潮对道路自信的深层次影响,继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公众自身道路自信水平,与推广道路自信的态度和角色定位有密切关系。当问“您在道路自信的培育和推广中,更倾向于扮演什么角色”时,调查显示,七成多(74.8%)受访公众倾向于积极推广道路自信,19.5%的受访者倾向于扮演被动参与者角色。对培育和推广道路自信的态度和角色定位,与公众的道路自信水平有密切关系。作为道路自信“积极推广者”的受访者,其道路自信得分为83.95分,而那些认为与道路自信推广无关的受访者,其道路自信得分只有68.59分。

最后,不同类别的受访者的道路自信水平有显著区别。一是中共党员有较强的道路自信水平。调查数据显示,各种政治面貌的受访者中,中共党员的道路自信指数得分最高(84.18分)。二是不同收入的受访者在道路自信水平上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特征。数据显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和“15001元以上”这两端的受访公众的道路自信指数得分均低,分别为79.11和79.04分;月收入在“5001元-8000元”和“8001-12000元”以及“12001-15000元”的受访者,道路自信水平得分高,分别为85.14、82.20和83.81分。

提升公众道路自信的建议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仰,坚持不忘初心。从理论来看,道路自信是一种自尊、自豪与信念。从实践来看,道路自信是不忘初心。具体来说,一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文化为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奠定了道路自信的强大底气。二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这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三是旗帜鲜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四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清醒认知道路发展问题,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解决热点问题。中国道路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是在立足中国国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形成的,我们要承认中国道路的独特秉性或“中国特色”。任何道路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前中国国内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觀念都在发生深刻变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凸显,要保证中国发展改革稳定,就必须坚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具体来说,一是要增强责任担当,推动解决热点问题,尤其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的问题。要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重点改革经济体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积极推动文化体制、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和社会治理等的改革与建设。二是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积极推进基层的“拍蝇”反腐。针对基层存在的“四风”和贪腐、执法不公正等问题,要认真纠正和严格查处,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驾驭和引导能力,不断加强中国道路宣传。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国内外各种思潮呈现相互交织、激荡的复杂局面,各种社会思潮对社会政治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尤其会影响公众对中国道路的认同与自信。具体来说,一是要建构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与时俱进的话语体系,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驾驭和引导能力。二是要不断加强中国道路的宣传,培养和增强国民的政治素养、道路认同和理论思维。理论界的专家学者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优势及问题做出深刻的总结和阐述;大众媒体要对中国道路进行正面宣传,消除公众对“被妖魔化的中国特色”的错误印象;人民群众要在思想上理性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不消极回避,更不以哀怨、自责甚至厌恶来否定。

讲好中国故事,注重国际话语权建设,跳出西方话语陷阱。调查发现,有一半公众愿意在国际交流中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积极反思自身发展的不足。中国道路不仅具有“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国内价值,而且具有“促进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世界意义。坚持道路自信,不等于在众声喧哗中沉默不语,而是要讲好中国故事,注重国际话语权建设。具体来说:一是在国际社会中要讲好“中国故事”和主动发声,通过生动的案例传播、文化品牌建设以及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吸引力。二是在国际舞台上要注重话语权建设,跳出西方话语陷阱。一方面要积极阐述和有效传播中国道路,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议题设置能力,纠正与西方话语对比中的逆差现象。三是新闻媒体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强化海外本土化媒体传播平台的建设,提高国际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责编/周素丽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受访者道路公众
认识亚健康
道听途说
“民生清单”承载幸福期待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房价还会涨吗?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关于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几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