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翰翔
【摘 要】在进行美声歌唱的过程当中,咬字及吐字科学而准确的把握,对于整个美声作品质感与美感的传递与表达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美声歌唱的基本要求出发,着重分析在咬字吐字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美声歌唱;咬字吐字;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081-02
在上个世纪初期,美声唱法逐步传入中国,经过几代音乐人的不懈努力,美声唱法的理论正日趋完善。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歌唱者咬字吐字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美声唱法的一个基本功,如何通过在咬字吐字层面的练习与提高来更好地歌唱,是美声教学实践领域所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美声唱法的内涵及特点
在探讨美声唱法中咬字吐字注意事项之前,有必要从理论层面来对美声唱法的基本内涵及特点进行分析。从音乐史的层面来看,美声唱法是起源于意大利的一种歌唱方法,在传入中国之后,经过与本土音乐表达元素的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特点。从构成要素上来看,美声唱法主要由四个主要构件组成。
首先,歌唱的发声。同普通的发声相比,美声唱法中的发声有着更为音乐化的要求。例如,在进行歌唱发声的过程中要注重声区的和谐与统一,讲究共鸣,注重发声的自然与优美。无论是从声音机理层面,还是从音乐艺术实践的具体要求,美声唱法在声音的把控层面更加突出对细枝末节的微调与拿捏,从而达到一个相对和谐的音域与音色效果,为整体美声音乐美感效果的表达奠定一个基本的铺陈与基础。
其次,重视共鸣。在评价一个美声唱法作品的过程当中,共鸣的质量与效果几乎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参评指标。在进行共鸣过程中,要将科学的方法与人体自身的发声生理层面的特征进行有效统一,进而避免在歌唱过程中声音的单薄以及缺乏音乐声音应有的质感。在追求三腔共鸣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发声器官其在共鸣中所发挥的效果与作用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这种基于共鸣而产生的音乐之声效也是美声唱法所要实现的一个基本的目标。
再次,歌唱的语言。在整个的美声歌唱的过程当中,对于作品语言的拿捏与把握也是极为重要的。在歌唱的过程中,借助科学的咬字与发音技术与音乐作品自身的旋律进行巧妙的搭配与结合,最终通过声音让美声音乐作品的形象立体化、艺术化。作为整个美声歌唱的重要基础,歌唱者在咬字吐字层面的功力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在美声唱法中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在声音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当中,语言的加工与处理所伴随的声音效果以及音质、音色之间也会存在着不同的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美声曲目,不同的演唱者其演绎与表达的效果也会存在着比较大的区别。
最后,歌唱的呼吸。呼吸的节奏、深浅以及快与慢都在美声的唱法表达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及意义。所谓的练声先练气,这句话所强调的就是呼吸在美声唱法中的作用。同生理层面的节律性的呼气与吸气的方式不同,在美声唱法中的呼吸有着更进一层的目的性以及技巧性的要求。作为器质性的发挥辅助作用的重要環节以及载体,借助良好的呼吸以及必要的控制,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以及不同风格的美声音乐作品的要求,从而为作品的表达提供更为全面以及具体的辅助作用。
总之,美声唱法作为当前音乐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在艺术性、专业性等层面的要求,也为今后的美声唱法的练习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美声唱法中咬字吐字的要求
在上文中已经简单介绍了语言在美声唱法中的作用与意义,因此,在进行美声唱法的实践过程当中,在科学的理论及训练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咬字吐字层面的强化与提高,是一个主要的任务及要求,从整体上来看,在美声唱法中,咬字吐字的具体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维度。
首先,咬字头。虽然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之间的语言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但是,从发声与表达的效果上来看,咬字头要准是达到预定的声音效果的关键之所在。所谓的咬字头就是指在进行发声的过程当中要把发音的重心放在字头,使其充满力量,能够清晰地进行声音的传递。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咬并不是简单、生硬与机械的,而是借助一定的口腔肌肉的摩擦技巧进行科学的声音的推送。例如,在处理唇音、牙音、喉音、齿音等不同的声音时,要根据其声音的需要来进行相关发音器官的紧张或者松弛情况的配合。通过这种方式让字头在声音的传递与表达层面展现得更加具有力量。例如在演唱《歌唱祖国》这个经典曲目的过程当中,“五星红旗”这几个字的发音就要从其发声部位的不同来进行系统整合,进而表现出歌曲中所蕴含的豪迈之情。
其次,吐字腹。在语言的组成中,腹部结构大多是由韵母组成。与前期的咬字头的响亮与加压施力相比,在进行字腹的语言发声的过程当中,要尽量做到轻松与自然。从汉语的发声要求来讲就是要做到字正与腔圆。在发声的过程当中,声音要感情饱满,给人以情感层面的感染与冲击。字腹作为一个中间的过渡环节,在进行表达与发声的过程当中,还应当注意适度的后倾,从而与字尾之间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衔接与配合。在处理元音与辅音的过程当中,也要根据歌唱的需要进行声音的响度以及持续的时间长度进行必要的调整。例如,在歌曲《我住长江头》中,其开篇中的zhu中的u音就是一个重要的元音,在进行声音处理的时候就要做到敞开与响亮。
最后,收字尾。作为声音表达的终结部分,在进行字尾声音的处理过程当中,一方面,要求在声音力量方面要比字头要轻柔,让整个字音在一个相对比较平稳与舒缓的节奏中进行。另一方面,要在气息层面做好必要的准备以应对后续的发声。在处理声音字尾的过程当中,要尽量的干脆利落,不要含糊不清,拖泥带水,影响了整个声音的表达效果。这个过程需要舌、腭等器官的全面配合。
总之,在美声唱法的语言要求中,通过字头、字腹以及字尾三个不同的环节与过程来进行声音层面的科学的咬字与吐字,这也为整个的美声发声构建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具体的发声实践的过程当中,要从不同的发声环节出发进行相应的强化练习与提高。
三、咬字吐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上文中,从整体上分析了美声唱法对声音及语言层面的具体要求,在实际的美声咬字吐字的练习实践中,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首先,重视规律。从某种角度上来看,美声唱法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所以,在进行咬字吐字的练习与提高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科学认知并掌握声音的基本规律,在练习的过程当中要避免无视发声的客观规律,过度主观,以免达不到预定的发声效果,还会对人体的发声器官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除了从生理层面对发声的基本规律进行科学的认知之外,还应该结合声乐自身的特点,在语言声音的技巧及艺术处理上做到纯正。在进行规律的学习过程当中,需要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进行有效的结合与统一。例如,可以通过向专业美声老师请教的方式来进行必要的基础声音处理理论的认知与学习。在将习得的基础理论及知识进行发声练习实践的过程当中,也应当注意在实践中寻找自己的实际声音效果与理想的声音效果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而为后续的理论层面的强化与提高奠定一个方向层面的指导。
其次,注重情感的表达。在进行美声唱法练习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严格的按照咬字与吐字的基本要求进行准确的声音的传递与发声,这也是进行美声唱法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要在练好扎实的咬字吐字基本功的基础上,在声音背后的情感的渲染与表达上下更大的功夫。因为,在欣赏美声唱法的整个过程中,能够打动听者的不仅是声音唱法本身所具有的魅力,还包括在声音的传递过程当中,情感的表达。所谓的先声夺人,以情动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简单来讲,在进行美声唱法咬字吐字练习的整个进程当中,要将基础的扎实性,声音表达的技巧性以及情感传递的艺术性等方面都进行相应的夯实与提高。在演唱的整个过程中,要避免唯技术论,要注重美声唱法的最终落脚点是将作品中所蕴含的音乐情感魅力通过声音的方式来进行科学有效地表达。如果单纯注重声音层面的技术处理与表达,而忽视了整个音乐作品情感的传递以及音乐艺术本身的美感与张力,那么其在美声的练习与实践的过程当中则进入了一个误区。
再次,要注意字头、腹、尾的过渡与衔接。在美声唱法咬字吐字的练习过程当中,一个比较突出的問题是很多练习者缺乏三者之间的自然衔接。虽然在要求上,字头要有力干脆,字腹要轻柔圆润,字尾的处理要做好衔接。但是,由于在时间层面的有限性等方面的原因,在具体的处理过程当中容易出现过度而不自然,或者衔接不够顺畅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进行练习的过程当中,可以逐项展开,从声母到韵母,从字头到字尾等逐步地进行强化与练习,最后进行自然的衔接与顺畅性的巩固。通过这种练习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前文中所提到的一些问题。在整个的衔接过程当中要做到自然统一,行云流水,实现声音效果的完美表达。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常的美声训练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时间层面的积累。
最后,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美声唱法,其最终的落脚点是唱。所以,无论是关于基本美声乐理的学习,还是围绕咬字吐字所进行的强化与提高,都应该通过大量的作品练习来进行巩固。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方面,要重视基本的原理及美声唱法基本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把所习得的抽象的理论进行具体的练习与实践。借助这种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最终促进美声学习者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总之,在美声唱法练习与实践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还用很多。咬字吐字仅仅是其在声音层面的具体要求,诸如此类的其它具体的注意事项与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练习与实践的过程当中进行逐步展开与强化提高。
四、结语
语言可以说是整个美声唱法的核心之所在,如果在声音的表现层面出现一些所谓的硬伤,其美声表达的整体美感将会大打折扣。在这个过程中咬字吐字的科学与否则是极为重要与关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美声唱法中咬字吐字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具体的应对与提升方法,希望对于今后的美声唱法研究理论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崔夏霖.论美声唱法的民族化——以《乌苏里江》为例讨论[J].黄河之声,2015(24).
[2]李娜.发声、共鸣与吐字:三种唱法的技术层面比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