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提高青少年人文素养

2017-05-04 17:14黄梓烜
未来英才 2017年2期
关键词:人文青少年历史

黄梓烜

少年强则国强,今天的我们是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主体和二十一世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力军。

青少年的人文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青少年人文素养必须并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它所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人文素养的内容非常宽泛,主要包括社会责任感、爱国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协作发展能力等诸多方面。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加速培养有素养的青少年,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概念,强调改过去关门办学、重知识轻人的现状,要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健康情感、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要求利用博物馆、展览馆和历史遗址等,增强我们的直观的历史感受。

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

一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把课堂从室内搬到室外,利用鲜活的场景进行教学,让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比如,《清水塘》是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生活的纪念地,如果上历史或政治课把学生带往此地,将学生分成几大组,学习内容从土地革命直至五次反围剿,事先让每组学生预习;然后由学生分组分时段现场讲述、分析每一次反围剿成败的原因,还可按小组讲述的出色程度排名,最后由老师概括总结,由此还可导出“长征”的缘由、过程及取得长征胜利的意义,通过如此互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就不会感到学历史、政治枯燥乏味,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习的情趣,学校也可安排历史或政治上连堂课,让学生与老师一起互动,这对于青少年既是一种革命传统的教育,又是一种中国历史、党史知识的传授。

二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博物馆、纪念馆的资源引进教室。学校可以将其博物馆展示的实物以图片、视频及文字资源等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较直观的讲解教学,还可通过观看录像和影视片,采取集体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形象地了解历史。这种立体式教学手段可充分开发青少年的右脑,让我们学得开心,知识点掌握得更牢。

三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PPT课件。这种做课件的形式可灵活多样,既可个人组合,又可小组合作,进行边学习边探讨的方法,既满足青少年强烈的表现欲望,又充分调动了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可利用表格法理解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异同等;又可用图示法让青少年把握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这段历史刻骨铭心。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激情,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沒有新中国”。让我们在学历史的同时又受到精神上和情感上的熏陶。

四是将著名的历史遗址呈现在青少年的视野中,让青少年牢记历史,不忘国耻,不辱历史赋予的使命。如:长沙天心阁城墙遗址、长沙影珠山抗战遗址、岳麓山炮台、禹王碑、黄兴墓、毛泽东、刘少奇故居陈列馆、雷锋纪念馆、芷江受降地、南岳衡山忠烈祠、平江秋收起义旧址等。这些都是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之根,只有把文本知识的传授变化为有趣、灵活的活动课,让青少年在集娱乐性与文化性的活动中接受熏陶,化单调为灵活;化枯燥、死板为有趣,化深奥为浅易,凡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形式,重视价值取向的共优化,感动青少年的心灵,着力细化传统文化知识的精度,例如学校各年级一年可进行一至二次模拟《百家讲坛》的形式举办历史文化知识讲座,开展做历史小报等形式各异的课外活动,让青少年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陶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青少年的人文素养,让青少年承载起中国传统文化之舟,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历史知识的海洋里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朝着中国梦的路上,扬帆远航。

猜你喜欢
人文青少年历史
青少年发明家
人文绍兴
新历史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