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极简生活,“垃圾箱”翻新出“可移动的家”

2017-05-04 22:05曾祥伍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17年5期
关键词:威尔逊垃圾箱房子

曾祥伍

把家安在垃圾箱里?或许有人认为是无稽之谈。其实不然,美国休斯敦特洛森大学的教授威尔逊,放弃宽大的住房,搬进垃圾箱里居住,还过得有滋有味,并由此触发灵感,建造“可移动的家”。这个家仅20平方米,搭建容易,移动方便,不再是钢筋混凝土堆积起来的冷漠建筑,甚至可以带着去旅行。

疯狂的1%项目计划

威尔逊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先是在IBM担任项目经理,但很快,他就对那种重复式的工作产生了厌倦,于是选择辞职,成为休斯敦特洛森大学的一名教师,从事环境科学的教学。期间,威尔逊发表了一些有关保护环境、崇尚简约与环保生活方面的论文,并获得美国最大的教育奖项。

事业上成功的威尔逊,感情却不太如意。他和妻子住着280平方米的宽大房子,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是,两人却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大吵大闹,发展到后来变得越来越陌生,有时几天彼此都不说一句话。威尔逊称,或许是房子过于宽敞和寂寥,带走了两人间的亲密。

终于,2014年,威尔逊与妻子离了婚。他离开豪华的别墅,只带着一些生活必需品净身出户。随后,他又将自己随身携带的衣物以1美元的价格进行拍卖,成了名副其实的“裸男”。威尔逊说,他要将过去完全拍卖,开始新的旅程。

无家可归的威尔逊搬进50平方米的单身公寓。在这里,简单的生活不仅没有让威尔逊难受,反而使他更加开心,他发现生活的空间小了,但生活质量反而有了提高,这使威尔逊意识到,原来自己并不需要多大的居住空间。

单身公寓的租期到了之后,崇尚“极简生活”的威尔逊萌发起居住更小场所的想法。他打算造一座世界上最小的房子,具体目标是只占美国平均住房面积的1%,只消耗1%的水和能源,产生1%的生活垃圾,他称之为“1%项目”。

但是,新建一座小房子,势必也要消耗很多能源,这显然与威尔逊“崇尚简约”的宗旨相背离。带着这个想法,威尔逊一有空便在校园四处转悠,打算寻找废弃的旧建筑加以利用,但每次都无功而返。

一天下午,威尔逊坐在星巴克里喝咖啡。偶然间,他的目光停留在停车场旁边的垃圾箱上,一个疯狂的想法在脑海中萌生——搬进垃圾箱里居住。

当威尔逊把这个计划告诉身边的朋友时,很多人当场就爆笑起来,说他脑子进水了,连他的学生也以为是老师在讲“黑色幽默”呢!

与“垃圾堆”的同居生活

面对旁人的嘲笑和质疑,威尔逊没有退缩,他很快锁定位于学生宿舍旁边的一个垃圾箱。巧合的是,这个3.4平方米的垃圾箱,面积刚好是美国最新住宅面积的百分之一,与威尔逊“1%项目”不谋而合。

一切准备停当后,威尔逊利用午休的时间,趁学校保安不注意,悄悄把垃圾箱运到校外进行了彻底清洗和消毒,并把它安放在离宿舍不远的草地上。

威尔逊清楚,清洗垃圾箱只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一步,要想在里面长久居住,必须对垃圾箱进行合理的“装修”。当天晚上,他列出8项生活必需:温度控制;床、枕头、被子;吃饭;穿衣;防雨雪;洗浴;睡眠质量;招待朋友。第二天他便开始着手对垃圾箱进行改造。

威尔逊将“房屋”分成地面、地下两层结构。垃圾箱的地下空间做成储物格,用来存放衣物等生活用品。墻壁涂成白色,配上漂亮的装饰墙布。地面呢?则安装了地板,铺上威尔逊最喜欢的暗绿色地毯。

尽管威尔逊是在暗中对垃圾箱进行改造,但最终还是被学校的清洁人员发现,要求他还回垃圾箱。好在校方在知晓威尔逊的垃圾箱计划后,极力支持他。这之后,威尔逊不用再进行“秘密活动”,加快了工作进程。

大约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垃圾箱开始有了“住家”的感觉。2015年3月,威尔逊正式搬进了他的“新家”——垃圾箱。尽管空间很小,威尔逊依然可以美美地睡觉和休息。他风趣地说:“住进垃圾箱后,我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了。”

然而,好景不长,住了一段时间后,烦恼接踵而至。由于垃圾箱本身采用的是非密封设计,顶上有一个很大的天窗,为遮风避雨,威尔逊不得不盖上油布。这样一来,不仅光线不好,而且也极为不便。

威尔逊又琢磨起如何对“房顶”进行“装修升级”。在饱尝多次雨水洗礼之后,借助几位设计行业朋友的帮助,威尔逊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他把房顶设计成可以移动的坡形屋顶,平时用来通风透气,雨雪来临时只要轻按一下开关,就完全封闭了。屋顶加装的太阳能电池板则为电灯、空调供电,既方便又节约能源。威尔逊还在室内添置了一些绿色植物,并凿开垃圾箱,安装了一个弹出式窗户,又在屋外设置了邮箱,垃圾箱住房终于改造完成。

走进威尔逊的“家”,首先看到的是一个迷你酒吧,储存有威士忌和伏特加。屋内以红黑色系为主色调,辟出一小块区域充当客厅,铺设有坐垫,可供人坐下休息,也可以当床睡。屋内有桌椅、洗手间,还有一个配备了微波炉、小烤箱的“迷你厨房”,可以做些简单的料理。一切既紧凑有序,又温馨舒适,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威尔逊的创意。

很快,威尔逊的垃圾箱住房引来众多媒体与民众的关注和支持,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景观,时不时就有人带着好奇慕名前来参观,一些中小学校还邀请他前去演讲。

更为可喜的是,一位同样推崇极简主义的女孩克莱拉,在参观完“垃圾箱”后对威尔逊怦然心动,两人一拍即合,很快打得火热,最终确定了恋爱关系。克莱拉风趣地说:“你们知道,目前还没有如何与住在垃圾箱中的家伙约会的自助指南吧,我已经见识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让人人拥有“可移动的家”

2015年8月,威尔逊又做出一个更加疯狂的举动,他要跟女朋友克莱拉一起,带着垃圾箱住房,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约会,向人们宣传“简约不简单”的生活观念。

说走就走,两人只带上简单的衣物,雇了一辆车,拉着他们的房子出发了。每到一地,威尔逊都向人们展示他的杰作,宣传他“简约不简单”的生活观点。这次旅行历时21天,出乎威尔逊意料的是,人们除了惊奇之外,都非常羡慕他住在“垃圾箱”的生活方式。

旅行归来,想起人们的赞誉,威尔逊又开始思考,能不能让大家都住进这样的房子里?按照他的设想,他要建造一座可移动的房子,面积约为20平方米。

主意一出,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肯定,克莱拉更是举双手赞成。在爱情的滋润下,威尔逊很快绘制出设计图,将项目命名为“可移动的家”,并成立了KASITA建筑公司,自任CEO,开始实施项目计划。

为扩大影响和解决经费缺乏的困难,威尔逊在Kickstarter网站上开展众筹活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收到5000美元的支持。威尔逊和团队成员一道,通过反复试验、组合,历时两个月,“可移动的家”终于出炉。

“可移动的家”就像移动的房车,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有着良好的采光,搭建容易,且方便移动。每间房里包含一间浴室、一个厨房、一个书房和一个卧室。书房和浴室,是用玻璃做成的阳光房,大软床又可以当沙发用,小抽屉则隐藏在榻榻米之内。最吸引人的要数“可移动的家”的智能部分,威尔逊说,他理想的目标是,只要有一部手机,就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目前,“可移动的家”正在进行批量生产,即将进入市场销售。如此高智能的房子,价格是不是很昂贵呢?针对人们所关心的价格问题,威尔逊说:“实施‘可移动的家项目,除了节约空间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缓解年轻人经济上的压力,让单身族们不再成为房奴,因而每间房子售价只需3.5万美元,绝大多数人负担得起。”

生活中,有人认为房子是安全感最主要的来源,房子越大安全感越强,威尔逊说决定生活质量的从来不是居住面积。在他的世界里,幸福很简单,与奢华的生活无关。他当初从宽大的别墅搬进垃圾箱,是想给自己换一种生活方式,没想到却活出一片精彩。如今,威尔逊想的是给别人多一个选择,让人人都拥有“可移动的家”,享受极简主义的乐趣。

猜你喜欢
威尔逊垃圾箱房子
30厘米的尊严
垃圾箱上的尊严
刺角蜥的智慧
垃圾箱的变化
孤独的房子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一百分等
智能垃圾箱
威尔逊的演讲