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罗丹艺术论》嘱词对于设计与生活的启示

2017-05-04 15:47吉薛白宁
艺术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启示生活设计

吉薛白宁

摘 要:《罗丹艺术论》对其艺术事业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嘱词是对其设计、生活和艺术思想的概括。因此,本文分析了其对于设计的美与真实观点,研究了其在设计上的情操与坚持,对美与生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罗丹艺术论》;嘱词;设计;生活;启示

“日常”是原研哉①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在他看来,这是设计的源泉,也是设计的意义。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因为你可以设计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还有你的生活。

罗丹作为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力的雕塑家,他不光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同时也是一位良师。从《罗丹艺术论》嘱词中我们更能看到罗丹对青年艺术家的谆谆教诲,它对于艺术的思索以及对于美的定义等部分观念对设计有了现实的启发意义。

1 设计的美与真实

“虔诚地爱你们的前辈大师吧!”[1]这是罗丹首先提出的观点,这句话要我们去敬仰我们的前辈们,因为在他们身上有我们需要学习的很多的经验和经历,只有虔诚、谦虚地去学习,才能真正领悟前辈们的作品中值得我们学习和蕴含的艺术的精神和道理。而对于这些前辈和大师们优秀的理念和作品,则应当研究与模仿,研究设计的本质与意义,学习大师的技法和思维方式,看穿艺术家深藏于艺术技巧背后的内心情感世界。正如罗丹所说的,尊重传统,要学会辨别它的永垂不朽的宝藏。[1]这些文化都是社会历史的积淀,是人们对于文化延续的一种传承。

但是只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仅仅依靠设计的才能谋生并不是成为一个设计师的充分理由,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应该能丰富设计这一概念。“奉自然为你唯一的女神罢。”[1]罗丹认为自然即美。这种观点单从字面看的话很容易形成误解——艺术家眼中的美就是自然中的万物,艺术即描摹、再现自然。罗丹所指的自然,更应当是来源于生活的一种本质,一种不加修饰的纯粹的事物,而设计恰如其分地出现在其中,设计便是串联生活的一根纽带。我们穿戴经过设计的衣帽,生活在设计过的房屋里,使用着经过设计的各种日用品、电器等;在经过设计的建筑物里使用他人设计的工具劳动着;就连我们漫步的街道也是经过设计的。我们无意识地生活在设计的海洋中。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所谓设计,就是将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意义,通过制作的过程予以解释,相对于传统艺术,它更侧重于社会,解决社会以及生活中多数人共同面临的问题,这是设计的本质。

“艺术之源,是在于内在的真”,[1]表达了罗丹对于“真”的追求,他认为艺者能以自己锐利的慧眼注视到众生万物的核心,透过外形,发现品性,从而触到内在的“真”,“真”即是“美”,而“真”源于自然。“真”以精神的方式存在于客观世界,并反映到主观世界。无论是罗丹所提到的菲狄阿斯(Phidias)与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还是约翰·拉斯金、威廉·莫里斯,抑或是现代设计的铺垫者包豪斯,在他们设计思想的背后,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一些社会背景的影响,都是自然与生活的折射。而这就是罗丹所提到的“要彻底的、桀骜的真实。”[1]“要单纯,要天真。”[1]因为,艺术是一个很纯粹的东西,设计更是如此,尤其是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时代,生活的快节奏意味着你的设计也应当适应生活的变化。著名的日本杂货品牌无印良品,其概念是从人们日常生活的审美意識中提炼而成的。在极简主义审美意识的影响下,无印良品在简化造型的同时,也进一步简化生产过程,制造出一批造型简洁、朴素且价格适中的商品群,从而慢慢地获得了更多的顾客。

而在近段时间,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中的设计,设计师开始了对生活原型的二次设计RE-DESIGN,是以重新审视已经存在的日常用品为目的的设计。其内在追求在于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设计,以最为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索设计的本质。从无到有,当然是创造;但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2]简单地说,设计来源于生活,设计适应了生活,设计美化了生活。正如罗丹所说的“最美的题材在你的面前,便是你最熟悉的对象。”[1]生活是最残酷的淘洗,只有能在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的器物,才能代代相传,躲过漫长时日的侵袭。当年包豪斯创立之初,便有这样的宣言:建筑家、雕塑家和画家们,我们应当转向应用艺术。艺术不是一门专门职业,艺术家与工艺技术人员之间并没有根本上的区别,艺术家只是一个得意忘形的工艺技师,在灵感出现,并且超出个人意志的那个瞬间。真正的创造想象力的源泉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更是提出要强调工艺、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即加强艺术与生活的关联性,让艺术服务于生活。而艺术也好,文明也好,借着这些物质存在,才为我们所感知、认识、欣赏和继承。

什么是艺术的美与真实?从罗丹的表述看来,这种单纯的、天真的表达更为美与真实。而在应用美术、工艺设计等层面看来,就是除去过多冗杂的、无意义的装饰元素,只留下更为贴切的设计元素,简化并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创造性地解决当前存在的生活问题。

2 设计的情操与坚持

“不断地磨练吧,把你整个地融化在工作里。”[1]这是罗丹在给出对于艺术的美与真实的方向后,对如何践行这个目标提出的观点。罗丹一生求艺之路艰辛坎坷,曾三次报考巴黎美术学院被拒。第三次落选时,一个老迈的主持人在罗丹的名字旁边干脆写上:“此生毫无才能,继续报考,纯系浪费。”接二连三的打击并没有打垮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反而越挫越勇,真正的艺术家的品格和情操在这里就体现了出来。逆境对于艺术家尤其是做设计的人来说,一点都不陌生,面对逆境更需要一种难能可贵的坚持,“要有耐性”,[1]总结经验教训之后再次前行,要相信静水流深,天道酬勤的魅力与真谛。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一句话:“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最主要的是要感动、爱憎、希望、呻吟、生活。要做艺术家,先要做起人来。”[1]罗丹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美,那是因为他极尽地体验了生活中的疾苦,所以才能全身心地融入艺术作品中去,才能设计出流芳百世的雕塑作品来。

而设计师同样如此,虽然笔者认为灵感并不像罗丹所言不存在,但灵感是存在于大量的生活积累和经验中的。只有更好地体验生活,才能发现真正的“真善美”;只有更深入地探索生活,才能拥有更为广阔的视野,设计出更为优秀和国际化的作品。

3 结语

罗丹对于艺术之“真”“美”的追求,以及对待艺术工作的态度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但他对于艺术的看法并不能以一隅之见拟万端之变,因为当今的设计强调的是如何与人们的生活贴合得更为紧密。但他思考问题的方法为我们进行设计工作时提供了更多的切入点,也引发了更多相关的思考。

罗丹的艺术成就在当时是无出其右的,同样他的艺术观点也影响了不止一代欧洲艺术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更应当研学他的内在观点,并在自己的设计创作中加强应用和实践,同时也要学习罗丹思考问题的方式,学会反思。但设计毕竟是一个新兴学科,现代设计史也只有百年多的历史,我们需要更新的观念和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任重而道远。

注释:①原研哉(1958年06月11日),日本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

参考文献:

[1] 罗丹(法).罗丹艺术论[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 原研哉(日).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 游佳.《罗丹艺术论》嘱词部分的启示性作用[J].青春岁月,2015(17):48-49.

猜你喜欢
启示生活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