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华
摘要:文章通过对现代产品造型设计教育的教学实践和应用的探讨,提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产学研合作,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企业参与合理安排教学课程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现代设计;现代设计教育;工业设计人才;模块
一、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合作办学方面还缺乏一套符合潮流和实际的有效模式,校企双方在形式、深度与绩效上与校企合作本身的根本目标以及德、英、美等国成熟模式的差距还十分明显,较少有真正建立优势互补,体现“双赢”的合作形式。特别是从校企合作教学层面分析,多数学校和企业由于对校企合作缺乏战略的思考和实践的经验,在校企合作中處于消极与被动地位。
我们在教学和管理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在人力、物力、信息等方面的教学资源整合,经过六年多的努力,在吸收国际国内校企合作模式经验及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适应且符合我校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教学与企业工作实际的高职校企合作专业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企业为宗旨,通过与湖北省工业设计知名企业合作开展教学,使学生所学与企业的要求相符合,知识结构与产品造型设计的发展同步,毕业后能立即走上企业所需的岗位,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了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
二、高职产品造型设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
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是改革学科导向的教学模式,产学结合,化外部资源为学校与企业内部资源,培养符合面向职业能力,符合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它是指在合作教育等理念指导下,总结国内传统高职教学模式的不足,借鉴国外高职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现代企业在人力、物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与企业在理念、学习、研发等方面互动交流,共同构建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实现校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分配、有机结合和无缝连接,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这一合作模式既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较为先进的专业技能;着眼于既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校企深度合作不同于让学生简单地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也不同于校企简单地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而是要把企业由实习、实训基地变成“实习+教学”的校外“专业教学点”。这一模式有效整合校企双方的目标、利益和资源,是一种符合双方目标、行动一致、相互渗透、整体发展的合作模式。
三、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
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西方发达国家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成功的范例。如德国最近几年在高职教育中试行的“双元制”大学模式、美国的“技术准备制度”、英国的“工读交替”形式,这些课程形式都加强了产业界与教育界的联系与合作。
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基本上还是普教模式居多,这种模式既限制了人才培养,又体现不出高职特色。首先在意识形态上,认为职校生只能做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我们应该纠正这些错误的观念,确立职业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为生产第一线培养急需的技术、管理、技能型人才。其次在专业设置上,没有很好地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不能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据此,我们提出了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和原则:
围绕我国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吸收和借鉴国外这些成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国内传统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不足并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对学校现有教学资源与合作企业在人力、物质、信息等方面资源加以整合,积极与企业在教学理念、学习内容、学习形式等方面进行互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专业教学模式。校企共商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学场所分两处,一为学校,一为企业。学校主要侧重理论教学以及基本技能的培训;企业主要侧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技能的应用以及新技术、新理论的教学。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互聘,教师承担并完成企业的设计任务和研发任务,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也明确承担教学计划中制定的。
四、结束语
高职通过与企业的有效合作,获取企业提供的技术、人才、师资、信息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教学资源支持,是目前高校实行开放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理想模式。我国政府近几年对这一关系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合作模式表示出极大的关注与支持。目前国内较多的高职院校和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大中型企业纷纷加入到了校企合作的队伍中来,并通过合作双方在科技、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资源,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教学资源,推动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改善以及技术与管理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广生.跨行业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选择标准和评价探析[J].商业时代,2014(01).
[2]马点明.基于非对称性的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21).
[3]王进富,魏珍,刘江南,苏世彬.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研发伙伴选择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C理论视角[J].预测,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