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凯宾
美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6月发布的《均势报告》显示,仅38%的美国民众对中国持正面评价,全部被统计的39个国家对中国持正面评价的中位数为55%,这一统计数据直观显示了当前中国在美国民众眼中的消极印象,由于一系列原因,中国的发展道路、理念、制度、文化等常被美国媒体和民众误解、误读。那么,影响美国民众看待中国的因素有哪些?
一、美对华偏见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
在塑造当今世界秩序方面,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一样发挥了如此决定性的作用,美国主导的利益格局决定了近代世界秩序的主要轮廓。长期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以征服者和救世主的心态自居,深信自己国内的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美国的对外交往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外交政策,而是传播价值观的工程,它认为其他各国都渴望照搬美国的价值观,凡不符合美国价值观的,统统视为异类,对待异类,美国的一贯作法就是征服他们、妖魔化他们。
在美国人看来,中国既是鸦片战争中羸弱不堪、任人宰割的没落帝国,又是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崛起、国际影响力日益攀升的共产主义国家,因此美国看待中国夹杂着鄙夷和恐惧,固化成对中国的偏见心态。面对这种心态,中国不应该感到惊讶,而要有充分的准备。
(二)政府
在对外输出颜色革命上,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无出其右。从1947年CIA成功干预意大利大选开始,美国先后插手伊朗、海地、古巴、刚果、巴西、印尼、智利、阿富汗、巴拿马、前南斯拉夫、委瑞内拉、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国家内政。美国还在35个国家支持种族主义、毒品、恐怖主义,在中东搅浑水,占领、轰炸十余个穆斯林国家。从其以往所作所为看,不管是幕后操纵还是直接发动战争,只要美国政府认为有必要,就会不择手段。针对中国时,美国往往以基金会的形式资助各种组织,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就资助了宣称“致力于推动中国过渡到民主政府”的“中国公民力量”,事实上,这类打着“和平演变”旗号的境外组织绝大多数企图颠覆中国,其所传播的大都是抹黑中国的负面言论和蓄意编造的假信息,只会加深普通美国人对于中国的负面印象。
美国政府也是宣传的鼻祖,主张棍棒外交的西奥多·罗斯福说过“温言在口,大棒在手,故而致远”,由于“一战”时期美国的对手德国常使用“propaganda”一词,美国就改叫战略传播、心理战、信息支持、公共外交等,而推动对外宣传的美国政府机构也不断更迭,从1941年外国广播监听署一直到2005年的国际信息局。在塑造对华偏见时,美国政府的惯用论点无非是: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中国人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中国向美国发动网络攻击、中国人权形势、中美贸易逆差、中国对全球环境带来压力、中国日益增长的军力,等等。这些陈词滥调被每一届美国政府翻来覆去炒作,甚至已经成为总统竞选时必谈的话题,而这也不可避免地加重美国人对华的偏见。
观其言,察其行。对中国来说,应警惕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识破他们言论背后隐藏的动机。
(三)媒体
根据盖洛普2016年9月的一项调查,美国人对主流媒体信任度降至新低(32%)。按党派划分,民主党对主流媒体信任度仍超过50%,高于无党派人士的30%,共和党对主流媒体信任度从2015年的32%骤降至2016年的14%——特朗普代表的共和党却赢得了2016年美国大选,或许可视为美国民众对主流媒体的一次“强烈反制”;按年龄段划分,2001年时年轻美国人(18-49岁)相比年老美国人(50岁以上)更愿意相信主流媒体(55%对50%),但在过去10年里,各年龄段美国人对主流媒体信任程度都呈下降趋势,2016年更是第一次年老美国人对主流媒体的信任度下降到40%以下。
美国主流媒体之所以丧失可信度,是因为很多时候它们并不是在报道新闻,而是在编造故事。针对中国时它们更是罔顾法律,擅用双重标准和选择性报道,擅于牵强附会、以偏概全、捏造事实,更经常指鹿为马、颠倒是非。2013年2月CNN记者在上海浦东偷拍所谓“黑客总部大楼”时,被路过的战士发现并勒令其停车,做贼心虚的CNN记者竟要求司机加速逃跑,此后还把这段视频上传到Youtube上装无辜,不过网民不买账,这条视频下面最热门的评论是“记者?开玩笑吧?CNN的行为就是间谍,应该感谢安保人员没有直接开枪”。在意外事故和灾难报道上,美国媒体同样“双标”玩得转,2011年中国、2013年西班牙都发生了一次高铁事故,同类的事故CNN却有不同的报道,在篇幅上,西班牙那篇比中国那篇少将近一半,而且西班牙那篇报道集中在意外事件本身上,中国那篇报道却充满了对中国高铁质量的抨击和对中国政府事故处理的质疑,背后动机不难联想——美国媒体不希望中国高铁打入美国市场。在美国媒体看来,暴徒在昆明火车站行凶被视作“表达少数族群利益”,但到了阿富汗和伊拉克跟美军作对、或者是在土耳其引爆炸弹就被视作恐怖分子,同样还是这帮人,通过土耳其跑到叙利亚反对阿萨德政府时,又摇身一变成了“自由斗士”。
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充满了固定套路:中国制造的是劣质产品,中国没有创新——如果有一定是偷来的,谈中国人大代表必称“橡皮图章”,谈中国政府必称“不透明”,谈中国媒体必称“国有的、宣传、喉舌”,一旦发现中国媒体犯错更是极尽嘲讽之能事,但CNN、WSJ引用白宫言论时从不说自己是“喉舌”,对自己犯的各种错误更是选择性无视。报道中国官方机构时,常加一句“无法与其取得联系”来凸显自己的“专业性”,引述中国民众对某件事情意见时只挑负面和悲观的写,把网上的一些过激言论说成是中国政府的表态,把寥寥几人的话说成是“多个中国权威专家意见”,但凡新疆与西藏的报道都往少數民族上靠,而其他国家与中国开展任何合作在他们看来也肯定是不利的。一言以蔽之,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多是带有偏见的、不真实的。
(四)娱乐业
美国的娱乐业和媒体是一套组合拳,擅长塑造和加深有关中国的刻板印象。相较于媒体,娱乐是包装在电视、电影、小说、漫画、音乐等外壳下更隐蔽的宣传工具。傅满洲是“黄祸恐慌”中最知名的中国人角色,身着清朝官服,蓄长辫子,又高又瘦,长眉倒竖,留两撮下垂胡子,他智慧超群、学识渊博,还是语言天才,却无端仇视白种人群,试图以一己之力破坏整个西方世界。关于傅满洲,共有20余部小说、13部电影,还有很多衍生的电视剧、广播、漫画、音乐,影响力可见一斑。到美国小说家艾尔·德尔·毕格斯笔下,中国人又成了“模范少数族裔”,他描写的陈查理是一个华人警探,说一口洋泾浜英语,满口之乎者也,体态肥胖却行动敏捷,善于发现线索。虽然行事像福尔摩斯,但陈查理却从来没有在电影里抱得美人归,更糟糕的是,扮演这个华人角色的却是一个白人。
长期以来,娱乐业在美国民众中产生的显著影響就是对中国的歧视和不尊重,对中国民众也同样产生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白人英雄主义心态下的自我矮化、对西方的盲目崇拜、无视政府权威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等。在美国娱乐业的长期渲染下,中国人大多逃不出这些框框:武林高手、蹩脚英语、模范少数族裔、书呆子、小人物、娘娘腔、东方的神秘大反派、眯缝眼。在好莱坞电影里,白人总是拯救世界,华人要么是反派要么是跟班。即便中美合拍电影也是一样,成龙和李连杰第一次合拍的《功夫之王》里,主角是一个不知名的白人演员,成龙和李连杰只不过是打下手的,电影里最后赢得美人芳心、拯救整个中国的也是这个白人角色;《金陵十三钗》主角是蝙蝠侠扮演者贝尔,《长城》主角是以《谍影重重》为人所知的马特·达蒙。迪士尼宣布2018年11月上映真人版电影《花木兰》,但剧本设定的英雄却不是花木兰本人,而是看上花木兰的白人商人。这些都凸显出好莱坞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洗白”现象。
二、改变美对华偏见的可行路径
(一)依靠互联网
从媒体的角度来看,在美国电视仍是强势媒体,但以年轻人为代表的用户开始转向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皮尤研究中心2016年2月报告《2016总统大选—— 一次不容错过的新闻事件》显示,社交媒体在18-29岁的年轻美国民众中更受欢迎:有35%认为社交媒体是最有用的信息渠道。盖洛普的一项统计显示,美国民众对主流媒体信任度下降的同时,以年轻人为代表的用户开始转向社交媒体,回答“什么是你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这一问题时,选择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人数上升趋势明显,从2013年的2%上升至2016年的6%,15%的18-34岁的年轻美国民众在2016年时把社交媒体列为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远高于2013年的3%。根据尼尔森2017年1月的《2016社交媒体报告》,18岁以上的美国人每周花5.5小时在社交媒体上,占其接触媒体总时间的22%;Facebook是使用人数最多的平台,移动端月活跃用户1.8亿人次、是第二名Instagram的两倍,PC端月活跃用户超9000万、是第二名Twitter的三倍。从占比来看,Facebook、Twitter、Instagram、Pinterest四个主要平台的使用率超过了60%。
可见,互联网在美国的影响力正快速上升,随着用户习惯的培养,未来趋势是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倾向于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获取信息,与电视、广播等传统的强势媒体相比较,美国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入门槛更低,而且,美国政府对其设置的保护壁垒也相对更少,因此依靠互联网是一个比较实际的办法。
(二)淡化官方色彩
要在互联网上影响美国民众,关键之一是淡化官方色彩,因为在他们看来,所有的国有媒体都有先天“原罪”,或多或少都存在可信度的问题,而美国民众接触媒体多,对媒体戒心高,按照预防接种理论的说法,他们对媒体的惯用套路和宣传手法有很高的免疫,也更擅长用互联网“众包”的方法辨别假新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媒体应尝试融入互联网的语境,淡化官方痕迹,以好的报道、好的采访、好的媒体议程和扎实细致的媒体调查为基础,提高报道的精准度和客观度,在传播报道中逐渐加大市场化行为的比重,减少行政干预和简化审核环节,提高时效性。要打破美国媒体的对华偏见,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中国的媒体增加可信度、透明度,用理性的分析、周密的逻辑、详实的证据、合理的推论去赢得对华持怀疑态度的美国人,而不是加重其对中国的怀疑。
(三)赢得年轻人
皮尤研究中心《均势报告》的另一项统计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年轻人对中国的好感度相对更高。有18个国家年轻人群相较于年长人群对中国持更高的好感度,就美国而言,18-29岁年轻人对中国持好感的百分比为55%,50岁以上的年长人群对中国持好感的百分仅为27%,相差达28%,这个差距值在18个国家中排第一位。也就是说,美国有半数以上年轻人对中国持积极态度,而美国年轻人与年长人群对中国所持态度的差异非常大,这更进一步阐释了中国的媒体和娱乐业去主动吸引美国年轻受众的必要性。
要吸引美国的年轻人就必须去他们喜欢用的社交媒体,但要在西方意识形态主导的社交媒体平台上获得存在感和曝光度并非易事,可行办法之一就是病毒传播——互联网信息传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要实现病毒传播,就必须有传播载体,也就是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为什么中国经常挨骂?因为没有帮助中国说话的人,尤其是缺少用英语和其他国际语言替中国说话的人。如果鼓励更多的用户去参与美国的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就能产生更多的话题和内容,更多内容就能聚合更多感兴趣的用户,实现内容和用户双增长、互为驱动的良性循环。换言之,需要在美国的互联网上,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Pinterest等主要平台上构建更多支持中国的、为中国说话的、站在中国立场上的社群,给予适当引导让它们发挥积极作用。沉默的螺旋理论告诉我们,同样一件事情有正面和负面评价,而这些评价有时候会超过事件本身影响受众如何看待这一事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还可以充分发挥中国的体量优势,同样一件事情几百人说和几百万人说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尤其是当这些人说的事情并不是无意义的谩骂攻讦,而是有条理的逻辑推论、有历史和实证支撑的分析判断等,这就实现了以理服人和众志成城的结合,可以帮助去曝光美国政府、媒体、娱乐业对中国所持的偏见立场,打破美国民众对中国的诸多刻板印象。
三、结语
必须承认美国对华长期形成的刻板印象是极难打破的,这里面有历史的积习、美国政府的主导,更有在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引领下美国媒体和娱乐业几十年对中国形象的刻画,不可能完全消除美国民众对华的偏见和误解,也不可能指望这种偏见迅速发生改观,只能不断去尝试改变和提升中国在美国民众中的印象。然而这是一项宏大且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顶层设计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需要来自中国政府、媒体和学界等多方的协调配合、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在国际舆论场上应对和挑战美国的对华偏见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必须做好相应的战略战术准备。笔者认为,依靠互联网、走草根路线、赢得年轻人,是一条较为实际的、可行的、或许事半功倍的路径,赢得互联网就能赢得年轻人,赢得未来的入口,就有机会慢慢打破美国对中国长期形成的偏见。
(版面所限,本文略去作者所加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